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19
姓名: 班級 學號 得分
一,單項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三種膜均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B.甲、乙兩種生物膜除產生圖中物質外,均能產生ATP
C.甲、乙兩種膜上發生的生化反應分別是光反應、有氧呼吸第二階段
D.圖丙中與細胞識別有關的結構是a
2.右圖表示某種哺乳動物細胞分別在正常培養和藥物處理培養時所測得的細胞中DNA含量與細胞數的變化,推測該藥物的作用最可能是:
A.通過抑制DNA的復制,抑制細胞分裂
B.通過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促進細胞分裂
C.通過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抑制細胞分裂
D.通過促進著絲點分裂,促進細胞分裂
3.將某種綠色植物置于密閉玻璃容器中,一定條件下給予充足的光照,容器內C02 的含量每小時減少了36g;在黑暗條件下,容器內C02 含量每小時增加8g;據實驗測定,此綠色植物在上述條件下每小時實際合成葡萄糖30 g。則上述光照和黑暗條件下,此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強度變化情況是:
A.光照時強于黑暗時 B.光照時弱于黑暗時
C.光照時與黑暗時相等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4.下列關于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氧呼吸的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B.無氧呼吸產生的[H]在細胞質基質中與氧結合生成水
C.無氧呼吸不需要O2 的參與,該過程最終有[H]的積累
D.質量相同時,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釋放的能量少
5.鑒定可溶性還原糖、蛋白質、脂肪以及觀察DNA、RNA 在細胞中的分布,所用實驗試劑均合理的一組是:
A.斐林試劑、蘇丹Ⅲ染液、雙縮脲試劑、二苯胺試劑
B.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蘇丹Ⅲ染液、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
C.斐林試劑、二苯胺試劑、蘇丹Ⅲ染液、健那綠染液
D.蘇丹Ⅲ染液、雙縮脲試劑、斐林試劑、醋酸洋紅染液
6.若酵母菌呼吸消耗的O2 與釋放CO2 的量如圖所示,圖中四種狀態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與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值,正確的是:
A.甲,1/5 B.乙,1/3
C.丙,2/3 D.丁,2/3
7.關于細胞膜的物質交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自由擴散需要消耗能量
B.大分子進出細胞通過被動運輸
C.主動運輸須有載體蛋白協助
D.任何離子和小分子都能進出細胞
8.甲、乙、丙、丁四圖是細胞或細胞內結構模式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A.以上四種結構中所具有的三種大分子有機物是DNA、RNA 和蔗糖
B.從遺傳物質控制遺傳性狀特點看,一定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的是甲、乙、丁
C.從結構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雙層膜
D.在植物細胞中必然同時存在甲、乙、丙三種結構
9.一個試管中生長著球形酵母菌,另一個試管中是球形酵母菌的原生質體,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區別開?
A.在顯微鏡下比較大小,酵母菌大,酵母菌原生質體小
B.在顯微鏡下比較大小,酵母菌小,酵母菌原生質體大
C.加蒸餾水在顯微鏡下觀察,酵母菌不變,酵母菌原生質體變小
D.加蒸餾水在顯微鏡下觀察,酵母菌存在,酵母菌原生質體破裂
10.磷脂是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這與磷脂分子的頭部親水、尾部疏水的性質有關。某研究小組發現植物種子細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貯存油,每個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著,該膜最可能的結構是:
A.由單層磷脂分子構成,磷脂的尾部向著油滴內
B.由單層磷脂分子構成,磷脂的頭部向著油滴內
C.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結構與細胞膜完全相同
D.由兩層磷臘分子構成,兩層磷脂的頭部相對
11.以下圖一示意溫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圖二中實線表示在溫度為2a 的情況下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當溫度由2a 驟降至a 時,可用表示生成物量與時間關系的是哪條曲線(虛線)?
A.1 B.2 C.3 D.4
12.下列關于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硝化細菌、藍藻等所有單細胞自養生物都有利用CO2 的能力
B.真核細胞內的DNA 都是線形的,原核細胞內的DNA 都是環狀的
C.蛋白質離開細胞都會失去活性
D.B 淋巴細胞分化為漿細胞后,細胞中各種生物膜面積變化都較以前明顯增大
13.如圖所示為關于細胞結構的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圖表示不夠完整,缺少細胞核等結構
B.圖中c 是指細胞膜,e 是指細胞質
C.圖中b 的組成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
D.圖中g 可以利用h 產生的二氧化碳
14.下列關于高倍鏡使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先在低倍鏡下看清楚,再轉至高倍鏡
B.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節,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
C.把視野調暗,圖像才清晰
D.高倍鏡擴大了觀察的視野,所以放大了倍數
15.為測量植物細胞膜的透性,以紅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進行下列實驗:將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溫度的蒸餾水中處理1 in 取出,再分別放在清水中浸泡1h 而獲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過測量這些溶液的吸光度計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結果如圖所示。對這個實驗方案評價的敘述,正確的是:
A.缺乏對照組實驗
B.缺乏對等量原則的描述
C.測量指標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目的是探究浸泡時間對植物細胞膜的透性影響
16.實驗者先用熒光物質標記膜蛋白,然后用激光束照射細胞表面某一區域,使被照射區域的熒光淬滅變暗形成一個漂白斑。但是,淬滅區域的亮度隨后出現逐漸增加,最后恢復到與周圍的熒光光強度相等。該實驗證明了:
A.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B.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蛋白質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D.膜蛋白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
17.圖1 裝置甲與裝置乙敞口培養相同數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強度對小球藻產生氧氣量的影響,結果如圖2 曲線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曲線和乙曲線差別產生的原因是細胞吸收光合作用有效光能力不同
B.Q點為零表示光合作用強度為零
C.P點負值產生的原因是呼吸消耗氧氣
D.光強度達R點以上后,光強度不再成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18、碳元素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對此最有說服力的解釋是
A.碳在細胞的各種化合物中含量最多 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為豐富
C.在細胞的各種化合物中都含有碳 D.碳鏈構成了有機物的基本骨架
19、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換用高倍鏡觀察脂肪細胞時,可使用較大光圈增加視野亮度
B.觀察黑藻細胞的細胞質流動,以葉綠體的運動作為參照
C.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質壁分離時,主要觀察液泡顏色的變化
D.觀察甲基綠-吡羅紅染色的細胞,細胞核和細胞質分別呈綠色和紅色
20、下列哪一實例能說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A.g是葉綠素不可缺少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時只開花不結果
C.哺乳動物血液中Ca2+鹽含量太低會抽搐
D.人體內n的含量過高會導致運動失調
參考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2717.html
相關閱讀:假期百分百高一生物試題
吉林省吉林市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Word版含答
江西省上饒四校高一上學期聯考生物試題
云南省騰沖縣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廣東省汕頭市潮師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