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2015~2014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一考試地理學科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選題(共40道小題,每題1.5分,共60分) 北京時間12月14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虹灣預選著陸區域成功陸;卮1-7題。1.英國(中時區)的人們收看“嫦娥三號”在月球成功著陸的直播時,正值當地 A.12月13日l3時11分 B.12月14日13時1 1分 C.12月14日5時l1分 D.12月15日5時11分2.下列不包括“嫦娥三號”的天體系統是 A.地月系 B.太陽系 C.河外星系 D.總星系3.與月球相比,地球上適于生命存在的條件是 ①有液態水②有晝夜現象③有適于生命呼吸的大氣④有萬有引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月球上白天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低至- 183℃,晝夜溫差遠大于地球,主要因為其 ①缺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②缺少大氣對月面的保溫作用 ③體積、質量較地球小 ④自轉周期較地球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月球上有豐富的太陽能。太陽輻射能 A.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裂變反應 B.是促使地殼運動的主要動力 C.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均勻的 D.是目前人類生活和生產所用的主要能源6.“嫦娥三號”落月期間太陽活動較弱,使得地球上 A.產生“磁暴”和極光 B.測控和通信不會受到干擾 C.誘發地震和潮汐現象 D.出現大幅降溫7.“嫦娥三號”降落月球時,地球在圖l所示地球公轉軌道上的大致位置是A.①→②之間 B.②→③之間 C.③→④之間 D.④→①之間8.地球公轉到近日點附近時,正值北京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9.北京某日17時日落,則此日北京晝長為 A.8小時 B.10小時 C.12小時 D.14小時10.我國北方住宅區的樓房間距理論上應該比南方大,理由是北方 A.地形平坦開闊 B.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小 C.冬季白晝時間更短 D.氣候更寒冷干燥 讀圖2“地球外部圈層結構示意圖”,完成11、12題。11.圖中各圈層特點的正確敘述是 A.水圈是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 B.生物圈位于水圈與巖石圈之間 C.大氣圈的溫度隨海拔升高降低 D.巖石圈由不同的巖漿巖組成12.聯系圖中四大圈層,并促進各圈層間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的是 A.大洋環流 B.水循環 C.大氣環流 D.巖石圈物質循環讀圖3“某區域地質剖面圖”,回答13 -15題。13.圖中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 A.斷層、向斜、背斜 B.斷層、背斜、向斜 C.向斜、斷層、背斜 D.背斜、向斜、斷層14.形成甲處地表形態的主要內力作用是 A.地殼運動 B.風化作用 C.巖漿活動 D.變質作用15.圖中丙處地表形態的成因是 A.頂部受張力易被侵蝕 B.槽部受擠壓不易被侵蝕 C.因巖層上拱隆起而成 D.沿斷裂面錯動上升而成讀圖4“四種地貌景觀圖”,回答16、17題。16.四種地貌景觀形成中,風力侵蝕作用為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我國能夠形成②地貌景觀的地區主要分布在 A.東北地區 B.西北地區 C.西南地區 D.東南地區 讀圖5“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回答18 - 20題。18.圖中表示被大氣削弱后的太陽輻射的序號是 A.① B.② C.③ D.④19.圖中表示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熱源的序號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會導致 A.①減弱 B.②增強 C.③減弱 D.④增強 讀圖6“海陸間大氣運動示意圖”,回答21、22題。21.該圖所示地區 A.陸面溫度高導致氣壓低 B.近地面氣壓陸地比海洋高 C.洋面氣流上升導致氣壓高 D.高空氣壓陸地比海洋高22.若此圖表示亞歐大陸東部一年中某季節的氣流運動,則 所代表的典型季節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讀圖7“局部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完成23 -25題。23.圖中表示東北信風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4.①控制下的氣候特點是 A.高溫多雨 B.炎熱干燥 C.溫和多雨 D.寒冷干燥25.與大陸西岸受③、④交替控制地區的氣候特征一致的是圖8中的26.讀圖9“常見天氣系統示意圖”,夏秋季節經常給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帶來災害性天氣的天氣系統是讀圖10“水循環示意圖”,回答27 -29題。27.圖中數字所對應的水循環環節正確的是 A.①——水汽輸送 B.②——下滲 C.③——降水 D.④——地下徑流28.京密引水渠的修建體現人類活動施加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 A.① B.② C.③ D.④29.下列能實現圖中①功能的是 A.我國的冬季風 B.我國的夏季風 C.副熱帶高氣壓帶 D.長江 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卮30-32題。30.構成自然地理環境的要素有 A.地形、氣候、生物、土壤、水文 B.水文、土壤、空氣、陽光、土地 C.大氣、地形、人口、城市、工業 D.生物、土壤、水文、農業、森林3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表現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變化不一定導致其他要素的變化 C.氣候會影響植被,但不會影響土壤 D.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不會改變32.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分析,下列地理現象與我國南方地區不相符的是 A.氣候濕潤,降水豐富 B.河流發育程度低,多內流河 C.流水作用對地表形態影響顯著 D.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 2015年暑假,某校地理考察團從北京出發,沿京廣鐵路線一路向南到廣州進行地理考察。完成第33、34題。33.考察途中沿線自然地理景觀的變化反映的地域分異規律是 A.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C.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D.非地帶性現象34.北京到廣州沿線植被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 B.熱量 C.水分 D.土壤讀圖11“我國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區地形圖”,回答35、36題。35.圖中城區所在地的地形類型為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36.若在A、B兩地之間修建公路,與線路A-D-B相比,線路A-C-B A.距離短,工程量小 B.路途長,經濟效益低 C.沿谷地修建,難度小 D.工程量大,成本高 近年來,喜馬拉雅地區冰川融化速度逐漸加快。據此完成37、38題。37.造成該地區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游客增多 B.牧場縮小 C.氣候變暖 D.徑流減少38.冰川快速融化,對本地區造成的影響是 A.山地雪線下降 B.農業條件改善 C.河流汛期消失 D.生態環境變化 2015年度山西省、河北省向北京市集中輸水7041萬立方米。據此完成39、40題。39.北京市水資源利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河流頻繁改道 B.生產用水被嚴重污染 C.人均水資源少 D.居民飲用水供應困難40.山西省、河北省向北京市輸水的主要目的是 A.減少污水排放 B.緩解用水緊張 C.促進節約用水 D.降低用水標準 二、綜合題(共4道小題,每題10分,共4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1.讀圖12“太陽光照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l)圖中AB、CD、EF表示晨昏線的是________,表示地軸的是______。 (2)圖中,太陽直射的緯線是________,日期是_______;此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____,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晝由長到短的排序是________。 (3)圖示日期過后一個月內,北京白晝變________,正午時學校操場的旗桿影長變________. (4)假設黃赤交角變為00,下列現象正確的是________(選擇填空)。 A.太陽永遠直射乙地所在緯線 B.甲和丁兩地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C.甲地四季變化現象更加明顯 D.乙和丙兩地晝夜長短相等2.讀圖13“某年11月26日02時地面天氣形勢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甲地是____氣壓中心,其垂直氣流方向為_______,天氣特點是____。被該氣壓系統切斷的氣壓帶是_______.(2)北京此時風向偏____(北或南),受P天氣系統影響,可能出現的天氣現象有 ________.(3)圖14中表示該日前后北京日平均氣溫和氣壓變化曲線的分別是_______、 _______.(4)P天氣系統給北京帶來的影響有利有弊,試各舉一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3.讀圖15“太平洋海區洋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圖示海區中低緯度的大洋環流呈順時針運動的是______半球,按照洋流的冷暖性 質,大洋西側為______流,大洋東側為______流。 (2)圖中各洋流,受西風吹拂形成的有________(填字母代號)。 (3)洋流D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是________。 (4)若某油輪在E處發生原油泄漏事故,首先受到污染的漁場是_______(選擇填空)。 A.北海漁場 B.北海道漁場 C.秘魯漁場 D.紐芬蘭漁場 (5)甲國多火山地震,是因為其______。 (6)圖中①地→②地植被出現草原→森林草原→森林的變化,反映了自然環境_____的地域分異規律,這種地域分異規律是以_______的變化為基礎的。4.讀圖16“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圖中甲位北京市朝陽區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41376.html
相關閱讀: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