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下列物理量中屬于矢量的是( )A. 質量 B. 速度 C. 路程 D. 時間2.在國際單位制中,物理量的單位由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組成。下列各組物理量的單位中全部屬于基本單位的是( )A. 米(m)、秒(s) B. 牛(N)、秒(s)C. 千克(kg)、米/秒(m/s) D. 米(m)、米/秒(m/s)3. 如圖所示為某列車車廂內可實時顯示相關信息的顯示屏的照片,圖中甲、乙兩處的數據分別表示了兩個物理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甲處表示時間,乙處表示平均速度B. 甲處表示時間,乙處表示瞬時速度C. 甲處表示時刻,乙處表示平均速度D. 甲處表示時刻,乙處表示瞬時速度4. 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才有慣性B. 只有運動的物體才具有慣性C. 慣性是指物體具有的保持原來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D. 兩個物體只要速度相同,慣性就一定相同5. 如圖所示,一匹馬拉著車在公路上加速前進。關于馬拉車的力與車拉馬的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由于馬車加速前進,馬拉車的力大于車拉馬的力B. 只有馬車勻速前進,馬拉車的力才等于車拉馬的力C. 馬拉車的力與車拉馬的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始終相等D. 馬拉車的力與車拉馬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終相等6.關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不考慮空氣阻力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B. 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時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 質量大的物體落到地面時的速度大D. 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7. 如圖所示,李欣用手拉著小車靜止在傾角為30°的光滑斜面上。已知小車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繩子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為F,斜面對小車的支持力大小為N,則( )A. F=,N=mgB. F=mg,N=C. F=,N=mgD. F=mg,N=8. 足球運動是目前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項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愛。如圖所示為四種與足球有關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圖中,靜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彈力就是它的重力B. 乙圖中,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兩個足球由于接觸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彈力C. 丙圖中,即將被踢起的足球一定不能被看作質點D. 丁圖中,落在球網中的足球受到彈力是由于球網發生了形變9. 如圖所示,一光滑小球放置在木板與豎直墻面之間。設墻面對球的壓力大小為N,球對木板的壓力大小為N。將木板由圖示位置開始繞O點緩慢地轉到水平位置。在此過程中( )A. N始終增大,N始終增大B. N始終減小,N始終減小C. N先增大后減小,N始終減小D. N始終減小,N先減小后增大10. 中國運動員董棟在2015年倫敦奧運會男子蹦床項目中獲得冠軍,成為中國蹦床項目的首位“大滿貫”得主,如圖所示為他在比賽中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空中上升和下落的過程中,董棟都做勻速運動B. 在空中上升和下落的過程中,董棟都處于失重狀態C. 在與蹦床接觸的過程中,董棟受到的重力發生變化D. 在與蹦床接觸的過程中,董棟受到的彈力始終大于重力11.以10m/s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因故緊急關閉發動機,之后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減速滑行了一段距離,其加速度大小為2 m/s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在汽車關閉發動機后的第1 s末汽車的速度大小是8m/sB. 在汽車關閉發動機后的第1 s內汽車的位移大小是9mC. 汽車在平直路面上勻減速滑行的時間為10sD. 汽車在平直路面上勻減速滑行的距離為25m.故B正確.汽車勻減速滑行的距離.故D正確.考點:本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12. 如圖所示,用一個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將靜止在斜面底端的物體加速向上推,推到斜面中點時,撤去恒力F,之后物體恰好運動到斜面頂端并返回。已知物體從底端運動到頂端所需時間以及從頂端滑到底端所需時間相等,物體回到底端時速度大小為10m/s,則( )A. 恒力F與物體所受摩擦力之比為2:1B. 物體所受重力與物體所受摩擦力之比為3:1C. 撤去恒力F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10m/sD. 物體在沿斜面上升過程與下滑過程中加速度相等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的不得分)13.同一平面內的兩個共點力大小分別為4N和7N,則這兩個力合力的可能值是 A. 3N B. 4N C. 11N D. 14N試題分析:14.如圖所示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由此可得到的正確結論是A. 物體在第1 s內的加速度大小是8 m/s2B. 物體在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8 m/s C. 物體在第3s內的位移大小是8mD. 物體在前2s內的平均速度比后4s內的平均速度大15.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有關部門規定:對乘坐軌道交通的乘客所攜帶的物品實施安全檢查。如圖所示為乘客在進入地鐵站乘車前,將攜帶的物品放到以恒定速率運動的水平傳送帶上,使物品隨傳送帶一起運動并通過檢測儀接受檢查時的情景。當乘客將攜帶的物品輕放在傳送帶上之后,關于物品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當物品與傳送帶相對靜止時,物品受到靜摩擦力B. 由于物品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物品一定受到滑動摩擦力C. 當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時,物品一定受到彈力作用D. 當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時,摩擦力方向與物品運動方向相同三、填空題(本題共5個小題。16-19題每空2分,20題每空1分,共20分)16. 伽利略在研究力與運動關系時,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理想實驗。下列為相關實驗內容:①減小斜面2的傾角,小球沿斜面1滾下,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在斜面2上仍能達到釋放時的高度。②將斜面1與斜面2對接,讓一個靜止的小球沿斜面1滾下,小球將滾上斜面2。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釋放時的高度。④繼續減小斜面2的傾角,直至使它成為水平,小球沿斜面1滾下,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沿水平面做勻速運動。請根據伽利略的設計思想進行排序______(填寫相應序號)。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把可靠的事實和邏輯推理結合起來,揭示了力是______(選填“改變”、“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17.劉剛通過實驗探究彈力與彈簧長度變化的關系,他應該得到的正確結論是:在發生彈性形變時,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______成正比。實驗中劉剛在彈簧下端懸掛50N重物時,彈簧長度為12cm,已知彈簧在彈性限度內,且彈簧原長為10cm,則他所用彈簧的勁度系數為______。18.在做“探究共點力合成規律”的實驗時,可以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再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之后只用一個彈簧秤拉橡皮條使其伸長,如圖所示。關于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寫相應序號)。①同一次實驗中O點的位置允許變動。②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時要正視彈簧秤刻度。③實驗中需要記錄彈簧秤的示數和彈簧秤所施加拉力的方向。19. 張軍在做“測定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小車的運動情況。他挑選出的紙帶如圖所示。圖中A、B、C、D、E是按打點先后順序依次選取的計數點,兩個相鄰的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均為0.10s。則計數點C對應的瞬時速度為______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是______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20.在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的實驗時,采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讓重物通過輕繩拖動小車在長木板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其中小車質量用M表示,重物質量用m表示,加速度用a表示。(1)實驗時需要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的高度,這樣做是為了消除______的影響,使小車所受合外力F等于繩對小車的拉力。(2)實驗中由于繩對小車的拉力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會給實驗帶來系統誤差。為減小此誤差,實驗中要對小車質量M和重物質量m進行選取,以下四組數據中最合理的一組是______。(填寫相應序號)①M=200g,m=40g、60g、80g、100g、120g、140g②M=200g,m=30g、35g、40g、45g、50g、55g③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④M=400g,m=10g、15g、20g、25g、30g、35g(3)實驗中某同學先保持重物質量m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測出了相應的加速度a。為便于得到a與M的關系,他采用圖像法處理數據,你建議他做a與_____的圖像。(4)甲、乙兩同學用同一種方法做實驗,即保持小車質量M不變,改變重物質量m,測出了相應的加速度a。正確操作后,他們根據各自測得的實驗數據畫出了如圖2所示的a-F圖像。他們得到圖像不同,其原因是他們選取的_______不同,但他們得到了相同的結論,此結論是:________!窘馕觥四、計算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35分。解答時應畫出必要的受力圖,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原始方程。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要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21.(6分)一個小球自距地面5m的空中由靜止開始自由落下。小球下落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取g=10 m/s2。求:(1)小球經過多長時間落到地面;(2)小球剛接觸地面時的速度。22. (8分)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個重115N的木箱,F用與水平方向夾角=37°斜向上的力F拉木箱,使木箱沿水平地面勻速運動。已知F=25N,sin37°=0.6,cos37°=0.8。(1)畫出木箱受力的示意圖;(2)求地面對木箱的支持力大;(3)求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23. (10分)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自制了一架遙控飛行器,其質量m=2kg,動力系統提供的恒定牽引力F=28N。試飛時飛行器從地面由靜止開始豎直上升。設飛行器飛行時所受的阻力大小不變,g取10m/s。(1)第一次試飛時,飛行器飛行t=8s時到達高度h=64m。求飛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2)第二次試飛時,飛行器飛行t=6s時遙控器出現故障,飛行器立即失去牽引力。求此次飛行器能達到的最大高度h。24.(11分)如圖所北京東城區(南片)12-13學年高一上期末考試試題解析(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92359.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物理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冊牛頓第二定律同步練習題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