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財政與稅收測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3.8財政與稅收

基礎演練
1.[2012•杭州質檢] 2011年以,浙江省積極推進城鄉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和衛生事業發展,全省醫療衛生支出增長41.2%;全省社會保障和就業支 出增長51.6%。這表明(  )
A.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的物質保障
B.財政能夠促進資合理配置
C.財政具有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D.我國財政赤字逐年增加
2.[2012•徐州質檢] 最近五年我國GDP與財政收入增長情況一覽表
2007年] 2008 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GDP257306億元300670億元335353億元397983億元超40萬億元
財政收入51304億元 61317億元68000億元83080億元破10萬億
由圖表可知(  )
①財政收入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诮洕l展是財政收入增加的根本因素、畚覈斦嘀鹉暝黾印、茇斦䦟洕l展的支持力度在增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2•長沙模擬] 2011年9月28日,湘西自治州出臺了《湘西自治州地方稅費征收保障辦法》!掇k法》強調,州以下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單位不得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的決定。這是因為稅收(  )
A.具有無償性 B.固定性
C.強制性 D.隨意性
4.[2012•鹽城質檢] 漫畫《上調》告訴我們,個人所得稅的上調有利于(  )

①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谔岣叩褪杖胝叩氖杖胨
③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負  ④調節過高收入,實現社會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5.[2012•開封質檢] 小張經營一家電器行,“十一”黃金周期間,小張外出旅游,從而導致10月1日沒有按時到地稅局交稅。對此種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
A.欠稅,旅游結束到地稅局補繳稅款就可以了
B.偷稅,最終將受到罰款或者法律制裁
C.騙稅,以外出旅游為借口,達到不交稅的目的
D.抗稅,通過非暴力手段,達到不交稅的目的

能力提升
6.[2012•合肥質檢] 2011年9月29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11年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1年底前,安徽省要完成推廣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600萬只的任務。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體現了財政(  )
A.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質保障
B.具有促進資合理配置的作用
C.具有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D.是資配置的基礎
7.[2012•寧德質檢] 我國近三年中央財政安排就業和社會保障支出情況如下:
年份安排金額(億元)同比增長(%)
2009年3350.6923.1
2010年3913.6229
2011年441434.7
上述數據可知(  )
①國家通過再分配維護社會公平 ②財政具有促進資合理配置的作用、鄢醮畏峙渲芯用袷杖氩粩嗵岣摺、軘U張性的財政政策得以貫徹和落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請你根據我國近十年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走勢圖(如下圖),選擇正確的選項(  )

A.a點適宜增加財政支出,提高銀行利率
B.b點適宜提高稅率,降低銀行利率
C.c點適宜減少財政支出,提高稅率
D.d點適宜壓縮財政支出,提高銀行利率
9.[2012•西城質檢] 讀圖可見(  )

A.稅收是國家實行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B.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
C.稅收增長是財政收入增長的原因
D.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
10.[2012•洛陽模擬] 國家稅務總局依據《白酒消費稅最低計稅價格核定管理辦法》,宣告國家對一些白酒生產企業的避稅行為吹響“補漏”號角。這一行為(  )
①表明稅收具有強制性、跁淖兌愂盏墓潭ㄐ
③有利于引導消費方向 ④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11.假定 小張和老趙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別為3400元、9000元,結合下表,下列選項中判斷錯誤的是(  )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1不超過1500元的部分3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45
A.個人工薪收入所得稅具有累進性質
B.征收個人所得稅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
C.小張該月不用繳納個人工薪收入所得稅
D.老趙該月應繳納450元的個人工薪收入所得稅
12.[2009•全國卷Ⅰ] 某餐館適用的營業稅稅率為5%。小明和爸爸去該餐館吃飯共消費200元,在結賬索要發票時被告知,如果不要發票,可以獲得一瓶價值4元的飲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
①使餐館少繳納6元稅款、谑共宛^多獲得6元收益、鄄焕诒Wo消費者的權益、懿焕诖碳はM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2012•淄博質檢] 財政收入是經濟發展形勢的晴雨表。閱讀以下,回答問題。
一 “十一五”期間我國GDP、國家財政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情況。

材料二 2011年1月至6月,我國的財政收入是56875.82億元人民幣,預計2011全年將會突破10萬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財政收入經濟體。這表明中國不僅率先走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而且在后危機時代取得了先發優勢。然而,10萬億讓國民為之驕傲的同時,民眾也希望帶更多實惠。

(1)試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經濟信息并指出信息說明的經濟問題。

(2)結合兩則材料,運用財政的有關知識說明如何讓10萬億元給民眾帶更多實惠。

選做習題
14.[2012•大連質檢] 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問題。
材料一 我國經濟發展與財政增長情況圖

注:2011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1.2%。全國稅收收入首次突破5萬億元大關,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6%。
(1)材料一反映了怎樣的經濟信息?我們如何解決“國富民窮”現象?

材料二 2010年至2011年我國CPI、PPI漲幅走勢圖

(2)結合材料二, 分析我國經濟發展現狀,并說明如何發揮財政的作用。

時作業(八)
1.A [解析] 財政加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是財政維護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作用的體現,故答案為A。資合理配置主要強調財政對大項目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支出,故排除B。此題沒有涉及我國經濟形勢,排除C。單純從財政支出看不出我國的財政收支情 況,排除D。
2.D [解析] 經濟發展是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排除①。財政收入增長,并不能夠證明我國財政盈余,故排除③。
3.B [解析] 各級人民政府不能隨意減免稅收,是因為稅收是以稅法的形式固定的,隨意減免違反稅法規定,違背了稅收的固定性,故答案為B。
4.D [解析]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上調,納稅人減少,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財政收入,故排除①。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上調是國家通過稅收調節收入差距的體現,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負,調節過高收入,實現社會公平,故答案為D。
5.A [解析] 小張沒有按時繳納稅款,只要補繳就可以了,可見屬于欠稅行為,故答案為A。
6.B [解析] 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有利于推動高效照明產品的研發,從而達到資節約的目的,可見財政能夠促進資合理配置,故答案為B。A、C材料無體現,市場是資配置的基礎,排除D。
7.C [解析] 財政對社會保障和就業的支出屬于財政維護社會公平的作用,財政支出屬于社會再分配的范疇,故①正確,③錯誤。 ②與題意不符合。近三年我國財政支出逐年增加,可見擴張性財政政策得以貫徹和落實,故④正確。
8.D [解析] a點經濟下滑,需要增加財政支出,降低銀行利率,排除A。b、c點經濟平穩運行,宜適用穩健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d點經濟過熱,適宜壓縮財政支出,提高銀行利率。
9.B [解析] 此題考查了稅收與財政收入的關系,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把握圖表的主旨。圖表反映財政收入結構中稅收所占的比率,通過比率可見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故選B。A、D本身正確,但脫離題干,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有經濟發展水平和 分配政策,故排除C。
10.B [解析] 消費稅是國家相關部門依法征收的,體現了稅收的強制性,①當選。材料中國家的相關措施并不能改變稅收的固定性,②錯誤。提高白酒消費稅會使這些商品價格上調,進而影響居民消費方向,③當選。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國家提高白酒消費稅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④當選。
11.D [解析] 個人所得稅屬于累進稅率,故A正確。個稅主要是調節社會收入差距的,故B正確。小張收入3400元,低于3500元,所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故C正確。老張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1500×3%+3000×10%+1000×20%=545元,故D錯誤。新標第一網
12.B [解析] 本題十分靈活,貼近生活,最容易迷惑學生的就是①,也是學生錯誤最 多的。因為在小明和他爸爸的這次消費 中,該餐館應納稅額是:200×5%=10元,不開發票,就意味著餐館偷稅10元。如減去4元的飲料成本,應是餐館在偷稅的基礎上多獲得6元的收益,但餐館偷稅額仍是10元,這是不變的。另外,消費不開具發票,也不利于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所以本題選B。
13.[答案] (1)①“十一五”期間,我國GDP、國家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雖然在2008、2009年增幅略有回落,但總體呈現較快增長態勢,說明我國盡管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但國民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②另一方面,財政收入增長大大高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GDP的增長,說明國民收入分配中國家、企業、個人三者之間的分配關系不合理。
(2)①合理調節財政支出方向。一是合理加大經濟建設支出,促進資合理配置,及時調整財政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為民眾獲得實惠奠定堅實經濟基礎。二是合理加大科、教、、衛和社會保障事業支出,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等,從而為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質保障,讓民眾獲得更多直接實惠。②合理調節財政收入結構。國家應制定合理的國民收入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又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從當前實際看可以適當減免稅收,讓利于民,實現藏富于民,國富民強。
[解析] 第(1)問,主要反映了我國GDP、城鄉居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的關系。凸顯了GDP對城鄉居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的基礎作用。同時可見三者之間分配的不合理現象。第(2)問,財政惠民必須合理調整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關系,財政支出主要強調財政的三項作用。財政收入強調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14.[答案] (1)經濟信息:①我國民族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逐年增長,經濟發展速度高于財政增長速度。②2011年上半年我國財政收入增長過快,居民收入增長相對過低,國家與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
措施: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②保障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保證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 重,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分配關系。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強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發揮財政維護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作用。④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又促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①圖表反映我國物價繼續上漲,國家通脹預期明顯增強。②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經濟運行主要受供給能力制約時,政府可以采 取緊縮性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穩定物價,給經濟“降溫”。③增加財政用于社會保障的支出,給予農產品價格補貼,從而減少消費者生活負擔。
[解析] 第(1)問,主要體現了經濟發展與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的關系。平衡二者關系,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第(2)問,展示了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過熱的現狀,所以必須通過從緊的財政政策穩定物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9174.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理工大學附屬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
魚臺二中11-12學年高一政治下冊3月月考試題(帶答案)
2014-2014學年高一政治上冊期初考試試題
吉安一中高一政治期中試題
嘉興一中2016高考政治考試試卷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