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十一高中2015-2016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 理 試 題本試卷分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滿分100分,測試時間9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0題,每題分,共分)2015年全國農業戶口人口所占比重達%。如果要使農業部門釋放出更多的勞動力到工業部門,則中國的農業將會朝向下列何種方式發展。 A.機械化 B.立體農業 C.休閑農業 D.節水農業2.中國20至29歲的勞動力已由1990年的2.33億減到2005年的1.65億。這主要因為 A.人口老齡化 B.人口外遷 C.出生率下降 D.死亡率提高3.右圖為1950~2010年世界及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人口變化過程。 圖中代表非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下表資料摘自聯合國于2000年發布的預測報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趨勢。據此完成4—5題。 遷出國數量(萬人/年)遷入國數量(萬人/年)中國30.3美國110.0墨西哥26.7德國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亞18.0英國13.6菲律賓14.4澳大利亞8.34.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趨向是A從發展國家向發達國家遷移 B.從北半球向南半球遷移C從西半球向東半球遷移D從內陸國家向沿海國家遷移移民外遷的主要動因是尋求A更高的社會地位 B.更高的收入C.更多的休閑時間 D.更優的自然環境~6.右圖中能正確表示城市從市中心到外緣地租水平變化趨勢的曲線是? ? A.a曲線 B.b曲線 C.c曲線 D.d曲線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區是?? A.住宅區 B.工業區 C.商業區 D.文化區下圖是我國華北某城市各功能區設置示意圖,從環保角度考慮,其中合理的是? 影響四地小麥收割時間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 市場 B. 熱量 C. 地形 D. 勞力數量A.公平性 B.持續性 C.共同性 D.聯系性15.東山鎮位于長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濱,西部山丘綿延,東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為魚米之鄉。山麓和山坡分別是茶園和果園。這里出產的名茶是碧螺春,這里的果園盛產橘子、枇杷、楊梅和白果。結合上文及圖示,東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東依次為A.①果園②稻田③茶園④淡水養殖 B.①果園②茶園③稻田④淡水養殖C.①茶園②稻田③果園④淡水養殖 D.①茶園②果園③稻田④淡水養殖讀北美(美國和加拿大)小麥和玉米主要產區分布示意圖,回答16~18題。16.北美小麥和玉米集中產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A.地中海式農業 B.商品谷物農業C.混合農業 D.乳畜業17.北美小麥和玉米集中產區不具有的條件是A.國際市場廣闊 B.交通便利C.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D.技術裝備好18.該農業地域類型具有的特點是①機械化程度高;②商品率很高;③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圍; ⑤耗費能源多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19.下圖為工業區位選擇模式示意圖,各選項中所列工業部門依次與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對應正確的是A.精密儀表、電子裝配、水果罐頭、家具 B.集成電路、甘蔗制糖、糧食加工、印刷C.普通服裝、水產加工、煉鋁廠、紡織 D.飛機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廠、制鞋德國魯爾區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經濟結構進行大規模的調整,根據下面的魯爾區產值結構圖(圖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學知識判斷20~21題。20.圖中反映魯爾區經濟結構調整前后的顯著變化是A.重工業比重下降,輕工業比重上升B.第三產業迅速發展,鋼鐵工業比重下降C.鋼鐵工業比重上升,第三產業迅速發展D.鋼鐵工業比重上升,化學工業比重下降21.調整后魯爾區煉鐵廠集中到西部,有的煉鐵高爐還建到了荷蘭海邊,主要原因A.盛行風會將煙塵吹向海洋,減輕大氣污染B.靠近鹿特丹港及萊茵河,降低運費 C.可將鐵礦石煉鐵后的廢渣提供給荷蘭填海造陸及作建筑材料? D.煉鐵需要大量冷卻水,西部水源豐富.根據判斷,鐵路運輸壓力最大的階段是( )A.T1 B.T2 C. T3 D.T425.T4階段,鐵路運輸供需缺口變化趨勢主要表明( )A.經濟發展嚴重衰退 B區域間貿易往來減少C工業化程度提高 D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D.能否成為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關鍵看交通發達與否28.關于圖的敘述,錯誤的是A.發電廠的燃料中有煉油廠的廢氣B.該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C.水資源的消耗增加D.該模式既有利可圖,又減少了環境污染日本派專家幫助中國防治酸雨,韓國公民自發組織到北京西郊植樹,說明了 環境問題可能會影響到周邊國家和地區 污染物質具有殘留性 發達國家將污染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解決環境問題需要國際協作A. B. C. D.30.下列地圖能夠最直觀地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狀況的是A. 等高線圖 B. 地形剖面圖 C. 分層設色地形圖 D. 平面示意圖31.下面為四幅等高線分布圖,若圖中等高線的數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遞減,四幅圖的等高距皆為50米,比例尺分別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則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① ② ③ ④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讀右圖,回答32-33題32.圖中P區域位于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東半球C.北半球、東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33.下列關于圖中經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四條經緯線的長度相等 B.0°經線是一個圓 C.與20°緯線平行的緯線有無數條 D.5°經線指示東西方向讀經緯網圖,回答34~35題。34.設A、B兩地間的南北距離為L1,B、C兩地之間的東西距離為L2則A.L1約為L2的一半 ? B.L1和L2 相等 C.L1約為L2的1.5倍 ? D.L1約為L2的35.若飛機從圖中B點飛往C點,沿最短航線飛行,合理的方向是A.一直向東? B.一直向西 C.向東南→再向東北? D.先向正南→再向正北36.地球上某點北側是中緯度,南側是低緯度,東側是西半球,西側是東半球,該點是A.30°N,160°E B.30°N,20°WC.30°S,20°W D.30°S,160°E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圖。讀圖完成37~39題。37.對圖中各地地形的不正確敘述是 A.①為山脊 B.②為鞍部 C.③為陡崖 D.④為山頂38.圖中陡崖頂部的海拔高度可能為 A.400m B.450m C.550m D.650m39.P、Q兩地的相對高度A.不少于100m B.不超過100m C.可能為50m D.不可能為150m40.下圖中A在B的 什么方位A.西北 B.東南 C.東北 D.西南二、非選擇題(三小題,共40分)41.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材料一 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地區分布圖”,材料二:表格示意2000年中國跨省人口流動的地區構成流出。ㄊ校┵F州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其他占總量比重(%)6.116.110.68.68.310.639.7流入省(市)福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其他占總量比重(%)5.65.67.25.68.935.531.6結合,說出2000年中國人口跨省流動的(,并分析其原因。()簡述農村勞動力轉移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分讀等高線分布圖回答問題(1)c地區為 地形區,理由是。(2)A地氣溫為25℃,則B地的氣溫約為 ℃。(3)a、b兩支流,水流較緩的是 ?,原因是 ?。 (4)在圖中河流上擬建一水庫,請用“=”標出最佳壩址,選擇此處建壩的理由 。在水庫蓄水前,需要搬遷的是甲村還是乙村 (5)從小河向村莊丙引水,D、E兩條線路合理的是 ,理由是 (6)圖中主干河流的流向是 (7)圖中甲村和乙村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實際的水平距離是 千米43.讀“某城市(11分)(1)在A、B、C三地中該市的商業中心,其布局原則是 在B新建該市專業性商品交易市場,其原因是 (3分)(2)該城市沿分布。(1分)(3)圖中C設置了自來水廠,請判斷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分),原因。(4)圖中該城市交通線路的設置,容易給市區影響(1分)(4分)從經濟欠發達的省(市)流向經濟發達的。ㄊ校;從內陸。ㄊ校┝飨蜓睾J。ㄊ校。為了獲取較高的經濟收入,較多的就業機會,較好的生活環境等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增加交通壓力等。(分)(2)22 (1分)(3)b (1分) 該河流經過的地區等高線稀疏,坡度小? (1分)(4)標注略(1分) 這里為峽谷,建壩工程量小;上游支流多,流量大;上游的盆地可以作為蓄水庫區(2分答出兩點即可) 甲村(1分)(5)E(1分) 可以順地勢自流(1分)(6)從東南流向西北(1分)(7)20(1分)43.(1)A 市場交通(3分) (2)鐵路(1分) (3)不合理(2分) (4))噪聲污染(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分)人口出生率(‰) 0 10 20 30 30 20 2010 0 10 20 30 40 50 0 10 20 30 40 50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長率(‰)④③②①世界2010年1990年1970年1950年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15141.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