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地理試題(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I卷(必修一)模塊測試(總分50分)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0分)(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1.下列能正確標注圖中天體系統名稱的是A.①——太陽系 B.②——銀河系C.③——總星系 D.④——地月系2013年11月3日,在大西洋西部和非洲大陸大部分地區上演了本世紀第二次“日全環食”(同一次日食,如果部分地區可見日全食,另部分地區可見日環食,則稱日全環食)。據此回答2~4題。2.日全食時,人們用肉眼可以觀察到的太陽大氣層是A.光球層 B.色球層 C.日冕層 D.色球層和日冕層3.下列人類活動一般不會受到太陽活動爆發的影響的是 A.在沙漠探險中使用羅盤確定方向 B.在家中收看衛星電視C.航海中借助GPS定位 D.工作中使用有線電話4.假如黃赤交角增大到27°,則 A.溫帶范圍縮小 B.寒帶范圍縮小 C.溫帶范圍擴大 D.熱帶范圍縮小5.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轉速度最慢的是 A.1月1日 B.10月1 日 C.5月1日 D.8月1日下圖為兩條河流下游圖,圖中圓圈為一小島。據此回答6~7題。6.圖中小島最終可能連接的岸堤是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僅考慮自然條件,若要在甲乙圖中的四點建設港口,最合適的點是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讀右圖,回答8~9題。8.7月初,地球公轉到圖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9.地球公轉到①后一個月內,太陽直射點A.往北移動轉為往南 B.往南移動轉為往北 C.往北移動 D.往南移動10.同一經度的兩地,地理事物一定相同的有A.地形 B.氣候 C.太陽高度 D.地方時11.下列日期中,永泰云頂風景區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A.5月1日 B.6月1日 C.10月l日 D.1月1日12.山區的公路一般修成與等高線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種因素的影響A. 地形 B. 河流分布 C. 植被 D. 氣候13.我國內蒙古高原的自然帶,自西向東呈現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帶分異規律形成的基礎是 A.緯度B.海拔C.熱量 D.水分14.導致“天雨新晴,北風寒徹”的原因是 A.暖鋒過境 B.冷鋒過境 C.反氣旋過境 D.氣旋過境15.右圖為等壓面圖,虛線表示高度,實線為等壓面,關于各點的氣壓值的比較,正確的是 A.①高于③ B.①高于④ C.②低于① D.④高于③16.1月份北半球被明顯切斷的氣壓帶是 A.副熱帶高氣壓帶 B.極地高氣壓帶 C.副極地低氣壓帶 D.所有的氣壓帶17.對福建師大附中(緯度約26°N)所發生地理現象的描述正確是 A.一年中有太陽直射現象,且有兩次直射機會B.有極晝極夜現象,但時間不長 C.屬熱帶地區,但無太陽直射現象 D.植被景觀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18.以下各項的一組風帶中,風向基本相同的有 A.南半球的信風帶與北半球的信風帶B.北半球的極地東風帶與南半球的極地東風帶 C.南半球的信風帶與南半球的極地東風帶 D.南半球的中緯西風帶與北半球的中緯西風帶讀右圖,橢圓表示中低緯度區域地球上的氣壓帶,箭頭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據此回答19-20題。19.b氣壓帶的名稱是A.赤道低氣壓帶 B.副熱帶高氣壓帶 C.副極地低氣壓帶 D.極地高氣壓帶20.當圖示區域位于南半球時,a地所在風帶及風向是A.低緯信風帶 東南 B.低緯信風帶 東北C.中緯西風帶 西南 D.中緯西風帶 西北 右下圖是氣壓帶、風帶移動規律模式示意圖,讀圖回答21-24題。21.下列與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的原因無關的是A.地面摩擦力 B.黃赤交角的存在C.地球公轉 D.太陽直射點的移動22.下列關于乙圖所示季節北半球各緯度氣流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30°~40°盛行下沉氣流 B.20°~30°盛行西北風 C.10°~20°盛行東南風 D.0°~10°主要盛行下沉氣流23.甲、乙兩圖反映的時間與季節正確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甲表示9月份、秋季C.乙表示1月分、冬季 D.乙表示7月份、夏季24.下列氣候資料圖與上圖中P點氣候特征相匹配的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釋放出大量廢氣和廢熱,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從而引起城市和郊區之間的小型熱力環流,稱之為城市熱島環流。下圖為“城市熱島環流示意圖”,讀圖完成25-26題。25.市區與郊區相比,近地面A.氣溫高,氣壓高 B.氣溫高,氣壓低C.氣溫低,氣壓低 D.氣溫低,氣壓高26.為了減少對市區空氣的污染,該城市火電廠廠址應選擇在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右圖為“某海域大洋環流模式示意圖”,其中圖中箭頭表示盛行風。讀圖完成27-28題。27.該海域可能是A.北半球中高緯海域 B.南半球中高緯海域C.北半球中低緯海域 D.南半球中低緯海域28.流經甲處的洋流性質與下列四幅圖所示一致的是29.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A.河流水、冰川水、淺層地下水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深層地下水C.河流水、冰川水、深層地下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30.下圖中表示臺風的天氣系統是31.下圖中,能正確表示等壓面分布的是右圖為某環流示意圖,讀圖回答32-35題。32.若此圖表示北半球低緯度地區的大氣環流,則正確的是A.甲處為赤道低氣壓帶 B.乙處為副熱帶高氣壓帶 C.①為東北信風帶 D.③為高空自東向西的氣流33.若此圖表示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的大氣環流,則正確的是A.甲處可能是極地高壓 B.受下沉氣流影響,撒哈拉沙漠地區炎熱干燥 C.乙處為副極地低氣壓帶,降水較多 D.受①氣流影響,歐洲西部全年濕潤34.若此圖表示海陸間循環,則正確的是A.甲處為海洋,乙處是陸地 B.④是受人類影響最大的環節 C.②代表陸地表面蒸發和植物蒸騰 D.①代表地表和地下徑流環節35.若此圖表示北印度洋的大洋環流,則此時A.北京進入多雨季節 B.亞歐大陸為高壓控制C.印度吹東北風 D.我國正值冬季下圖是“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據圖回答36-37題。36.B、D代表的巖石分別是A.沉積巖、侵入型巖漿巖 B.侵入型巖漿巖、沉積巖 C.沉積巖、變質巖 D.變質巖、沉積巖37.②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 B.冷卻凝固 C.變質作用 D.重熔再生38.巖石圈的物質循環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質循環,這個循環過程不能導致的結果是:A.形成地球上豐富的礦產資源 B.改變地表的形態,塑造出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 C.實現地區之間、圈層之間的物質交換和能量傳輸,從而改變地表的環境 D.通過大量的輸送熱能來改變大氣運動 39.形成我國東部季風氣候的最主要原因是A.臺風的影響 B.反氣旋的影響 C.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D.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40.讀“北半球中高緯環流示意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點位于30°N附近 B.乙點位于30°N附近C.①是冷性氣流 D.②盛行西北風讀板塊分布示意圖(甲圖)及板塊碰撞示意圖(乙圖),回答41-42題。41.喜馬拉雅山脈是圖中的______和_______板塊相撞而成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④、⑤42.乙圖屬于板塊交界處的一種類型,箭頭表示板塊的運動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圖表示板塊的生長邊界B.馬里亞納海溝就處在乙圖所示的板塊邊界上C.東非大裂谷的形成過程與乙圖相同D.乙圖所示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穩定43.關于河流汛期與補給來源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A.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集中在夏季B.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往往形成冬汛C.以高山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往往形成夏汛D.以地下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在春秋季讀圖下圖,比較圖中河流a,b,c三處的位置與三幅斷面圖,回答44—47題。44.河流位置與斷面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 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45.與河流位置,a 、b、c對應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 A.侵蝕,搬運,沉積 B.侵蝕,沉積;搬運 C.沉積,搬運,侵蝕 D.搬運,沉積,侵蝕46.河流在彎曲處的流水作用是 A.凹岸、凸岸均為侵蝕 B.凸岸侵蝕、凹岸堆積 C.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D.凹岸、凸岸均勻堆積47.古代的鄉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兩岸或交匯處的高亢之地,是因為 ①地勢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雨熱同期,氣候優越 ③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農耕、畜牧、漁獵 ④便于搬遷和居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樹木年輪是氣候變化的歷史證據。下圖為某樹木年輪示意圖,讀圖回答48-49題。48.其間當地氣候的變化是A.寒冷——溫暖——寒冷 B.溫暖——寒冷——溫暖C.暖干——暖濕——暖干 D.濕冷——干冷——濕冷49.在M時期,地球上最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是A.雪線上升 B.暖冬頻繁C.海平面下降 D.水福建省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43984.html
相關閱讀: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