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會昌中學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時間:150分鐘 總分:150分 命題:王容生第Ⅰ卷(選擇題,共36分)一、基礎知識(18分,每小題3分)1.選出加點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〢. 長篙(hāo) 漫溯(sù) 彷徨(páng) 揮斥方遒(qiú)B. 河畔(pàn) 青荇(xìng) ? 頹圮(jǐ) 浪遏飛舟(è)C. 百舸(kě) 慰藉(jiè) 忸怩(niǔ) 亙古不變(gèn)D. 舵手(duò) ?憧憬(chōng) 火缽(bō) 殘羹冷炙(zhì)2.選出字形有錯誤的一項(。〢. 仇怨 迷!“г埂±淠 B. 笙簫 意氣 斑瀾 凄惋C. 窗扉 蒼茫 青苔 天倫 D. 保姆 踟躕 涌現 沉淀依次填入下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沈從文的小說《邊城》筆力傳神,寥寥數語,就將眾多人物的性格得淋漓盡致。 美國一直強反對解除對華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大陸與臺灣統一。 A.塑造阻止B.刻畫阻止 C.刻畫阻撓D.塑造阻撓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袊鴿h字聽寫大會評頭論足,贊賞有加。B.在杜甫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歷時七八年禍及半個中國的安史之亂,造成了人民的生靈涂炭。真是秀色可餐。D.由于發表網絡歌曲的門檻很低,網友原創的歌曲都可以傳到網絡上去,這勢必造成網絡歌曲創作質量的魚目混珠。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湴、學霸等。B.與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轉發機制以及對終端設備的簡單要求降低了民眾表達言論的門檻。 C.專家建議,近視患者應當接受專業醫師的檢查,選配合適的眼鏡,切忌不要因為怕麻煩、愛漂亮而不戴眼鏡。 D.如今的手機已不再是單純的通信工具,因而成為人們生活的貼身伴侶,用來盡顯個人品味。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偎J為,像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矣。②他認為,詞有境界為佳,否則為不佳。③究其實際,仍然是中華文學藝術美學觀念中的“傳神”的要求。④“境界”一詞,雖非王國維所創,但專用它來講詞學的,自以他為代表。⑤這乍看像“煉字”之說,細析時,“鬧”字寫春花怒放時的景色。⑥后來他又以“意境”一詞與之互用。A.③④①⑤②⑥ B.④②⑥①⑤③ C.④③①⑤②⑥ D.②⑥①⑤④③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9分,每小題3分)作為一種時尚,“文身”備受當今年輕人的歡迎。實際上,這一風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就已經出現,被稱為“刺青”。在唐代之前,刺青最初并非為了純粹的時尚審美需求而出現,而是與一種對犯人懲罰的手段——墨刑有著密切的關系。墨刑又稱“黥刑”,是中國古代五種刑罰之一!澳,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其具體做法,先在犯人的臉上或額上用刀刻出文字或圖案,再染上墨,把它作為受刑人的標志。墨刑是五刑中最輕微的一種,然而,即便如此,在“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古代,子女不能隨意損害其身體,墨刑也就成為對有罪之人的嚴厲懲罰,能使其蒙受終生的恥辱。墨刑的由來與原始社會的文身習俗有關,但不同的是這種刑罰毫無審美功能,反而帶有震懾、警戒、懲處的意味,它作為刑罰一開始就與違法亂紀者聯系在一起。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記載,唐代中晚期,首都長安乃至全國范圍內就已經出現了街肆惡少純粹出于自愿、在身上黥刻文字或圖案的“刺青”現象,當時刺青的方法幾乎和今天的文身無異。就工具而言,刺青多是用針刺于表皮,而非以刀刻劃;就身體部位而言,刺青者傾向于刺在臂上或身上等可被衣服覆蓋之處,而非在臉上或額頭等顯而易見的部位;就文字或圖案而言,刺青因出于自愿而帶有較強的個人喜好色彩或趣味性,刺青的內容,除了山水之外,還有人選擇一些印章、與個人經驗有關聯的詩句或具有神秘色彩的圖案。曾有一個街卒在自己身上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為眾人熟知的詩歌及相應的插圖,荊客陳至把此人喚作“白舍人行詩圖”,話雖似刻薄,然而十分形象,令人忍俊不禁。僅就這一類文身而言,實際上是無傷大雅的,無非是為了自娛,同時又引起他人的關注,并不會對社會造成實質性的危害。唐代以后,有的刺青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帶有反抗、叛逆色彩的標志!端疂G傳》里宋代梁山好漢史進,雖然正是憑著身上的九條青龍文身得到了“九紋龍”的美稱,但他在身上刺“青龍”這一圖案本身就暗含了某種令人不安的意圖。當局者對將具有政治敏感性、僭越色彩的稱號文在自己身上,并借此煽動群眾以圖不軌的文身者的態度是十分嚴厲的。刺青雖然不能完全等同于黥刑,但從對身體發膚的侵害上講,與黥刑同樣應當作為一種刑罰。身體的神圣性使其擁有者不能隨意對其進行損害,除非有罪受懲;無罪而自行損害身體,無疑是一種大不孝,這種行為本身便是對傳統倫理觀念的挑釁。一個可以損害神圣身體的人,對他人也會造成威脅,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包含了危險性和潛在的敵對情緒甚至仇恨。因此,在古代社會,刺青還被認為是一種跳出倫常的“異端”行為,在這一點上,刺青也不同于今天的時尚文身。 摘編自《文史知識》2015年第2期).下列關于唐代“刺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A.唐代“刺青”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與古代的刑罰有關,第二階段才成為幾乎和今天的文身無異的風尚。B.到唐代中晚期,“刺青”現象基本在全國范圍出現,“刺青”的群體是街肆惡少,他們黥刻文字或圖案完全出于自愿。C.它在使用的工具、所在身體部位、刺出的文字或圖案所體現的個意愿、具體內容等方面均不同于古代“墨刑”。D.以詩句為內容的刺青,是為了自娛,同時還能引起他人的關注,既無傷大雅,也不會對社會造成實質性的危害。.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A.唐代之前的“刺青”與后來為了純粹的時尚審美需求而出現的“刺青”并不一樣,而與作為處罰手段的“墨刑”關系密切。B.在古代,“墨刑”能成為一種使有罪之人蒙受終生恥辱的嚴厲懲罰,是因為這種刑罰能損害有罪之人“受之父母”的身體。C.《水滸傳》里梁山好漢史進身上的刺青圖案,表明宋代的刺青已經變成了一種在某種程度上帶有反抗、叛逆色彩的標志。D.如果有人想借助文在身上具有政治敏感性或僭越色彩的稱號去煽動群眾圖謀不軌,會受到當局者十會嚴厲的懲處。.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原始社會的文身習俗有審美的功能,墨刑的由來雖然與原始社會的文身習俗有關,但它一開始就和違法亂紀者聯系在一起。B.唐代街卒“白舍人行詩圖”刺青的內容,除了體現了這個街卒的個人喜好,還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當時“刺青”的內容自由而隨意。C.從身體的神圣性上說,只有有罪的人才可自行損害身體,并以此作為受懲方式,因此,刺青是應該作為一種刑罰而存在的。D.一個在身上刺青的人,是一個無視身體神圣的人,這樣的人是一種“異端”,是具有危險性和潛在敵對情緒甚至仇恨的人!咀ⅰ竣贆担▂uè)陽:秦置櫟陽縣,在今陜西臨潼北,渭水北岸。②蘄(qí):秦置蘄縣,漢屬沛郡。③獄掾(yuàn):獄曹的屬吏。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〢 陰:暗中B.毋妄言,族矣 族: 奇:感到……不一般D.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吳中兵 諭:(。〢今為官室之美為之BC.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D.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 令辱之,以激怒其眾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〣.項籍小時候對習字和劍術并不感興趣,直到他的季父項梁傳授他能夠勝過眾人的兵法,他才認真學習。C.項籍跟項梁一起去觀看秦始皇游覽會稽郡時,項籍說的話表達了他想建功立業、主宰天下的雄心壯志。D.項籍配合項梁殺死了會稽郡守之后,又一連殺一百來人。起事成功后,項梁做會稽郡守,項籍為副將。第II卷 (非選擇題114分)四、(2分)譯文: (2)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耳。”(4分)譯文: (3)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4分)譯文: 14.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8分)幸存者高凱???(1)這首詩第一句用“走”描寫暴風雨,什么?(分)?賞析這首詩的藝術手法。鷹擊長空,,萬類霜天競自由。,問蒼茫天地,誰主沉。俊肚邎@春長沙》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消散了,甚至她的 ,丁香般的惆悵。,是夕陽中的新娘,,在我的心頭蕩漾。再別康橋,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士皆?目,發盡上指冠。荊軻刺秦王,相去復幾許?,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荷 葉 傘李廣田(選自李廣田散文《雀蓑記》)1、本文所描的主要對象是“荷葉傘”,你能解讀出這一形象的象征意義嗎?答: 17、你是如何理解“雨小時傘也小,雨大時傘也大”這句話含義的?答: 18、“我”獲贈“荷葉傘”后的心路歷程產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答: 19、以下是對本文內容的理解與賞析,錯誤的兩項是( )A通觀全文,《荷葉傘》描寫的應該是一個夢境,但“我”卻是以逼真的口氣來加以敘述的。B、“我醒來,窗外的風雨正急”一語雙關:風雨正急,我前行的腳步正急。C、本文第8段與杜甫江西省會昌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10851.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樂安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10月月考語文試題
高一語文競賽試卷
江西省吉安市白鷺洲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
2019學年高一寒假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復習題及答案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3月月考 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