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年哈師大附中高一上冊地理期中試卷(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哈師大附中
2014—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地理試題
一、單項(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計60分)
1.關于天體系統的敘述,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圖所示天體系統共有4級
B.圖示天體系統中最高一級是銀河系
C.我國發射的“神七”飛船已經飛出圖示最低一級天體系統
D.圖示天體系統是我們目前能夠觀測的“可見宇宙”
2.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太陽系→銀河系→地月系→總星系
B.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總星系
C.地月系→銀河系→總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地球是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之一。據此完成3~5題。
3.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為
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
②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組成部分
③地球是距離太陽較近的行星
④地球是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太陽活動會引起地球電離層擾動而導致
A.“磁暴”現象 B.極光現象
C.無線電短波通訊衰減或中斷現象 D.耀斑現象
5.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與太陽輻射密切相關的是
①大氣環流 ②金屬礦產資源 ③地震 ④洋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03年10月23日,太陽又一次打噴嚏”。太陽表面一個巨大的黑子群爆發,一股由太陽表面釋放出來的氣體和帶電離子流所引起的太陽“強風”,以每小時超過320萬千米的速度直撲地球。據此完成6~8題。
6.下列城市受此次太陽活動影響最大的是
A.滿洲里 B.連云港
C.廣州 D.新加坡
7.太陽風暴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不可信的是
A.對部分地區的短波通訊和短波廣播造成短時間的影響
B.兩極及高緯度地區出現極光現象
C.世界許多地區的降水量有異常變化
D.地殼活動劇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頻發,
8.有關“太陽打噴嚏”現象的解釋,較完整的是
A.是從日冕層表面拋射出的大量氣體
B.是從光球層表面噴射出的帶電粒子流
C.是從色球層表面噴射出的電磁波
D.是黑子和耀斑爆發時,噴射出的大量氣體、電磁波和帶電粒子流
9.下圖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不正確的是
10.與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點是
A.90°W、89°S B.80°E、40°N
C.10°E、1°S D.180°、71°N
11.下圖(虛線表示目標方向,實線表示實際方向)中,表示北半球物體水平運動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116°E與120°E相比
A.地方時早20分鐘 B.地方時晚16分鐘
C.地方時晚20分鐘 D.先看到日出
13.對北京時間敘述,不正確的是
A.東八區的區時
B.東八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
C.120°E地方時
D.北京(116°E)的地方時
14.一架飛機從上海于l0月1日17時飛往美國舊金山(西八區)需飛行14小時,到達目的地時,當地時間是
A.10月1日3時
B.10月1日15時
C.10月2日3時
D.10月2日15時
15.某地地理興趣小組,一日測得該地正午時為北京時間11時30分,則該地的經度為
A.123.5°E B.112.5°E
C.127.5°E D.135.5°E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16~17題。
16.地球繞日公轉位于A點時
A.公轉線速度較快 B.公轉線速度較慢
C.北半球進入夏季 D.南半球進入冬季
17.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的時段是
A.從D到B B.從A到C
C.從B到D D.從C到A
18.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是
A.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
B.物質組成和化學元素的不同
C.溫度的變化
D.厚度的變化
19.下列各地中,地殼最厚的是
A.華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云貴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0.地球大氣上界的高度為
A.500~800千米 B.1 000~2 000千米
C.2 000~3 000千米 D.3 000~4 000千米
21.關于能記錄地球歷史的巖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是巖漿巖
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C.含有生物化石
D.按組成物質顆粒大小可分為礫巖、砂巖、頁巖等
22.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作用下,原有成分和性質發生改變,由此形成的巖石是
A.石灰巖、玄武巖 B.頁巖、石灰巖
C.大理巖、板巖 D.花崗巖、砂巖
讀右圖,完成23~24題。
23.圖中所示山嶺的形成是
A.背斜形成的山嶺 B.向斜形成的山嶺
C.巖漿噴發形成的山嶺 D.斷層形成的山嶺
24.以下地形區中,是由該圖所示地質作用形成的是
A.廬山 B.喜馬拉雅山
C.阿爾卑斯山 D.唐古拉山
25.內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
A.太陽輻射能
B.重力能
C.潮汐能
D.地球內部的熱能
26.下列地質作用中,屬于內力作用的有
A.侵蝕作用 B.風化作用
C.沉積作用 D.變質作用
27.下列各圖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現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28.下列選項與下圖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風化作用、外力搬運
B.風化作用、內力塑造
C.侵蝕作用、人類活動
D.侵蝕作用、外力搬運
藍天白云隱入淡淡的暮色,璀璨的焰火刺破夜空,以增進各省之間的友誼與交流為目的的第十一屆全運會于北京時間2009年10月16日在山東濟南拉開了帷幕。據此回答29~31題。
29.在第十一屆全運會舉行的這半個月中,北京天安門升旗的時間將如何變化
A.越來越早
B.先變早后變晚
C.越來越晚
D.先變晚后變早
30.上題中的日子里,可能發生的現象是:
A.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快
B.北半球晝短夜長,且夜逐漸變長
C.哈爾濱地區炎熱干旱
D.哈爾濱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31.在未來的一個月中,北極圈內極夜的范圍將
A.變小 B.先變小后變大
C.先變大后變小 D.變大
32.下列關于天體、天體系統敘述正確的是
A.天體形態多樣,是物質的、孤立存在的
B.總星系即為宇宙
C.太陽系是比銀河系低一級的天體系統
D.只有相鄰的天體可以構成一個天體系統
33.下列各項中,可構成天體系統的是
A.火星和木星 B.北斗七星
C.地球與月球 D.仙后座諸恒星
2009年,在位于78°N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由于受到來自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的影響,出現了極光現象,結合下圖回答14~15題。
34.這次到達地球的帶電粒子流來自圖中的 位置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
35.除挪威外,下列國家中最有可能欣賞到極光的一組是
A.英國、墨西哥 B.加拿大、美國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36.關于地球自轉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每天大約向東轉過15°
B.南半球與北半球速度不均勻
C.角速度除極點為0外,均為30°/小時
D.自轉線速度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
37.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①地球自身不發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生存的天體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
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公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8.2009年1月26日為中國傳統節日春節。這一天,太陽直射點
A.在北半球,向北移動
B.在南半球,向南移動
C.在北半球,向南移動
D.在南半球,向北移動
39.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在晝長夜短期間,白晝一天比一天短的時期是
A.春分日一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一冬至日
D.冬至日一春分日
40.下列日期中,北京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A.6月1日 B.7月1日 C.1月1日 D.10月1日
二.綜合題(共3道大題,共計40分)
41.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3分)
(1)在乙圖中畫出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2分)
(2)將甲圖中的A、B、C、D標在乙圖適當的位置。(4分)
(3)地球公轉軌道形狀為 ,地球運行到圖中 點時,接近遠日點位置,其公轉速度 (較快或較慢)。(3分)
(4)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的時段為 ,在南半球的時段為 ;北移的時段為 ,向南移的時段為 。(填字母)(4分)
42.讀某地質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A處為 巖,判斷依據是
。
除此特征外,該類巖石還可能有 ,能起到記錄地球歷史的作用。(4分)
(2)B處為 巖,它是由 活動經過形成的。此類巖石常見有兩種類型,其中C處的巖石為 巖。D處為 巖。(4分)
(3)E處可能會形成 巖,它是已生成巖石在 條件下形成的。若A為含有珊瑚化石的巖石,則E可能為 巖,它是優良的
材料,其主要礦物成分是 。(5分)
43.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4分)
(1)填出六大板塊名稱:
A. ,
B. ,
C. ,
D. ,
E. ,
F. 。
(2)圖中①和②之間的邊界屬 邊界,③和④之間的邊界為 邊界。
(3)幾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板塊是 。澳大利亞大陸位于 板塊之上。(填名稱)
(4)用所學知識解釋下列現象的成因。
太平洋西部島弧鏈形成原因: 。
紅海將會不斷擴大的原因: 。
參考答案
12345678910
BDACCADDDC
11121314151617181920
CBDBCADABC
21222324252627282930
ACDADDCACB
31323334353637383940
DCCDBDADBC
二.綜合題(共3道大題,共計40分)
41.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3分)
(1)填注在右圖上。(2分)
(2) 填注在右圖上。(4分)
(3) 橢圓 , B , 較慢(較快或較慢)。(3分)
(4) ABC , CDA ; DAB , BCD 。(填字母)(4分)
42.讀某地質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 沉積巖, 有層理構造 。
化石 。(4分)
(2) 巖漿 巖。 巖漿 , 侵入 巖,, 噴出 。。(4分)
(3) 變質 巖, 熱力 。 大理 巖, 建筑 材料, 碳酸鈣 。(5分)
43.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4分)
(1) A. 南極洲 ,B. 太平洋 ,C. 美洲 ,
D. 印度洋 ,E. 非洲 ,F. 亞歐 。
(2) 生長 邊界, 消亡 邊界。
(3) 太平洋板塊 。 印度洋板塊 。(填名稱)
(4)
太平洋西部島弧鏈形成原因: 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擠壓碰撞 。(2分)
紅海將會不斷擴大的原因: 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生長邊界處 。(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7242.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