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江蘇省漣水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地理注意事項本事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判斷題)、第II卷(綜合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請將第I卷答案填在機讀答題卡上。第I卷(客觀題 共70分)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 1.a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 ( ) A.30‰ B.13‰ C.19‰ D.47‰2.人口金字塔所示國家的人口增長處于 ( A.階段I B.階段Ⅱ C.階段Ⅲ D.階段Ⅳ3.現在老齡化現象嚴重的國家主要分布在( ) A.亞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歐洲4.①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可能是 ( ) A.季風水田農業 B.混合農業 C.商品谷物農業 D.種植園農業.與②地區農業相似的地區是 ( ) A.剛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一達令盆地.提高③地區土地載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 A.提高機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資源C.建設高質量的人工草場 D.合理開墾當地土地 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7~8題。葡萄酒用新鮮葡萄或葡萄汁釀造而成。近年來,我國葡萄酒產量及消費量快速增長。據圖文材料分析,影響葡萄酒產業布局最主要的一組區位因素是 ( ) A.原料、勞動力 B.原料、市場 C.技術、市場 D.交通、能源 A.以業為基礎,產一 B.地域文化決定了葡萄酒的產量 C.工業產品間都有“上下游”聯系 D.產業結構體現了可持續發展觀念 企業的空間擴張受區位條件影響。讀圖回答9~10題。9.有關該企業的敘述,與圖中不相符的是( A.生產基地布局在成本低廉的外地農村 B.銷售部門布局在市場需求旺盛的農村 C.研發中心布局在科技發達的本地城市D.公司總部布局在人才聚集的本地城市.按區位因素分,該企業的類型是 ( )A.原料指向型 B.市場指向型 C.技術指向型 D.動力指向型.下圖模式中,法國所占據的位置主要依靠本國的 A.原料 B.技術C.市場 D.政策12.該鞋廠的優勢區位條件有 ( ) ①廉價的勞動力 ②豐富的能源 ③較高的技術 ④低廉的地價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為應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該類企業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由國際市場轉向開發國內市場B.節能減排是該鞋廠提高利潤的最重要途徑C.旅游鞋質量差是該鞋廠獲利少的主要原因D.放棄利用自己商標出口產品是該鞋廠發展的必然趨勢14.上圖反映出國際飛機制造業的 ( ) ①集聚現象②分散現象③產業升級現象 ④產業轉移現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此類合作,對我國區域發展的影響有 ( ) ①增大就業壓力 ②加快工業化進程 ③促進技術創新 ④改變能源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6.下列能反映圖中①的事例有 ( ) A.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往往會在大型水電站或火電站附近集聚 B.運輸量大的工業企業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 C.產品復雜、零部件種類繁多的復雜產品生產與各零部件生產廠家之間的集聚 D.體積小、量輕、價格貴的電子元件生產企業與電子產品組裝廠之間的集聚.關于圖中②③④⑤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工業集聚形成工業地域的過程②只能自發形成,不能規劃建設 B.一些工業地域因內部聯系簡重要的工業城市,如鞍山鋼城 C一些相互聯系的工廠通過過程④發揮不同地方區位優勢,可形成工業分散現象 D.通過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促進了過程⑤,形成了工業重鎮18.圖中影響公路干線走向的主導因素是 ( ) ①河流②地形 ③城鎮 ④氣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中國物流企業的總部分布格局正確的是 )A.北方多于南方B.所有省會城市都有物流企業總部C.沿海港口城市的企業總部多D.總部的區位由高層級的城市向低層級的城市演變.北京和上海的總部數量多,規模相當,其共同原因是( ) A.金融、商業、交通樞紐中心,通訊條件便利,物流市場龐大 B.港口貿易量大,國內外貨物貿易量大 C.我國經濟和政治中心,便于政府部門聯系,了解物流政策 D.服務業部門支持數量少 讀“某城市用地變化示意圖”,完成2l題。21.關于交通條件對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①城市空間形態沿交通干線擴展,這些交通干線成為主要發展軸 ②一個地區主要交通線發生變化,不會起該地區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 ③交通線的發展對城市態沒有什么影響 ④交通線的衰落會影響城市空間形態演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關我國東、中、部出現的經濟發展地帶性差異的分析,確的是( )A、東部地帶然條件優越,三個地帶經濟差異主要是然差異造的B、要是社會原,為東部早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C、主要是經濟原,為東部D、是一系列自然、社會和經濟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23、我國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體現了區域特點的 ( )A、整體性 B、差異性 C、開放性 D、綜合性 .有關區域發展轉型階段的敘述,確的是:A.區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應減弱,域經濟呈現衰敗、萎縮狀態B.區域面臨業率增高、人口增多等社會問題C.經濟增加快,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D.人地關系已趨緩B、B區的植被主要以荒漠、草原與高山草甸灌叢為主C、C區海拔較高,但差別顯著D、A區海拔較低,大部分地區屬于內流區26、A區與C區的分界線是 ( )A、大致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吻合B、大致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吻合C、大致與3000米等高線吻合D、大致與0℃等溫線吻合27、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D是阿爾金山,E是祁連山B、我國最大的內流河位于A區C、A區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D、荒漠化最嚴重的是B區英國和日本都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兩國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都十分發達。據此回答28--30題。28、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發展的區位優勢是 ( ) A、本區有豐富的煤、鐵資源B、本區的高技術產業和發達的汽車工業C、本區的森林資源豐富D、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海運29、關于日本和英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發展工業所需的原料、燃料都嚴重依賴進口B、工業區都集中分布在本國的沿海地帶C、農業機械都側重大型機械化D、氣候都深受海洋的影響,海洋性很強30、下列關于英國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高產值的園藝業在農業中占主體B、英國的畜牧業以畜禽飼養為主C、畜牧業發達在農業中占主體D、英國漁業資源豐富,捕魚量居世界第一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正確的在括號A”,錯誤的在括號內寫“B”。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不協調——協調。( )39、我國三大自然區劃分的主要依據是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特點不同。( )40、美國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大量人口由東北部老工業區大量遷往西南的“陽光地帶”是因為“陽光地帶”離海洋近,水資源豐富。( )第II卷(綜合題)(30分)三、綜合題(共30分)(1)1950年至2000年,該地區城市發展變化的特征是 、 、 。一般說來,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標志是 。(2)與F城相比,E城的城市規模從小到大,說明 運輸對城市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3)圖2的①、②兩線中,反映G城人口變化特點的是 線。這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G城市人口變化特點是 ,其原因是 、 等社會經濟問題。(4)城市的迅速發展會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并對自然環境各要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工業廢渣中的有害物質會對土地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城市的發展對自然環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響還表現在①對生物: ②對氣溫: ③對降水: ④對地下水: (5)城市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主要表現在 (多選題)A.滿足人們更多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進產業結構的良性變化C.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擴大城鄉差別D.增強規模經濟效應和集聚效應圖14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8分)(1)①②兩地比較,水稻種植的氣候條件更好的是 ▲ 地;③地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 。(2)我國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氣候優勢條件是 ▲ ;不利影響主要是 ▲ 。因此,加強 ▲ 工程建設是實現農業穩產的保證。(3)④地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 ▲ ;與②地相比,其農業生產的主要特點有 。(1)根據圖中工業布局,該地主導風向是_ (2)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市工業區位除考慮風向外,還具有兩個特點: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②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該市計劃在B處建該市商業中心,是否合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 江蘇省漣水中學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考試地理試卷答案130627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www.gkstk.cn江蘇省漣水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25606.html

相關閱讀: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