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零分。)1. 關于速度、速度改變量、加速度,正確的說法是( )A.物體運動的速度改變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能很小,但不能為零C.某時刻物體速度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D.加速度很大時,運動物體的速度一定變大2.下列各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時間、速度 B. 速度、速率、加速度 C. 路程、時間、位移 D.加速度、速度的變化量、速度3. 汽車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剎車后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那么開始剎車后2s內與開始剎車后6s內汽車通過的位移之比為( )A.1:1 B.1:3 C.3:4 D.4:3【答案】C4. 如圖(甲)所示,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動,木箱此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1;(乙)圖中,小孩用100N的水平力恰能推動木箱,此時木箱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2;(丙)圖中,小孩把木箱推動了,此時木箱與地面間摩擦力大小為F3 .若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200N,木箱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為μ=0.45,則F1 、F2 、F3的大小分別為( )A.80N、100N、90N B.80N、100N、45N C.80N、80N、90N D.0、80N、45N5、如圖所示,甲、乙兩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體乙,它們仍保持靜止狀態,甲、乙接觸面也為水平,則乙物體受力的個數為A.3個 B.4個 C.5個 D.6個6.如圖所示,用力F推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P、Q、R,使其做勻加速運動. 若P和Q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6 N,Q和R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4 N,Q的質量是2 kg,那么R的質量是( )A.2 kg B.3 kg C.4 kg D.5 kg 7、如圖,重力為G的木塊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A.Fcosθ B.μFsinθ C.μ(G-Fsinθ) D.μG 8.原來做勻速運動的升降機內,有一被伸長彈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質量的物體A靜止在地板上,如右圖所示,現發現A突然被彈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斷,此時升降機的運動可能是( ) A.加速上升 B.減速上升C.加速下降 D.減速下降9.在如圖所示的v-t圖中,曲線A、B分別表示A、B兩質點的運動情況,則下述正確的是( )A.t=1 s時,B質點運動方向發生改變B.t=2 s時,A、B兩質點間距離可能等于2 m二.填空題(本題2小題,共17分)1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1)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________(填字母代號).①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趯⑾鹌l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長度、蹖椈沙佣祭斓较嗤潭取、軐⑾鹌l和繩的結點拉到相同位置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同學們在操作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①兩細繩必須等長、趶椈沙、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行③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之差應盡可能大④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適當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稍遠些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如圖所示,是兩位同學在研究“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時所得到的實驗結果,若F ′的作用效果與F1、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則尊重實驗事實的結果為____________ 14下圖是某同學在“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中打出一條紙帶,他從比較清晰的點開始,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已知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 s,則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 s。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為a = _________ m/s2,打下計數點C時小車運動的速度為vC=_________m/s。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9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寫出數值和單位。)15、如圖,光滑斜面傾角θ=37°,用一豎直方向的光滑擋板將球擋在斜面上,已知球重60N。(sin37o= 0.6,cos37o= 0.8) 求:(1)斜面對球彈力的大? (2)擋板對球彈力的大? (3)若擋板沿逆時針緩緩轉到水平過程中擋板和斜面對小球作用力是如何變化的?要有過程和結論。 N1=Gtan37°=60×N=45N ;16.甲車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乙車以4m/s的速度與甲車平行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車經過乙車旁邊開始以0.5m/s2的加速度剎車,從甲車剎車開始計時,求:(1)乙車再次追上甲車前,兩車相距的最大距離;(2)乙車再次追上甲車所用的時間。17、如圖甲所示,質量為m=1kg的物體置于傾角為θ=37°(sin37o=0.6;cos37o=0.8)的固定且足夠長的粗糙斜面上,對物體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時撤去拉力,物體運動的部分v—t圖像如圖乙所示(物體與斜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10 m/s2)試求:(1)拉力F的大小。(2)t=4s時物體的速度v的大小。(1)設力F作用時物體的加速度為a1,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y軸 N mgcosθ= 0 其中 f = μ N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5題圖黑龍江哈爾濱十二中12-13學年高一上期末考試試題(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98959.html
相關閱讀: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
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
高一物理上冊牛頓第二定律同步練習題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物理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