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 姓名 考證號 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mm黑色中性筆,將學校名稱、姓名、班級、聯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和答題卡上。2.請把答案做在答題卡上,交卷時只交答題卡,不交試題,答案寫在試題上無效。3.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每小題2分,共50分。讀太陽直射點周年移動軌跡示意圖,1~2題。1.當太陽直射C點時 A.南極圈出現極晝 B.北極圈出現極晝 C.南半球晝長夜短 D.全球晝夜平分2.在太陽直射點之后的半年內,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是 A.一直向北 B.先向北,再向南 C.一直向南 D.先向南,再向北讀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回答3~4題。3.③的名稱是 A.東北風 B.西風 C.東南風 D.4.氣壓帶①控制下的氣候特征是 A.炎熱干燥 B.高溫多雨 C.溫和干燥 D.溫和濕潤5.下列四幅熱力環流示意圖,正確的 A. B. C. D.讀右圖,回答6~7題。6.圖示構造形成的動力主要是 A.擠壓力 B.張力 C.擦力 D.力7.圖示構造是由 A.巖漿活動引起 B.地殼運動引起 C.作用引起 D.流水作用引起下圖為我國人口年齡構成示意圖。讀圖回答8~10題。 8.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共有12.95億人,圖中“*”表示人口年齡構成狀況,其中0~14歲人口的比重約是A.93%B.23%C.13%D.60%9.與10年前相比,我國人口中0~14歲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總人口增加了近1.3億。因此,新世紀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務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動B.提高少年兒童人口比重C.人口老齡化速 D.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10.人口增長模式決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總數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會生產率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總數、社會生產率11.目前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為 A.由農村到農村 B.由農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農村 D.由城市到城市12.下圖中a、b、c、d四個聚落中最有可能先發展為城市的是 A.a B.b C.c D.d13.忻州市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植被類型主要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河流較少,徑流的季節化較大。這種自然特征體現了 A.環境的整體性 B.環境的差異性 C.地理環境的獨特性 D.人文景觀的差異性下圖為忻州市某農村農業生產結構模式圖,該春夏秋生產糧食,冬利用塑料大棚生產蔬菜,同時開辦了養豬場,讀圖回答14~15題。14.該村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 B.業 C.混合農業 D.商品谷物農業15.利用塑料大棚種植蔬菜改善 A.地形條件 B.熱量條件 C.降水條件 D.土壤條件下圖為忻州市所處地形示意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16~17題。16.為保障城市蔬菜供應忻州市政府將城市蔬菜生產基地建立在地。在地建設城市蔬菜生產基地的主導因素是 A.當地土質疏松,土壤肥沃 B.當地全年光、熱資源豐富C.距離城市近,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D.有鐵路經過,交通便利17.隨著國家菜籃子放心工程和綠色食品工程的實施,處的蔬菜基地逐漸向城市西北方向轉移,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地A. B.C.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D.18.最為機動靈活的現代交通運輸方式是 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 C.水路運輸 D.航空運輸房價問題一直是城市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影響房價的因素很多。讀“我國某城市住宅小區平均房價等值線分布示意圖”,圖中數字為平均房價(單位:元/平方米),回答19~20題。19下列關于城市住宅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住宅區是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高級住宅區分布在地價較高的市中心 C.文化程度是住宅區分化的最原因 D.住宅區趨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20圖中P處房價較低,其原因可能是 A.鄰近風景區,環境優美 B.公路干線會處,交通便捷 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圍濃 D.工廠較多,環境較差19世紀上半葉,德國魯爾區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傳統工業區。但在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繁榮后,逐漸走向衰落。后在20世紀60年代經過整治,經濟再度繁榮。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1~23題。21.魯爾區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 A.充足的鐵礦資源B.C.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 D.豐富的煤炭資源22.魯爾區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B.工業部門少,生產C. D.煤炭 23.以下屬于魯爾區綜合整治措施的是 ①減少企業數量,擴大企業規模②鋼鐵工業向③引進了技術精良的大型石化企業④區內建立數所高等院校⑤減少了鐵路交通建設,采用網上銷售⑥控制排污,植樹造林,優化環境A.①②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⑥ D.②④⑤ 讀下面漫畫,回答24~25題。24.漫畫反映的城市問題是 A.建筑物密集,綠地面積小 B.熱島效應顯著,城區溫度較高 C.污染嚴重,環境質量下降 D.土地面積小,用地緊張25.解決漫畫所示城市問題的合理措施有 A.建設新城區,擴大城市規模 B. C.研制新型制冷設備,減少氟氯烴化合物排放 D.二.綜合題:4小題,共50分26.讀某地地質剖面和水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1)寫出圖中甲、丙處的地質構造:甲 ;丙 ;(2)假設在該地區修建一條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從地質構造的角度考慮,選擇甲地還是丙地 地。(3)在圖中②、③ 兩處標出箭頭,表示水汽運動方向,使它構成一個完整的海陸間循環;并寫出序號所表示的水循環環節名稱:①是 ;②是 ;③是 。(4)下列對水循環重要意義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使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聯系,在其間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變 ③使陸地徑流增多,海洋蒸發減少 ④使水資源不斷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7.下圖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15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問題。(10分)(1)1968~1990年,該城市面積發生了哪些變化?(2)1990~2015年,該城市的發生了哪些變化?(3)分析,該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主要問題?28.讀美國農業地域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6分)(1)圖中陰影所示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2)字母代表農作物分別是:A 、B 。(3)農業地域類型的基本特征是:① 、② 。(4)美國在圖地區發展該種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優勢有: (5)農業地域類型我國分布在東北和西北地區,其經營方式為 。29.下圖為我國兩大鋼鐵工業基地,讀圖完成下列各題。(6分)(1)圖中的甲地為鞍山鋼鐵,乙地為寶山鋼鐵形成一定的工業地域。工業集聚的是 (多項選擇填空)工業集聚的最終目的是 (單項選擇填空) A. B.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C.擴大再生產,提高產品質量 D.充分利用基礎設施E.有利于開展環境保護工作 F.加強彼此間的信息交流和協作(2)通過對上述兩的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原料產地對工區位的影響逐漸增強 B.交通不再是我國工業區位選擇考慮的主要因素 C.燃料產地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在逐漸增強 D.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增強忻州市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聯考試題高一地理(類)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共50分。題號答案CABDABBD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CBCCBAD題號2122232425答案ABCB二、綜合題:4道小題,共50分26.(18分)(1)向斜(2分) 背斜(2分) (2)丙(2分) 如下圖(4分,每畫對一個箭頭得2分) 徑流或地表徑流(2分) 水汽輸送或輸送(2分) 海水蒸發或蒸發(2分)(4)C(2分)27.(10分)(1)城鎮面積由小變大(2分)(2)向郊區遷移,。(分)(敘述合理,酌情給分,寫出點即可)(3)城市環境質量下降、人口壓力加大、交通堵塞、就業困難等(分)(敘述合理,酌情給分,寫出點即可)28.(16分)(1)商品谷物農業(2分) (2)小麥(2分) 玉米(2分)(3)生產規模大 機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分)(敘述合理,酌情給分,寫出點即可)(4)自然條件優越 地廣人稀 交通便利 農業科技發達 市場廣闊 政策的支持 高度發達的工業 (分)(敘述合理,酌情給分,寫出點即可)(5)國營(2分)29.(6分)(1)DF(2分,答對一項得1分,全答對得2分)B (2分) (2)D (2分)高一地理(類)雙向細目表序號內容識記理解應用小計選擇綜合原題小計122222正午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 222223盛行風向222224氣壓帶與氣候特征222225熱力環流 2222 26內力作用222227地質作用2山西省忻州市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高一期末聯考地理試題(B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82093.html
相關閱讀: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