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個人收入的分配
基礎訓 練
1.[2012•大連質檢]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多種分配方式中,按勞分配居于主體地位。在公有制經濟中,按勞分配的對象是( )
A.社會總產品 B.個人消費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質總產品
2.[2012•福州質檢]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屬于按勞分配收入的是( )
①張某在私營企業中獲得的工資收入、谕跄吵邪こ太@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國有企業中獲得的獎金收入、軐O某在國有企業的工資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012•合肥質檢]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決漫畫中分配不公現象的是( )
①提高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谌【啺瓷a要素參與分配的分配方式 ③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苋【嗊^高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2•鄭州質檢] “每月800元的漲到1080元,700元的漲到950元,600元的漲到820元。”2011年10月1日起,河南省開始執行上調后的最低工資標準。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
①有利于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谟欣谡{動勞動者積極性,促進生產發展、凼峭ㄟ^增加財政社會保障支出實現的 ④有利于平衡收入差距,消除社會分配不公現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2•泉州質檢] 經濟發展必須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下列措施中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的是( )
①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過大
②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 ③鼓勵人們創業致富,倡導先富幫后富、軐嵤┓e極的就業政策,打造創業環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能力提升
6.[2012•銀川一中質檢] 李某大學畢業后到一家國有企業工作,年薪4萬元,崗位津貼1萬元;他還利用業余時間搞一些技術發明,一年的技術轉讓所得為2萬元,期間炒股獲得收益2萬元。其中,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別為( )
A.5萬元、4萬元 B.4萬元、5萬元
C.5萬元、2萬元 D.4萬元、4萬元
7.自2011年1月1日起,我國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全國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這一舉措有利于( )
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谔岣邉趧訄蟪暝诔醮畏峙渲械谋戎亍、鄢醮畏峙渲凶⒅毓健、芴岣呔用袷杖朐趪袷杖敕峙渲械谋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2•江南十校質檢] 要想解決漫畫《分配不公》的現象,政府必須( )
A.推動經濟發展,增加社會財富B.取締非法收入,保護高收入
C.保證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 D.加強財政社會保障制度,發揮稅收調節作用
9.[2012•廣州質檢] 2011年財政收入30%左右的增速和全年超過10萬億的預期使很多人擔憂我國財政收入增速過快,或將抑制居民和企業的積極性。要想消除這一憂慮必須( )
①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 ②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墼黾迂斦䦟ι鐣U系闹С觥、苈鋵嵄Wo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的分配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12•鎮江質檢] 面對用工荒、企業資金不足和企業經濟效益下滑的局面,某企業積極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率先提高勞動者的工資待遇,建立了職工以工資換取股份的分配機制,從而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實現了經濟效益的提高。這表明( )
A.維護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質前提
B.建 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是企業經營成功的根本
C.效率是公平的物質保證
D.維護公平有利于激發勞動者提高經濟效益的積極性
11.[2012•西安質檢] 2011年9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4——聚焦民生》顯示,目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比為3.23∶1,已成為世界上城鄉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為此我們必須( )
①統籌城鄉發展 ②加強財政支農力度、勐鋵嵎峙湔,促進農村居民收入的多樣化 ④減少城鎮居民收入,增加農村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材料一 GDP增速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對比
材料二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今后五年將更致力于全面均衡發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與GDP同步增長,控制收入差距擴大,在“十二五”時期實現“國富”到“民富”的轉變。
(1)揭示材料一(圖表)反映的信息。
(2)結合材料二,從分配的角度分析國家怎樣才能實現“保持居民收入與GDP同步增長”。
選做習題
13.材料一 黨的十七大報告就初次分配與再分配的新提法
原提法新提法核心內涵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也要兼顧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 公民財產性收入占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衡量一個國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但中國居民財產性收入所占比例為2%左右。為此,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財產性收入一般指家庭擁有的動產和不動產所獲得的收入。
材料三 中國城鄉高度分割和城鄉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已經引起人們普遍關注,盡管在不同時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水平有所差異,但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表現出逐步上升的趨勢性特點。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居民收入的官方定義,城鄉居民收入比率從1997年的2.47∶1上升到2011年的3.23∶1。
材料四 廣東省勞動報酬占GDP比重
時間GDP總值
(億元)勞動
報酬
(億元)勞動報
酬占GDP
比重%營業
盈余
(億元)營業盈余占GDP的比重%
1978年
年均185.85112.5860.627.0714.6
1980年
年均764.52439.7558.55135.8417.8
1990年
年均6149.453022.4650.161257.5020.4
近五年
年均19356.54781240.785761.229.26
(1)關于初次分配與再分配的新提法“新”在哪里?有何經濟意義?
(2)結合材料二、三、四,談談如何落實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也兼顧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說明為什么要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時作業(七)
1.B [解析] 按勞分配的對象是個人消費品,故答案為B。
2.C [解析] 私營企業中的工資收入屬于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排除①。承包工程獲得的收入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排除②。③④都屬于公有制經濟中通過勞動獲得的收入,屬于按勞分配的范疇,故答案為 C。
3.C [解析] 漫畫體現了社會財富聚集在少數人手中,可見必須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故①③正確。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適應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不能取締,排除②。對于過高收入要調節,不能取締,排除④。
4.A [解析] 工資收入主要是指企業勞動者工資收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有利于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故①正確。公平是效率的保障,工資標準的提高,有利于調動勞動者積極性,促進生產發展,故②正確。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意味著企業要多發工資,排除③。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有利于實現公平,但不可能消除分配不公,排除④。
5.A [解析] ④主要是促進就業的具體措施,與效率和 公平的關系無關,故排除。
6.A [解析] 國有企業的工資和津貼屬于按勞分配,故按勞分配為4+1= 5萬元。技術轉讓和炒股收入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故按生產要素分配為2+2=4萬元,答案為A。
7.B [解析 ] 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屬于社會保障支出的范疇,主要通過財政支出的形式實現 ,故屬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排除③,①正確。提高養老金主要涉及國家收入與個人收入的關系,屬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故②錯誤,④正確。
8.D [解析] 漫畫反映了分配不公平現象,雖然發展經濟能夠增加居民收入,但不能解決分配不公現象,排除A。再分配應該取締非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排除B。確立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是由生產資料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決定的,單靠這一分配制度并不能維護公平,排除C。
9.A [解析] 材料表明國家收入過多,企業和個人收入過少,所以必須平衡國家收入和個人收入的關系。①②③能夠提高居民收入,故正確。④主要調節個人收入分配不公平現象,故排除。
10.D [解析] 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排除A、C。依靠科技進步,樹立競爭優勢,才是企業的根本出路,排除B。
11.A [解析] 城鄉收入差距過大,農民收入較少,所以必須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故答案為A。農村居民收入增加,并不意味著減少城鎮居民收入,排除④。
12.[答案] (1)圖表信息:2001—2009年我國的GDP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較快的增長并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小于GDP增幅。
(2)①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產要素按 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②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公平分配。④充分發揮財政和稅收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⑤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依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公民的合法財產,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解析] 第(1)問,圖表體現了居民收入增長幅度與GDP增長的對比,可見二者都實現了增長,但是通過兩條曲線間距的擴大,可知差距越越大。第(2)問可以轉化為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此題可以從制度保障、具體政策和措施、效率與公平關系的處理,以及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作用分析 。
13.[答案] (1)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②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注重公平有助于協調人們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注重公平,有助于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2)①初次分配要將個人收入與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掛鉤;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實現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以實現初次分配兼顧公平。②在由國家參與的再分配過程中,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完善稅收和社會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兩極分化。
(3)①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符合我國分配制度中生產要素按貢獻參 與分配的要求,體現了國家對公民的尊重,有利于對公民權利的尊重,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泉充分涌流。②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解析] 第(1)問,十七大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其意義主要涉及維護社會公平的意義,可以從經濟發展、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兩個角度分析。第(2)問,初次分配維護公平關鍵要落實兩個保證,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保證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要落實分配政策,強化稅收的調節作用。第(3)問,創造條件讓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可以立足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分 析調動生產要素積極性的作用?梢粤⒆闶杖敕峙涔剑J識對居民收入提高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4384.html
相關閱讀:魚臺二中11-12學年高一政治下冊3月月考試題(帶答案)
吉安一中高一政治期中試題
2014-2014學年高一政治上冊期初考試試題
嘉興一中2016高考政治考試試卷及答案
上海市理工大學附屬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