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年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測試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二章練習題
高一 物理
一、
1.下列關于質點的概念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
A. 因為地球很大,所以地球肯定不可以看成質點
B. 質點是指體積非常小的物體
C. 質點是一種存在于自然界的特殊物體
D. 太陽有的時候也可以看成質點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做直線運動時,其位移的 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質點做曲線運 動時,某段時間內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兩個位移相同的質點,它們所通過的路程一定相等
D.兩個質點通過相同的路程,它們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3.若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當加速度減小時,則:( )
A.汽車的速度也減小;
B.汽車的速度仍在增大;
C.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4.下列所說的物體的運動情況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 )
A、物體在某時刻運動速度很大,而加速度為零
B、物體在某時刻運動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物體在某時刻運動速度為零,而加速度不為零
D、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當物體加速度減小時,速度也減小
5.汽車由甲地開出,沿平直公路開到乙地時,剛好停止運動。它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在0-t0和t0-3t0兩段時間內,汽車的( )
A.加速度大小之比為2:1
B.位移大小之比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為1:1
6.物體通過兩個連續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別為 =10/s, =15/s,則物體在這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13.75/s B.12.5/s
C.12/s D.11 .75/s
7.一質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經過t秒后又以同樣大小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后停止。則汽車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兩個過程中,下列物理量中不相同的是 [ ]
A.位移; B.經歷時間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8. 下列各圖(均為直線)中,不能表示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是:( )


9.甲和乙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 它們的V-t圖像分別如圖中的a和b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同
B.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反
C. 在t1時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在t2時刻二者相遇
10.一個小石塊從空中a點自由落下,先后經過b點和c點。不計空氣阻力。已知它經過b點時的速度為v,經過c點時的速度為3v。則ab段與ac段 位移之比為( )
A.1:3 B.1:5 C.1:8 D.1:9
11.物體由A到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中間位置的速度為V1,在中間時刻的速度為V2,則V1、V2的關系為 [  ]
A.當物體做勻加速運動時,V1>V2
B.當物體做勻加速運動時,V1< V2
C.當物體做勻速運動時, V1>V2
D.當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時,V1<V2
12.物體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函數關系是S=4t+2t2 (),則它運動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別是
A. 0、4/s2 B. 4/s、2/s2
C. 4/s、1/s2 D. 4/s、4/s2
13. 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駛,它們的速度之比V1∶V2=2∶1。兩車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急剎車后,甲車滑行的最大距離為S1,乙車滑行的最大距 離為S2。則 [ ]
A. S1∶S2=1∶2. B. S1∶S2 =1∶1.
C. S1∶S2 =2∶1.D. S1∶S2 =4∶1.
1 4. 一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的 物體,先后經過a、b兩點時的速度分別是V和7V,a、b間的距離為S,經歷a、b段的時間是t,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經過ab段中點的速度是4V.
B.經過ab中間時刻的速度是4V.
C.前t/2時間通過的位移比后t/2時間通過的位移大.
D.前S/2位移所需時間是后S/2位移所需時間的3倍.
15.物體從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內就通過了全程的一半,物體還要下落多少時間才會落地
A.1 sB.1.5 s C. sD.( -1)s
16.做勻加速運動的列車出站時,車頭經過站臺某點O時速度是1 /s,車尾經過O點時的速度是7 /s,則這列列車的中點經過O點時的速度為
A.5 /s B.5.5 /s C.4 /sD.3.5 /s
17.完全相同的三塊木塊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顆子彈以速度 水平射入,若子彈在木塊中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且穿過第三塊木塊后速度恰好為零,則子彈依次射入每塊木塊時的速度之比和穿過每塊木塊所用時間之比為( )
A.
B.
C.
D.
二、題
18.汽車以 10/s的速度行駛,剎車后獲得大小為 2/s2的加速度,則剎車后 4s 內通過的位移為_________,剎車后 8s 通過的位移為___________。
19.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它在第5s內的平均速度為18/s,物體的加速度為 /s2。

20.質點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經5s后速度達到 10/s,然后勻速運動了 20s,接著經 2s勻減速運動后靜止,則質點在加速階段的加速度 是______ /s2,在第 26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s.
21.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記錄運動物體在一定時間間隔內的計時儀器,在用打點計時器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時,某同學從打出的紙帶中選出A、B、C、D四個計數點,如圖所示,測出AB=4.6c,BC=5.8c,CD=7.0c,若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 s,則打B點時物體的瞬時速度大小約為 /s, 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 /s2,打A點時物體的瞬時速度大小約為 /s。
三、
22.(12分)一輛汽車沿平直公路以V0= 10/s勻速運動,忽然以加速度為2/s2剎車,求汽車剎車后6s內的位移是多大?
23.以10/s的速度勻速行駛的汽車,第2S末關閉發動機,汽車獲得的加速度大小為2 /s2

(1)汽車在第3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2)汽車在前10S內的位移是多少?
24.一礦井深為125 ,在井口每隔一定時間自由下落一個小球。當第11個小球剛從井口開始下落時,第1個小球恰好到達井底,求:
(1)相鄰兩個小球開始下落的時間間隔;
(2)這時第3個小球和第5個小球相隔的距離。(g=10 /s2 )
25. 一列火車從車站出發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 ,此時恰好有一輛自行車(可視為質點)從火車頭旁邊駛過,自行車速度 。
(1)火車追上自行車以前落后于自行車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火車用多少時間可追上自行車?
1.2008年奧運會世人矚目,中國代表團共獲得51枚金牌。下列幾種奧運比賽項目中的研究對象可視為質點的是( )
A.在撐桿跳高比賽中研究運動員手中的支撐桿在支撐地面過程中的轉動情況時。
B.帆船比賽中確定帆船在大海中位置時。
C.跆拳道比賽中 研究運動員動作時。
D.平衡木比賽中研究運動員動作時。
1. 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研究地球的公轉時,地球可視為質點
B. 觀賞跳水冠軍伏明霞的跳水姿態時,可將其視為質點
C. 一切體積比較小的物體都可以被看作 質點
D. 質點是一種理想化模型,一個物體能否看作質點是由問題的性質決定的
2.下列關于參考系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參考系必須是和地面連在一起的物體;
B.被研究的物體必須沿與參考系的連線運動;
C.參考系必須是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或是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
D.參考系是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假定為不動的那個物體;
11.從某高處釋放一粒小石子,經過1s從同一地點再釋放另一粒小石子,則在它們落地之前,兩粒石子間的距離將( )
  A.保持不變 B.不斷增大
C.不斷減小 D.有時增大,有時減小
10.一個石子從高處釋放,做自由落體運動, 已知它在第1 s內的位移大小是s,則它在第3 s內的位移大小是 ( )
A.5sB.7sC.9sD.3s
3.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速度增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變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時,速度方向也保持不變
D.加速度逐漸變小時,速度也逐漸變小
6.下面關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確的有:( )
A.加速度描述了物體速度變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里速度的變化;
C.當加速度與位移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
D.當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且又減小時,物體做減速運動;
5.關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
C.物體的速度變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體的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21. 某同學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得到一段紙帶如圖12所示。在紙帶上選取幾個相鄰計數點A、B、C、D,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均為T, B、C和D各點到A的距離為s1、s2和s3。由此可算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打點計時器在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vc= 。(用已知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19、某物體的運動規律是S=10t+t2米,該物體做的是 運動,它的加速度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5010.html

相關閱讀: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物理
高一物理上冊牛頓第二定律同步練習題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