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同步訓練(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華文明是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以下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同步訓練,請大家及時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18世紀英國著名建筑師威廉查布斯說:中國人設計園林的藝術確實是無與倫比的。歐洲人在藝術方面無法和東方燦爛的成就相提并論,只能像對太陽一樣盡量吸收它的光輝而已。這從一個側面說明()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③建筑藝術是中華藝術的重要內容 ④中華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中國人設計園林的藝術確實是無與倫比的說明中華文化的內容博大精深,同時,也強調中華建筑藝術具有特色,故②④符合題意;題干并沒有強調中華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故①不符合題意;③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2.英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說在對著名科學史學者李約瑟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進行提煉后,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現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基本發明和發現,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國。這一結論說明()

①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②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 ③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獨樹一幟 ④中華藝術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在世界發明和發現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國,強調了中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故①②符合題意;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作出重大貢獻,是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故③符合題意;④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3.中國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這主要說明中華文化()

A.源遠流長 B.具有包容性

C.具有民族性 D.具有區域特征

答案:D

解析:中國七大方言是從地域角度講的,因此,這說明中華文化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4.2016世界閩南文化節在福建泉州舉行。閩南文化節在創作具有世界特色、世界風格、中國氣派、深受群眾喜愛的優秀文學藝術作品,繁榮發展文學藝術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這是因為()

A.中國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處于首要位置

B.文學藝術對于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具有獨特的作用

C.只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D.中國的文學藝術有著輝煌而悠久的歷史

答案:B

解析:之所以要繁榮發展文學藝術,是因為文學藝術有著重要的作用。A項說法太絕對。C項強調中華民族復興對文化的影響,不符合題意。D項不是文學藝術的重要作用,也不是繁榮發展文學藝術的原因。

中國園林藝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世界的影響力。據此完成第5~6題。

5.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人類文明史上獨樹一幟。之所以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因為()

①統一的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作用 ②中國自夏商以來,留有的豐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③得益于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④中華文化從未中斷而延續至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②③都是原因,④是源遠流長的表現。

6.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中華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積極意義在于()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 ②有利于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③使中華文化始終處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統率地位 ④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華文化更加發揚光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答案:C

解析:世界文化發展的一元化觀點是錯誤的,故③舍去;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特點,中華文化的巨大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并不是以同化其他民族文化為目的,故④觀點錯誤。

7.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芳魂感舊游。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南唐后主李煜的這首詩,至今仍使很多人動容。從《詩經》《離騷》到元代散曲,中國很多古詩詞都散發著獨特的韻味。下列對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具有輝煌而悠久的歷史

B.具有豐富而絢麗的內涵

C.具有鮮明而獨特的風格

D.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藝術的理解。D項屬于對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認識,不符合題意,故選D項。

二、非選擇題

8.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風歌》傳唱了兩千年,傳頌出古老中國雄渾博大的情懷和百折不撓的意志。漢代文化是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漢代的文化、科技、天文、歷算、發明創造等均創造了歷史的高度。在制度、文化、治國理念乃至中華民族文化性格的塑造等方面對今天都有著深遠的、重大的影響。沛縣作為漢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是聞名遐邇的古箏之鄉,生產的古箏曾遠銷海內外,遠遠超過了文化色彩的影響。

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認識。

答案:(1)上述材料說明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洞箫L歌》傳唱了兩千年,在制度、文化、治國理念乃至中華民族文化性格的塑造等方面對今天都有著深遠、重大的影響,說明了這一點。也能體現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代的文化、科技、天文、歷算、發明創造等均創造了歷史的高度,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2)對待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既要繼承,又要加以弘揚和發展創新。該地文化資源的作用沒有得以充分發揮,這就需要我們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

(3)要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

解析:此題考查中華文化的特點和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知識。此題在遷移知識時一定要緊密結合材料,提高答案的針對性。

9.2016年情系海上絲綢之路關乃平個人畫展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的福建泉州揭幕。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也是一條藝術之路。同時,泉州還是世界多元文化寶庫,從泉州的建筑就可見一斑。伊斯蘭建筑風格的清凈寺、天主教與基督教建筑風格的花巷、中山街基督教南教堂、佛教建筑九日山建造寺、后城巷的中式民居、近代南洋風格建筑等在此交相輝映,見證著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歷史。

(1)上述材料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么特點?

(2)你是如何理解這些特點的?

答案:(1)上述材料體現了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

(2)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處。所謂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與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解析:本題以泉州的多元文化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中華文化的包容精神。第(1)問,回答出包容精神的內涵即可。第(2)問,運用包容精神的知識分析即可。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同步訓練及答案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政治網預祝大家金榜題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65049.html

相關閱讀:吉安一中高一政治期中試題
2014-2014學年高一政治上冊期初考試試題
上海市理工大學附屬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
魚臺二中11-12學年高一政治下冊3月月考試題(帶答案)
嘉興一中2016高考政治考試試卷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