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56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正確,全選對得4分,選不全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不得分。)1. 伽利略在對運動的研究過程中創造了一套對近代科學的發展極為有益的科學方法,這些方法的核心是把______和邏輯推理(包括數學演算)和諧地結合起來.( )A.猜想 B.假說 C.實驗 D.思辨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研究地球繞太陽的公轉時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B. 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運動過程中位置變化的物理量C. 參考系必須是靜止不動的物體D. 火車在哈爾濱站停車15分鐘指的是時刻3. 一物體在做自由落體運動的過程中( )A.位移與時間成正比 B.加速度與時間成正比C.加速度不斷變化 D.位移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4.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地球上的物體只有靜止時,才受到重力作用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C.重心就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 D.同一物體在地球各處重力大小是不一定相同的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塊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個向上的彈力,這是由于木塊發生微小的形變而產生的B.拿一根細竹竿撥動水中的木頭,竹竿也要受到木頭的彈力,這是由于木頭發生形變而產生的C.繩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D.掛在電線下面的電燈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為電燈發生微小的形變而產生的6.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頭一秒內通過0.4m路程,下說法正確的是( )A.第1s末的速度為0.8m/sB.加速度為0.8m/s2C.第2s內通過的路程為1.2mD.前2s內通過的路程為1.2m7. 在圖中給出一初速為零的物體沿直線運動時的a-t圖像.則物體的v-t圖像應是圖乙中的 )8.一輛汽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經過路旁兩棵相距100m的樹共用時間5s,它經過第二棵樹時的速度是15m/s,則它經過第一棵樹時的速度是( )A.2m/s B.10m/s C.25m/s D.5m/s9.如圖所示,某人站在樓房頂層從O點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20m,然后下落經過拋出點O下方25m的B點,則小球在這一運動過程中(規定豎直向上為正方向)( )A.通過的路程和位移分別為25m,25m B.從O點到B點所需時間為3sC.通過的路程和位移分別為45m,-25m D.從O點到B點所需時間為510.如圖所示,兩根相同的輕彈簧S1、S2,勁度系數皆為k=4×102N/m.懸掛的重物的質量分別為m1=2kg和m2=4kg.若不計彈簧質量,取g=10m/s2,則平衡時彈簧S1、S2的伸長量分別為( )A.5cm、10cm B.15cm、10cmC.10cm、5cm D.10cm、15cm11.一輛汽車關閉油門后,可沿一斜坡向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在頂端以大小為3m/s的初速度下滑,滑至底端速度恰好變為零;如果該車關閉油門后由頂端以大小為5m/s的初速度下滑,滑至底端速度大小將為:( )A.1m/s B.2m/s C.3m/s D.4m/s12.一觀察者發現,每隔一定時間有一滴水自8 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剛要離開屋檐時,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這時第二滴水離地面的高度是( )A.2 m B.2.5 m C.2.9 m D.3.5 m13.汽車B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發現前方沿同方向行駛的汽車A速度較小,為了避免相撞,距A車15 m處B車制動,此后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 )A.B的加速度大小為3.75 m/s2 B.A、B在t=4 s時的速度相同C.A、B在0~4 s內的位移相同D.A、B兩車會相撞考點:14.一個質點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它在第3秒內與第6秒內通過的位移之比為x1 : x2,通過第3m與通過第6m時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v1 : v2,則正確的是()A. x1 : x2=5:11, v1 : v2=(-): (-) B. x1 : x2=1: 4, v1 : v2=1 : C. x1 : x2=5:11, v1 : v2=(+): (+) D . x1 : x2=1 : 4, v1 : v2=(-) : (-)二、實驗題:共1分,請按要求回答各題。15. 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如下圖所示為一條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A、B、C、D、E為相鄰的計數點,兩個計時點間有4個點未畫出,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1)小球做__________運動.(2)vA=______m/s,vB=______m/s, vC=______m/s, vD=______m/s。(3)在下圖所示坐標中作出小車的v-t圖線,并根據圖線求出a=__________ m/s2.16.某同學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時,得到了幾條較為理想的紙帶.他已在每條紙帶上按每五個點取好一個計數點,即兩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 s,依打點先后編為0,1,2,3,4,5.由于不小心,幾條紙帶都被撕斷 ,如圖所示.請根據給出的A、B、C、D四段紙帶回答:(1)在B、C、D三段紙帶中選出從紙帶A上撕下的那段應該是___________;(2)打A紙帶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m/s2.、題:共分,請按要求回答各題。17.懸鏈長1.4m,從懸點處斷開,使其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則整個懸鏈通過懸點下方3.2 m處的一點所需的時間為。(取g=10m/s2)18.汽車以v0=10 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勻速運動,剎車后經過2秒鐘速度變為6 m/s。若將剎車過程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求(1)從開始剎車起,汽車6s內發生的位移(2)汽車靜止前2秒內通過的位移。【答案】(1)25m (2) 4m【解析】試題分析:a==?2m/s2t==5s19.現有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汽車站由靜止駛出,甲車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10s后速度達到20m/s,之后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出發后一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發現自己和甲車之間的距離在發車30s后才開始變小。求:(1)甲、乙車的加速度分別為多大?(2)甲、乙兩車在相遇之前的最大距離是多少?(3)甲、乙兩車經多長時間相遇? www.gkstk.cn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www.gkstk.cn【解析版】黑龍江哈爾濱九中13-14學年高一上期中考試試題(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41105.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物理
高一物理上冊牛頓第二定律同步練習題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