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師大附中2015~2015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答案一、現代文閱讀1.只是。2.C原文,“陰陽的相克相生和相輔相成的認識”是“人類享受生活歡愉的重要基礎”。3.B原文中為“日與三足烏、月與蟾蜍常出現在同一畫面”。厭惡,憎恨gkstk9.(4分)①被貶的凄涼心境。如第二句以無情水流反襯人之“傷心”,以自流之水極寫無可奈何的傷心。②同病相憐的傷痛!巴侵鸪肌保c友人一起經歷遠謫的命運,又相見無期。③送別好友的不舍(或“友人遠謫的擔憂”),“青山萬里一孤舟”一句標明作者遠望朋友離去,牽腸掛肚,相見無期,內心充滿不舍和離傷。【要有準確的感情判斷,并有恰當的分析。答出三點滿分,答出兩點給2分或3分,答出1點給1分!10.補寫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停杯投箸不能食(李白《行路難》) (2)無與士耽契闊談?固知一死生為虛誕舉匏樽以相屬當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船延綿千里,旌旗蔽住天空后代的人,怎么能說得盡呢?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2.(1)DE(D項,“因此失去了工作、地位和收入”中的“此”指代內容和原文不符;E項,小說旨在透過這一特殊案例反思親情和人性,將主題泛華理解為反映“社會”顯得主觀。)(2)①在結構上,有引出下文的作用。正是這盒錄像帶,引出了張三受錄像帶啟發,要離家出走想喚醒家人愛心的情節;②這盒錄像帶影片中的人物和張三的命運形成對比,引起讀者的同情;③暗示小說主題。張三的命運最終仍舊是“失蹤”,從而揭出深刻的主題——悲劇往往源于人性的麻木冷漠。(3)①在張三的病“一發不可收”前后,家人的態度的對比。之前是給他足夠的溫暖和關懷,之后確實厭煩、嫌棄和冷落;②將張三對家人的真情和家人對張三的冷漠形成對比,引發讀者對人性的思考;③將張三無奈回家時的悲慘和家人的歡天喜地地過年形成對比,加重了小說的悲劇效果;④將張三和家人看錄像帶的不同表現進行對比,表現出張三的悲觀無奈和家人的麻木冷漠!敬鸪鰧Ρ赛c和效果,答出三點分析合理即可得分!浚4)①這篇小說意在告訴我們,一些悲劇往往根源于人性的麻木和冷漠,對于那些瀕臨人生絕境的人應該永不放棄,給予生的溫暖和關愛。②小說反映的是一種社會現象,在面臨人生的災難或不幸時,受考驗的不僅僅是當事人。小說寫了張三在病魔纏身之時本不想出走,而最終不得不離家失蹤的故事。③張三能在患重病時保持生活的勇氣和信念,而且顧及著家里人的感受,盡量減少家人的負擔。但張三家人的麻木冷漠,使張三淪落成了更不幸者。④小說警示讀者,喚醒良知,喚醒愛心,喚醒善念,讓我們身邊的人感受到愛的力量!靖爬+情節+分析+意義】gkstk四、實用類文本閱讀13.(1)CD(A因果關系錯。原文表述為“他認為在中國文化全面衰落的今天,最好的途徑就是為儒家建立一個書院。不許外國人經營文化事業的政策貴大的王良范教授照明和用電問題到了晚上漆黑一片由于身體原因,蔣慶每年只能在書院居住半年,其余時間書院只有依靠兩位來自縣的農民做管家參觀者居多,以游學問道為目的來訪少之又少。一門心思賺錢,根本不理“這個精舍就是要給孔子、給儒學守靈,書院在一天,就說明儒學未死,這個象征意義就有價值,這個精舍就是一滴純凈的水,外面是渾濁的大洋大海,我只能力圖保證這滴水的純凈!笨紤]過借用一些現代工商業的經營組織方式,來維持精舍的日常運作和發展蔣慶斷然拒絕,“書院就是一滴純潔的水,不能參與任何經營性的活動!焙脦状呜S厚的捐助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處:處理,對待;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沉著鎮定。不嫌煩瑣與麻煩,形容耐心。相形見絀相形見絀指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gkstk 去世時,享年八十一歲,皇帝下詔陪葬昭陵,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懿。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39592.html
相關閱讀:2019學年高一寒假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復習題及答案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3月月考 語文試題
江西省樂安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10月月考語文試題
江西省吉安市白鷺洲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
高一語文競賽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