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湖北省襄陽市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調研統一測試 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秘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A湖北省襄陽市2015-2016學年下學期調研統一測試高一地理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右圖為20元人民幣版面圖案。形成圖中地貌景觀的主要原因是A.冰蝕作用 B.流水侵蝕作用 C.風力侵蝕作用 D.海浪侵蝕作用 2.三峽水庫蓄水后,庫區水流明顯放緩,泥沙淤積。引起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氣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3.該資料說明環境中某要素發生變化,引起其他要素發生變化,體現了自然環境的 A.生產性 B.平衡性 C.差異性 D.整體性4.右圖是一幅光合作用示意圖,該作用造成的結果是 ①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②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③改變了物質存在位置 ④聯系了有機界和無機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圖中甲、乙、丙的自然帶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森林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6.引起自然景觀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從東向西降水減少 B.從東向西降水增多 C.從東向西氣溫升高 D.從東向西海拔增加 7.有關新沙島的形成原因說法正確 A.地殼抬升 B.流水搬遷沉積 C.風力堆積 D.流水溶蝕8.推測意楊林種植的主要功能為 A.防洪抗澇 B.防止流水對沙洲侵蝕 C.美化環境,凈化空氣 D.營建速生薪炭林 由云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共同組成“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在第三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全票通過,成功躋身世界自然遺產之列;卮9-10題。9.有關圖中石林的形成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A.風力侵蝕作用 B.巖漿作用 C.巖石的成份 D.變質作用10.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巖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發育越典型 ②氣候越濕潤,喀斯特地貌的發育程度就越好 ③氣溫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發育 ④喀斯特地貌與生物活動沒有關系 A.① B.② C.③ D.④11.讀下圖,圖中①-③表示在陽光的照射下,巖石因表里受熱不均而造成的破壞過程,該圖表示的是 A.風化作用 B.侵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沉積作用12.決定物質遷移方向的力量是 A.太陽輻射能 B.地球內能的釋放 C.日月引力 D.地球引力(即重力)13.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表現在 A.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具有獨特的功能,各要素相互作用不會產生新功能 B.地理環境各要素雖構成一個整體,但是它們是獨立存在與發展的 C.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 D.各要素對環境的影響作用是相同的14.下列地理現象能夠反映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是 A.從多雨的東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內陸,植被有明顯的變化 B. C.秦嶺南坡太陽輻射強于北坡,植被生長茂盛 D.沙漠地區生長著駱駝刺,水生植物根系不發達下圖示意的是全球可能發生的某種“環境變遷”,讀圖回答15-16題。15.該“環境變遷”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沒 B.火山、地震頻發 C.荒漠化日趨嚴重 D.臭氧層空洞擴大16.使圖示“環境變遷”可能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變暖 C.海水膨脹 D.地面沉降 水資源問題將成為本世紀世界議程中的中心議題。到2050年,世界將有18億人面臨嚴重缺2/3的人口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據此回答17-18題。17.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主要是 A.冰川 B.河流水、湖沼水、深層地下水 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D.深層地下水18.下列在促進節水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加大宣傳,提高公眾節水意識 B.合理制定各行業用水定額 C.提高農業用水的利用效率 D.對耗水太多的企業一律關、停、并、轉 讀下列地貌景觀圖,回答19-20題。19.上圖所列景觀由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關于上述地貌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主要由冰川侵蝕作用形成 B.②在板塊交界處比較少見 C.③主要分布在我國低海拔的平原區 D.④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南地區下圖為某河流的一段,據此回答21-22題。21.在上圖中河岸兩側興建房屋,隨著河流的不斷發育,其中有地基被掏空的可能是 A.甲、乙 B.甲、戊 C.乙、丙 D.丙、丁22.圖示河段的外力作用主要為 A.風力堆積 B.溯源侵蝕 C.流水下蝕 D.流水堆積和側蝕 讀下圖,完成23-24題。23.北美洲的西部有高大的山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山脈位于太平洋板塊板塊與美洲板塊的張裂處 B.山脈位于南極洲塊板塊與美洲板塊的張裂處 C.山脈是由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形成的 D.山脈是由于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形成的24.我國地震災害頻繁,原因是位于 ①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 ②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 ③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 ④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5.我國東部某校學生在進行野外研究性學習時,在下列各地依據地質工作者發現的不同古生 物化石,繪制了下面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分析學生做出的記錄并找出其中的錯誤 A.該處的褶皺構造主要是內力作用形成的 B.該地巖層主要是沉積巖 C.D處巖層可能蘊含豐富的石油資源 D.A-B-C之間的地質構造底部適合修建隧道26.(16分)下圖是印度洋(局部)季風和洋流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乙圖中①②③處可能形成漁場的是 ▲ ,分析其成因。(2)請說明乙圖海域該季節大洋環流分布規律。(3)分析影響洋流②流向的因素。(4)推測北印度洋季風洋流使馬六甲海峽表層海水流向具有什么樣的季節變化?27.(10分)下列一組地貌示意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各圖所表示的地貌名稱:A ▲ ,B ▲ ,C ▲ 。 (2)判斷以上各種地貌的主要成因;A主要是因 ▲ 形成的;B主要是因 ▲ 形成的;C主要是因 ▲ 形成的。 (3)圖A所示的地貌一般出現在 ▲ 地區,以長江三角洲為例,河流的 ▲ 岸(左、右)泥沙堆積嚴重;圖8所表示的地貌通常分布在 ▲ ; 圖C所表示的地貌是 ▲ 地區的基本地表形態。28.(14分)“某地質構造剖(1)圖中M、P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M ▲ ,P ▲ ;從地形上看,M處為 ▲ 。(2)圖中a、b、c、d為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環節b為 ▲ ,環節d為 ▲ ;根據水循環發生的領域,圖中a、b、c、d各環節共同構成了 ▲ 循環;如圖中森林被砍伐,則水循環各環節中水量增多的環節是 ▲ (填字母)。(3)①處巖石的形成是 ▲ (地質作用)作用的結果;在圖中水循環參與下,①處的巖 ▲ (巖石類型)巖石。(4)N處是否適合建水庫?并說明其理由。29.(10分)讀自然景觀地域分異示意圖,下圖是珠穆朗瑪峰自然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自然景觀①②→③→④的變化體現了 ▲ 的地域分異規律,是以 ▲ 為基礎產生的。(2)自然景觀③⑤→⑥的變化體現了 ▲ 的地域分異規律,是以 ▲ 為基礎產生的。(3)上圖中自然帶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環境的 ▲ 地域分異規律,此規律同 ▲ 的地域分異規律有些相似。(4)簡述珠穆朗瑪峰北坡沒有森林植被的原因。26.(共1分)(1);受上升補償流的影響? (2)北印度洋海域?,夏季?海水沿順時針方向流動? (3)處海水受西南風的吹動?以及大陸輪廓?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向東南方向流動 (4)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區的季風洋流整體上由東向西流?,導致馬六甲海峽水整體上由東南向西北流動的?。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區的季風洋流整體上由西向東流?,使馬六甲海峽海水整體上由西北向東南流動(1)(2)(3) 山前 干旱(沙漠)28.(共14分) (1)1)(2)(3)(4)第1頁湖北省襄陽市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調研統一測試 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70868.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