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3年湘教版高一地理下冊期中試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30×2)
人口金字塔結構圖是反映人口年齡和性別結構的示意圖。橫坐標表示各年齡組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間的縱坐標表示人口年齡分組,左邊表示男性人口,右邊表示女性人口。圖1是X、Y兩國人口年齡金字塔結構圖,回答1~3題。
1.Y 國人口增長模式屬于(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2.造成X、Y兩國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根本差異是 ( )
A.經濟水平 B.教育水平 C.歷史條件 D.自然條件
3.屬于Y類型的國家有 ( )
A.尼日利亞    B.印度     C.泰國    D.日本
人口遷移和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現象。近年我國流動人口逐漸增加,2001年我國流動人口超過1.2億。讀圖2和圖3并回答4~5題。
4.2001年我國跨省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
A.從人口稠密地區流向地廣人稀地區   B.從城市流向農村
C.從經濟發達地區流向經濟欠發達地區   D.從中西部地區流向東部地區
5.近年來我國東部大城市出現的“民工潮”現象表明 ( )
A.鄉村城鎮化速度加快 B.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問題嚴重 D.國家政策的指引
2004年10月,中國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現場實測結果表明:稻谷結實率達95%以上,每畝高產847公斤,并篩選出適合華南地區種植的兩個中國新型香米新品種。這一結果標志著中國超級雜交稻育種研究繼續領跑世界�;卮�6~7題。
6.水稻種植業的區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 )
A.地形   B.氣候   C.土壤   D.農業技術
7.從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國推廣超級高產雜交水稻的重要意義是 ( )
A.提高糧食總產量   B.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
C.發展農業技術    D.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地位
2004年12月30日,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西氣東輸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結合下圖我國“西氣東輸”主干管線示意圖,回答8~9題。
8.“西氣東輸”管道線路的走向所考慮的主要經濟因素是( )
A.地形類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線路
9.“西氣東輸”管道的開通,對西部地區的好處有 ( )
A.變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B.拉動相關產業,激活沿途鋼鐵、水泥土建、機械、電子等工業的發展
C.提供大量勞動力和資金,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D.解決西部能源緊張狀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轎車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據此回答10~12題。
10.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能夠( )
A.降低燃油消費  B.提高交通效率 C.擴大居民出行 D.節省城市用地
11.對大城市來說,大量使用家庭轎車有利于 ( )
A.緩解道路交通壓力 B.提高道路運行能力
C.城市連片發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2.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層空洞 B.大范圍的水體污染
C.大規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氣質量下降
下圖為某地生態園的生產體系示意圖,讀圖回答13~14題。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生產體系的主導企業污染大氣嚴重
B.該生產體系的主導企業靠近消費市場
C.該圖中的農業地域類型屬混合農業
D.圖中的農業按投入的多少屬于密集型農業
14.該生態園 ( )
A.實現了生產的完全無污染物排放  B.促進了甘蔗種植的企業化進程
C.擺脫了生產季節性和地域性 D.生產重點轉向對廢棄物的綜合利用
15.下列人類活動中,對增加環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 )
A.人類獲取資源和利用資源的手段、方法的改進
B.大面積地圍海造陸和圍湖造田
C.開墾草原和草荒地,擴大耕地面積
D.增加一次性消費,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飯盒等
16.下圖是商業、工業、居住三種活動的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活動A的區位有不斷向城市外緣移動的趨勢
B.活動B是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動C對交通的依賴性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動A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
17.下列關于城市等級與服務范圍大小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城市等級越低,數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小
B.城市等級越高,數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大
C.城市等級越高,數目越少,服務范圍越小
D.城市等級越低,數目越少,服務范圍越大
18.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問題的措施是( )
①增加建筑密度,解決住房問題 ②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
③增加就業機會,減少失業人口 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⑤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背景材料:藍色農業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為資源,進行加工利用的海洋農業。彩色農業是指未來的農業將隨著基因工程等技術應用而呈現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纖維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黃色或白色等。綠色農業是指在農業種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殺蟲劑等合成化學制品的農業。白色農業亦即微生物農業,它是以蛋白質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基礎,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開發微生物資源的工程農業。根據資料,回答19~20題。
19.糧食、蔬菜等農產品農藥殘留過量,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脅,因此應大力推廣( )
A.白色農業 B.綠色農業 C.彩色農業 D.藍色農業
20.白色農業是在工廠化條件下生產的,原料雖豐富,但分布是有選擇性的,其布局應( )
A.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B.接近光熱充足、地勢平坦的地區
C.接近科技發達的地區
D.接近土地貧瘠、缺糧嚴重的地區
21.商品谷物農業的區位條件一般有( )
①機械化水平高 ②地廣人稀   �、凼袌鰪V闊,交通運輸便利
④自然條件優越 �、蒉r業科技發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2.煉鋼廠與軋鋼廠之間的聯系屬于( )
A.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 B.信息聯系 
C.生產上的投入一產出聯系 D.非物質聯系 
23.一般說來,影響現代鐵路線區位的主導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 C.氣候因素 D.經濟因素
24. 下列城市與其興起的主要原因對應正確的是( )
A.石家莊??鐵路運輸的發展 B.揚州??公路運輸的發展
C.上海??大運河的開鑿 D.重慶??礦產資源豐富
2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論是平原還是山區都應大力發展種植業
B.我國將小麥的種植高限擴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是改造地形的結果
C.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D.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決定農業區位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香港的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大量進入內地,回答26~27題 。
26. 這種產業遷移( )
A.是第三產業的遷移 B.是技術指向型產業的遷移
C.阻礙了遷入地的城市進程 D.可能對遷入地的環境造成污染
27. 香港制造業企業遷移的原因有( )
①香港地價較高 ②內地服務業發達
③內地工資水平較低 ④香港人口數量劇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一些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工廠,而不是將工廠設立于一個工業區內,主要原因是( )
A.是工業分布由集中趨向分散的體現
B.在一個工業區內無法生產眾多的零部件
C.跨國公司沒有一個核心的部門
D.使不同零部件生產廠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取得最佳效益
29.下列各組城市的排序,依次作為宗教圣地、礦產地和政治中心而興起的一組是( )
A.拉薩、攀枝花、華盛頓 B.耶路撒冷、大同、十堰
C.伊斯蘭堡、大慶、巴西利亞 D.麥加 、寶雞、堪培拉
30.工業集聚是因為( )
①可以降低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 ②可以擴大總體生產能力
③可以減少環境污染 ④可以減少市場上的交易費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綜合題(20+12+8)
31.讀下圖,回答以下各題。
(1)上圖中人口遷移,是________歷史上和________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
(2)圖中字母代表的內容,對人口遷移而言,屬于拉力的是________,屬于推力的是_______,屬于中間阻力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對于人口壓力大的農村,人口遷移緩解了當地_______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農業________資源,對更好地保護農村的________有積極作用。
(4)大量農村人口遷入城市,既積極地推動了城市的_______發展,同時也給城市的________造成巨大的壓力。
32.內地某大型鐵礦區附近有焦煤、石灰石、粘土礦和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還有河流和鐵路干線,周圍盛產小麥、棉花。根據上述情況,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將建焦化廠、鋼鐵廠、發電廠和水泥廠,請把四個工廠填入右圖空白處。
(2)該地主導工業部門是________工業。
(3)下列四廠中,與該主要工業聯系密切的是( )
A.重型機械廠B.精密儀表廠 C.造船廠D.純堿廠
(4)從當地農業需要和綜合利用資源方面考慮,該地還將建氮肥廠,其原料供應的有利條件有________。
(5)為了充分利用當地資源,該地還可建立輕工業有________、________等。
33.分析日本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
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5324.html

相關閱讀: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