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六校聯考2015-2016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地理試題(考試時間:90分鐘 總分:100分)第Ⅰ卷 (選擇題 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1.下列各大洲中,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是()A.大洋洲 B.亞洲.歐洲.非洲2.圖1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3. 城市等級的劃分標準通常是( )A.城市占地規模? B.城區建筑規模? C.城市化水平高低? D.城市人口規模圖為“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到期間,人口的數量減少B. ④時人口變化幅度最小,人口總量穩定. ①到期間,時人口問題最不突出D. ③時該國人口數量達到最大值5. 圖3中丙地-14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 )A. 5% B. 25% C.40% D.75% 2015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苯Y合圖,回答題。gkstk.中央啟動實施單獨二胎政策的主要依據是( )?A.人口數量持續減少 B.0~14歲人口比重不斷上升C.15~64歲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D.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斷上升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媽媽是市某中學老師。小學時每年暑假,都隨媽媽去北京度假;2009年,由于工作需要,媽媽調到北京市某中學任教,隨媽媽去北京上中學,2015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是環保志愿者,寒假準備隨學校環保組織去西北考察。據此回答以下題。.的經歷中屬于人口遷移的是( )小學時夏天去北京度假? 到北京上中學到上海上大學去西北考察A. B.? C.? ? D.8.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北京的城市問題少 B.北京有更多的就業機會C.改善個人及家庭的生活 D.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如右圖所示箭頭表示人口遷移的方向,則甲地區最可能表示( )A.歐洲 B.拉丁美洲 C.西亞和北非?D.北美gkstk某島國最多能供養45萬人,最適宜的人口數量為25萬,2006年實際人口數量30萬,預計2015年人口達到35萬。該國的人口合理容量是A. 25萬? B. 30萬C. 35萬 D. 45萬假設人口分布均勻,下列哪項服務的服務范圍最大(? )A.米店 B.服裝店.汽車交易市場.空調專賣店?下表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趨勢。據此完成12-13題。遷出國數量(萬人/年)遷入國數量(萬人/年)中國30.3美國110.0墨西哥26.7德國21.2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亞18.0英國13.6菲律賓14.4澳大利亞8.312. 關于人口遷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主要由人口多的國家遷往人口少的國家 B. 主要由亞洲國家遷往拉美國家C.全球遷出人口少于遷入人口 D.主要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13.下列關于人口遷移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減輕了遷入地的就業壓力 B. 為遷入地提供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C. 加重了遷出地的環境壓力 D. 對遷出地人們生活觀念沒有影響14. 目前,美國接受一批中國、印度等國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學者遷入,影響該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A. 社會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 C. 經濟因素D.自然環境因素研究和制定人口合理容量的意義在于(? )A.指導農業生產的發展B.限制消費水平的提高C制定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D.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讀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關系示意圖,能大致說明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關系的曲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讀圖 “木桶效應 (組成本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么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決于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圖",完成7題。7.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礦產測得的各自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分別為8000、6000、00、10000,則該地的環境承載力取決于A.耕地 ?B.淡水 C.森林 D.礦產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 B.歷史因素 C.社會因素 D.經濟因素讀圖,回答題。.A、B、C分別代表A.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B.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C.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D.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M處地租等值線明顯向外凸出的原因是A.人口稠密 B.交通干線經過? C.距離市中心近 D.地形平緩石家莊市原是一個小村莊,后來石家莊成為重要的鐵路樞紐,并發展成為人口超過百萬的河北省行政中心。據此回答2-22題。.石家莊市成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鐵路的修建和發展B.礦產資源豐富? ?C.地勢平坦開闊 D.工農業基礎好.石家莊的變化說明了A.交通樞紐都能發展成為省級行政中心B.能否成為特大城市,關鍵是人口的發展C.政治因素是影響城市形成最重要的因素D.一個地區交通方式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城市的發展圖所示為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一個地區的城市聚落分布進行模式化處理得出的圖像,其中有省政府駐地、地級市政府駐地、縣政府駐地、縣級市政府駐地,甲區域分布著若干鄉村聚落。讀圖完成第-25題。圖示地區,等級最高的城市是( )A.a B.b C.c ? D.d25. 甲區域的居民可以沿圖示箭頭到達附近城市尋求服務,通常情況下,到達頻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別是( )A.u和tB.u和s? ?C.v和sD.v和t各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在空間上的關系是A.界線分明,偶有交錯 B.界線分明,彼此相離C.重疊交錯,層層嵌套? D.重疊交錯,同級嵌套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樓房高度的規定,其目的是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中的A.城市住房緊張 B.城市水體污染C.城市熱島效應 D.城市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如果你是一個特大城市的市長,那么你在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方面擬采取的措施①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建設立體交通道路系統把對環境有污染的工廠全部清除出本市? 規劃建設大量高檔次住宅. B. C. D.下圖為“我國2000年和2050年人口年齡、性別結構圖”。據此回答9-30題。9.如果要繪制如圖所示的人口統計圖,須具備的數據資料是( )。gkstkA.出生率、年齡段比率B.死亡率、性別比率C.年齡段比率、性別比率D.出生率、死亡率0.據圖判斷,到2050年我國的人口狀況是( )。A.勞動力比重增大 B.性別比例平衡C.老齡化趨勢嚴重 D.獨生子女減少二、綜合題:(3小題,共40分)31、?讀下面的圖和表,完成下列各題。(16分)材料一:圖甲和圖乙分別是人口增長階段劃分示意圖和A、B兩國人口年齡構成金字塔圖。材料:“2010年我國跨省流動人口地區構成情況和流動人口城鄉結構”表?占全國流動總人口的比重?跨省流動人口地區構成流出流入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0%、江西8.6%、河南7.4%、湖北6.3%、其余38.6%廣東36.7%、浙江9.0%、上海7.6%、江蘇6.4%、北京6.6%、福建5.1%、其余28.6%流動人口城鄉構成鄉村75.6%22.8%城市24.4%77.2%2010年我國流動人口總數:26億(人)人口增長屬于型人口增長屬于型(2)甲圖中第______階段和第__ ___階段人口增長速度均十分緩慢,前者是由于 率高造成的,后者是由于 率低造成的。(4分) 。3)分析B國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及解決措施。問題: 措施: (4)據材料二說明我國近年來人口流動的特點。(3分)gkstk(5)簡析我國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2分)gkstk32.下圖是某發達國家某城市用地變化示意圖(三個階段),讀圖回答:(分)(1)城市形成階段(階段)決定城市區位的主要因素是 ,它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 , 等優越的條件。(分)()階段商業用地分布在或兩側。(分)()住宅區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場所。階段住宅區出現了分化,從建筑質量來說圖中甲、乙兩種住宅區,甲為 ;乙為 。(分)()該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些工廠遷出了老城區,工業區在城市區位中的變化趨勢總體上表現為:趨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分)讀下圖回答問題( 分)(1)甲圖中,A、B、C、D、E反映的是 過程,該過程的標志是 ?、城市用地規模增大、 。EF反映了 現象(分) 。(2)甲圖中的變化過程與其乙圖中的曲線相對應代表的國家按經濟發展水平屬于 國家它的城市化 ,處于城市化發展的 階段,城市化發展度 。(分)()乙圖中a曲線N階段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列舉點)(分)()城市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主要表現在( ) (多項選擇題)(2分)A.滿足人們更多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60145.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