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浙江省茅盾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地理考生須知:本考卷分試卷Ⅰ、試卷Ⅱ和答題卷,其中試卷Ⅰ為所有考生必做,試卷Ⅱ實驗班必做,擇優班考生選擇,重點班考生不做。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卷和機讀卡上。2.答案一律寫在答題卷和機讀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無效。3.第Ⅰ卷第I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80分)1. 下列各種天體系統中,最和最的天體系統分別是 C.星系、銀河系 D.河外星系、太陽系2.圖1中包括的天體系統有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3.地球位于下列哪組行星之間A.金星與火星 B.水星與火星 C.火星與木星 D.木星與土星4.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從地球本身看,其主要條件之一是A.宇宙時空無限大,天體運動互不干擾 B.地球體積大小適宜,公轉周期適中C.地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穩定 D.地球表面有適宜生物生存的溫度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大氣、水、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是A.重力 B. C.太陽輻射 D.風能.A.日冕、色球、光球 B.光球、色球、日冕C.色球、光球、日冕   D.光球、日冕、色球7.在太陽光球層和色球層中分別出現的太陽活動主要標志是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黑子 C.耀斑和日珥 D.黑子和日珥8.與安第斯山脈的形成有關的板塊是 A.B.C..9.下列四種物質組成排列中,組成排列合理的一組是A.地殼→化學元素→巖石→礦物 B.地殼→礦物→化學元素→巖石C.礦物→化學元素→巖石→地殼 D.化學元素→礦物→巖石→地殼10.關于地球自轉產生了A.晝夜現象B.晝夜更替現象C.極晝、極夜現象D.晝夜長短變化 A.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線速度嘉興大于廣州C.角速度相同,線速度嘉興小于廣州 D.兩地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同12.由于地球公轉而產生的地理現象有 A. 地方時 B.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C. 晝夜之分 D. 晝夜長短變化1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目前的黃赤交角是66°34′ B.黃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變化很大C.地軸與黃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黃赤交角 D.黃赤交角度數與南北回歸線的度數一致14.元旦這一天,太陽直射點位于A.北半球并向北移動 B.北半球并移動C.南半球并向北移動 D.南半球并向南移動15.中陰影部分為河流堆積物,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正確表示南半球河流自西向東流的是 16.圖2中表示的是北半球 A.夏至日晝夜長短狀況 B.冬至日晝夜長短狀況 C.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狀況 D.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狀況17.BC所在線表示 A.晨線 B.昏線 C.赤道 D.地軸18.此時,A、B、C、D四地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19.A、B、C、D四地中,自轉線速度最快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20.圖示B點地方時是A.0點 B.3點 C.6點 D.9點 圖3為浙江省某地的汽車停車場示意圖,箭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陽光線。讀圖完成21-22題。21.下列節氣,正午時車位上遮陽棚的影子最大的是A.春分 B.夏至C.秋分 D.冬至22.當太陽光線為②時,該日浙江A.正處梅雨季節 B.全省冰雪覆蓋C.盛行東南信風 D.各地晝夜等長23.晴朗的天空多呈現蔚藍色是由于大氣的 A.反射作用 B.散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逆輻射作用 24.下列巖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A.沉積巖 B.變質巖 C.噴出巖 D.侵入巖 25. 下列巖石中屬于巖漿巖的是A.變質巖 B.石灰巖 C.板巖 D.頁巖26.內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 A.地球內部的熱能 B.太陽輻射能 C.水能 D.風能27.下列屬于內力作用表現形式正確的是A.大氣運動 B.泥石流 C.滑坡 D.巖漿活動圖4為某地貌景觀圖。為解釋該景觀的部分成因,教師在教學時進行了如圖5的演示。讀圖完成28-29題。28.該景觀的地質構造是地塹地壘D.背斜29.教師演示了板塊擠壓碰撞巖塊斷裂上升巖層水平擠壓外力侵蝕搬運A.太陽輻射 B.大氣輻射 C.地面輻射 D.大氣逆輻射31.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A.阿巴拉契亞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阿爾卑斯山脈 D.喜馬拉雅山脈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5年6月2日13時43分03秒,臺灣島發生強烈地震,下圖為此次地震信息示意圖,讀圖完成32-33題。32.地震發生時,東八區的區時是A. 13時43分03秒 B. 13時46分39秒 C. 13時27分03秒 D. 13時39分27秒 3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巖石圈 B.軟流層 C.上地幔 D.下地幔34.下列地質地貌示意圖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和d 和 C.c和d b和d35.到達該地區的太陽輻射能主要集中在A.紅外線波段B.紫外線波段C.可見光波段D.x射線波段 36.圖中ab沿線云量基本一致,但太陽輻射量差異明顯,影響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 B.氣象 C.下墊面 D.大氣環流37.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A.兩地間的氣壓梯度 B.高低緯度間的溫度差異C.水平氣壓梯度力 D.近地面空氣的受熱膨脹讀1月份海平面等壓線圖(右圖),回答38~39題。38.此時被切斷的氣壓帶及A地的氣壓名稱A.副極地低氣壓帶 A是亞洲高壓 B.副極地低氣壓帶 A是亞洲低壓 C.副熱帶高氣壓帶 A是印度低壓 D.副熱帶高氣壓帶 A是亞洲高壓39.圖中亞洲東部C點的風向是A.東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40.下圖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是二、綜合題(本題共4題,滿分20分) 41.讀“地球表面受熱過程示意圖”并回答(5分)(1)下列序號代表的是①___輻射 ⑤_____輻射 ⑧____輻射(2)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___(填序號)(3)利用人造煙霧可以防御霜凍,因為人造煙霧能使______(填序號)增強。42. 讀地球兩分兩至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5分)(1)Ⅰ、Ⅱ、Ⅲ、Ⅳ分別代表的節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在地球公轉軌道①②③④四個時段中,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的有_________。(1分)43.讀右圖 “南半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回答下列(5分)(1)氣壓帶A的名稱是 ,其形成原因是終年高溫,盛行 氣流(上升或下沉)。(2)圖中G風帶的風向是 。(3)受B氣壓帶下沉氣流影響降水較________(多或少)。(4)若圖示半球氣壓帶、風帶南移,則可能的月份是________ (1或7) 月。44. 讀“地質構造圖”,分析回答有關問題:(5分)(1)從地質構造看,A是 ,該地形成山地的主要原因是 。 (2)從地形來看B是______(山地或谷地),夜間AB兩地區之間的風向是 ______(“A到B”或“B到A”) 。 (3)從圖中各類巖層的相互關系看,最晚形成的巖體是( )。 A.砂巖 B.石灰巖 C.頁巖 D.花崗巖第Ⅱ卷圖12為某日太陽光照局部示意圖,其中陰影表示黑夜,虛線為極圈,直線為經線圈,箭頭表示地球的自轉方向。完成~題。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2.關于圖中a、b、c、d四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a點兩側的日期不同 (B)b點的地方時為18點(C)c點的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小 (D)d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江西三清山標志性景觀“巨蟒出山”是由風化、重力崩解作用形成的花崗巖石柱(圖4),圖5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回答~題。3.與該景觀形成的地質作用①巖漿侵入②地殼運動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噴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構成巨蟒出山景的巖石屬于圖3中的A)甲B)乙C)丙 D)丁5.關于圖示半球水平方向移動物體的偏向,說法正確的是(A)東偏 (B)西偏(C)右偏 (D)左偏6.⑥風帶的風向是(A)西北風 (B)東南風(C)西南風 (D)東北風7. 當①氣壓帶在此半球分布面積最小時,可能發生的地理現象是 ( ) (A)地球公轉速度較慢 (B)晝長上海大于廣州C)桐鄉建筑物影長較長 浙江省茅盾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17242.html

相關閱讀: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