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浙江省衢州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語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下列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 綺(qí)麗 田塍(téng) 籬角 戕(qiāng)害 休戚(qiè)相關B. 翹(qiáo)首 愀(qiǎo)然 靜謐(mì) 熠熠(y ì)閃光C.不啻(C.hì) 熾(zhì)熱 餓殍(piáo) 鍥(qiè)而不舍D.慰藉(jiè ) 脊(j ǐ)梁 烙(lào)印 鎩(shà)羽而歸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 )A.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數點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B.花草是廢錢的玩藝,可是北平的“花草兒”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C.中國的“悲”含有眷顧之義,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憐,這已把美學的真理揭示無余。D.海天茫茫,風塵碌碌,酒瀾燈?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陽秋風,巴山夜雨,都會情不自禁地掂念它。3.下列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〢.我吃驚地發現,每個人留在紙上的物件,萬千氣象,絕不雷同,有些讓人瞠目結舌。B.安土重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我們的祖先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以為一切生靈,都有返本歸元的傾向。C.我本來就對那里的情況不熟悉,你卻硬要派我去,這不是差強人意嗎?D.雖然沒有名角親自傳授指點,但他長年在戲園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種戲路子都熟悉了。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經出版,便深受廣大中學生讀者所歡迎,短短九個月時間里,該書便重印了九次。B.圣誕節前夜,美國一男子在夏威夷海中游泳時遭到鯊魚襲擊,雖然鯊魚咬穿了他的左手,但終于獲救。C.超微型電腦已經展現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員認為,其微型特點還可發展到更高水平。D.兩千多年來,失意的文人,他們的心靈在莊子那里找到了精神的慰藉;文人們進則思儒家的治國平天下,退則思道家的歸隱自然。5.文學常識表述有錯的一項是( 。〢.赫爾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國人,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B.郁達夫,原名郁文,中國現代作家。作品《沉淪》、《屐痕處處》。C.老舍是中國現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茶館》《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濃郁的民族色彩。D.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其詞開豪放一派。【答案】C.【解析】6.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與其他幾句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B.日與其徒上高山C.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D.上食埃土,下飲黃泉7.下列各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句讀之不知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C.而恥學于師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時,學于余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8.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沒有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上食埃土,下飲黃泉B.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C.?古之學者必有師 ?D.哀吾生之須臾9.從文言句式特點看,與“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凌萬頃之茫然C.渺渺兮予懷 ?D.而今安在哉10.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圣人之所以為圣C.假舟楫者 D.作《師說》以貽之不假思索 貽笑大方二、古詩文閱讀(25分)(一)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題。(18分)周訪傳周訪字士達,本汝南安城人也。漢末避地江南,至訪四世。吳平,因家廬江尋陽焉。訪少沉毅,謙而能讓,果于斷割,周窮振乏,家無余財。為縣功曹,時陶侃為散吏①,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訪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及元帝渡江,命參鎮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而自歸于帝,帝不之罪。尋以為揚烈將軍,討華軼。所統厲武將軍丁乾與軼所統武昌太守馮逸交通,訪收斬之。逸來攻訪,訪率眾擊破之。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軼眾潰,遂平江州。帝以訪為振武將軍,命訪與諸軍共征杜?。?作桔槔打官軍船艦,訪作長岐棖以距之,桔槔不得為害。訪復以舟師造湘城,軍達富口,而?遣杜弘出海昏②。訪步上柴桑,偷渡,與賊戰,斬首數百。賊退保廬陵,復圍弘于廬陵。弘大擲寶物于城外,軍人競拾之,弘因陣亂突圍而出。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擊,又破之,奔于臨賀。帝又進訪龍驤將軍。訪既在襄陽,務農訓卒,勤于采納。王敦患之,而憚其強,不敢有異。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智勇過人,為中興名將。性謙虛,未嘗論功伐;騿栐L曰:“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訪曰:“將士用傘,訪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選自《晉書?周訪傳》,有刪改) [注]①散吏:閑散的官員。②;瑁旱孛!拘☆}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周窮振乏,家無余財 振奮B.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 收留 C.訪復以舟師造湘城 前往D.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 高興【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A.弘因陣亂突圍而出 吾嘗?而望矣B.訪奮擊收者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C.訪作長岐棖以距之 ?以為輪 D.弘大擲寶物于城外 水為之而寒于水【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周訪功績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揚烈將軍、厲武將軍、龍驤將軍等職務,成為一代名將。B.周訪性格剛強,一旦蒙冤決不會忍氣吞聲。為此,他深受皇帝賞識,并得到了獎勵提拔。C.在討伐敵人的戰斗中,周訪親臨前線指揮。他既英勇果斷,又能隨機應變,因而屢戰屢勝。D.在襄陽時,周訪重視生產、軍訓,勤于收集糧食等軍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輕舉妄動!拘☆}4】把語段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1)時陶侃為散吏,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3分)(2)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3分)(3)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3分)【小題1】試題分析:在文言文閱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根據上平定后,就在廬江尋陽安家(因:于是,就。家:名詞做動詞,安家。)周訪年輕時沉穩堅毅,謙遜而且禮元帝任命周訪為振武將軍,命令周訪和各路軍隊共同征伐杜?。杜?制作桔槔(“桔槔”({jiégāo})∶井上汲(二)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7分)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張九齡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拘☆}1】詩中所寫“廬山瀑布”有什么特點?詩人為我們描摹了一幅怎樣的瀑布圖?(3分)【小題2】本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舉例說明。(4分)【答案】【小題1】詩中所寫瀑布從天而降,氣勢不凡,光彩奪目.云氣繚繞。詩人以山相襯,以天相映,為我三、現代文閱讀(20分)坦然走過乞丐畢淑敏①喜歡張愛玲的一個理由,是她說自己不喜歡乞丐。凡人不敢說厭惡乞丐,特別是女性,那樣顯得多不善良啊。②乞丐是一個現象,它把貧窮和孱弱表面化了,癱軟地體現了出來。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達著,讓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幫助的欲望和收獲施予的喜悅。③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說常新的話題,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與乞丐有關的故事。聽過一個女子講述,她最終決定嫁給丈夫,是因為那個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時候,總是一往情深地掏錢。某次竟把請女孩吃飯的錢悉數捧出,以至于兩個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錢只夠兩人回家的路費)。女孩認定男子值得依賴,很快和他結婚了。那個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覺中成了紅娘。當我對女孩見微知著的聰敏欣賞不已時,她臉色陡沉,說婚后不久發現丈夫狹隘虛偽,很快分道揚鑣。于是那個乞丐又在渾然不覺中成了罪人。④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對待這個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結伴走地鐵。骯臟的老丐裹著污濁的破氈,半跪半俯地擋住了階梯,破舊草帽中,零星小幣閃著黯淡的光。氈下像槍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該長著腳的地方,是一團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慘和氣味的熏,使人不得不遠遠拋下點錢,逃也似的躲開。⑤我知趣地退后了幾步,和朋友拉開距離。依她的慈悲和博愛,無論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隱私,我尊重地閃開為好。⑥她端莊地走了過去,俯身對殘疾老人說,請您讓一讓,不要阻了通道,您沒看到人們都繞開你走嗎?這讓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從地面抬起半張臉,并不答她的話,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給幾個小錢……⑦朋友悄然走了過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幣。進入地鐵,找到站內的工作人員,她說,通道上有個乞丐,妨礙了交通,請你們敦促他走開。⑧我無聲地看著這一切,心想不給錢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緒不佳,無有余力關顧他人,但找人驅趕老丐,是不是也嫌過嚴?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說,我看到報載,有些乞丐騙吃騙喝,白天在街上討乞衣衫襤褸,下了班之后,西裝革履地下館浙江省衢州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95751.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樂安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10月月考語文試題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3月月考 語文試題
高一語文競賽試卷
2019學年高一寒假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復習題及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白鷺洲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