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二字出現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簡稱,即考察事物的形態和變化,總結研究它們的規律的意思。物理網為大家推薦了高一物理運動的描述寒假檢測試題,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本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40分)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6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7~10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南北朝傅翕曾寫下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一句應理解成其選擇的參照物是()
A.水 B.橋
C.人 D.地面
答案:A
解析:參考系的選擇是研究運動問題必須要注意的,參考系不同,運動的形式便不同。
2.在亞洲田徑錦標賽上,飛人劉翔(如圖所示)以13秒14勇奪110m欄世界冠軍,取得了四連冠的好成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劉翔在飛奔的110m中不可以看做質點
B.教練為了分析其動作要領,可以將其看做質點
C.無論研究什么問題,均不能把劉翔看做質點
D.能否將劉翔看做質點,決定于我們所研究的問題
答案:D
解析:劉翔飛奔時我們無需關注其跨欄動作的細節,可以看做質點,故選項A錯誤;分析其動作要領時,如果看做質點,其擺臂、跨欄等動作將被掩蓋,無法研究,故選項B錯誤;根據質點的定義,能否將物體看做質點,關鍵是物體自身因素對我們研究問題的影響,而不能籠統地說能或不能,故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3.(泰安六校2016~2016學年高一聯考)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016年7月30號凌晨4時26分開始進行第四次下潛實驗,并在深度5182米的位置成功安放了中國大洋協會的標志和一個木雕的中國龍,如圖所示。下潛全程歷時8小時57分,于13時2分完成下潛任務后順利返回到向陽紅09母船。關于此次下潛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5182米是指位移
B.5182米是指路程
C.4時26分、8小時57分、13時2分是指時間
D.4時26分、13時2分指時刻,8小時57分指時間
答案:D
4.在2016年春季田徑運動會上,高一六班同學頑強拼搏,挑戰極限,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下面對運動員們快字理解不正確的是()
A.小李同學在800米決賽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學們紛紛說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學的平均速率大
B.小王同學在100米決賽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學起跑時加速度大
C.小劉同學在100米決賽中取得了第一名,好快呀,是指小劉同學的平均速度大
D.在100米決賽中,小劉同學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學取得了第二名。同學們說小劉同學比小王同學跑的快,是指任意時刻速度大
答案:D
5.在t=0的時刻,從地面附近的空中某點釋放一小球,它自由下落,落地后反彈,且每次反彈都能到達最初的出發點,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設小球與地面的碰撞時間和小球在空中所受空氣阻力都忽略不計,則小球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可表示為圖中的哪個()
答案:C
解析:取向上為正方向,由題意知,小球先負方向的速度越來越大,落地時速度達最大值,然后速度又變為正方向,向上運動時速度越來越小,到最高點速度為零,然后又向下速度為負,速度值越來越大,所以選C
6.某人爬山,從山腳爬上山頂,然后又從原路返回到山腳,上山的平均速率為v1,下山的平均速率為v2,則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v1+v22,v1+v22 B.v1-v22,v1-v22
C.0,v1-v2v1+v2 D.0,2v1v2v1+v2
答案:D
解析:位移為零,故平均速度為零。設路程為2s,有平均速率為:v=2ssv1+sv2=2v1v2v1+v2。
7.有下列幾種情景,請根據所學知識選擇對情景的分析和判斷正確的選項是()
①點火后即將升空的火箭
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線高速行駛的轎車為避免事故緊急剎車
③運動的磁懸浮列車在軌道上高速行駛
④太空中的空間站在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
A.因火箭還沒運動,所以加速度一定為零
B.轎車緊急剎車,速度變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駛的磁懸浮列車,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
D.盡管空間站做勻速圓周運動,加速度也不為零
答案:BD
解析:火箭雖還沒動,但火箭的加速度不為零,故A錯;轎車緊急剎車時,根據a=vt,由于v很大而t很小,故加速度很大,B對;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很大,但速度變化并不快,故加速度并不大,C錯;空間站的速度大小不變,但速度方向不斷變化,故加速度并不為零,D對。
8.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銅礦發生塌方事故,導致33名礦工被困。10月14日0時32分,鳳凰二號救生艙搭載最后一名救援人員到達地面,33名礦工被困69天全部獲救。如圖所示,救援通道高度624m,假設鳳凰二號救生艙上升時間為20分鐘48秒,為保證礦工生命安全,救生艙的最大加速度不大于0.01m/s2,則()
A.鳳凰二號救生艙上升的平均速度為0.5m/s
B.鳳凰二號救生艙上升的最大速度為0.5m/s
C.鳳凰二號救生艙上升的加速時間一定大于50s
D.鳳凰二號救生艙上升時可能是一直加速
答案:AC
解析:由v=h/t可得鳳凰二號救生艙上升的平均速度為v=h/t=6241248m/s=0.5m/s,選項A正確;鳳凰二號救生艙上升時一定是先加速再勻速最后減速,最大速度一定大于平均速度,選項B、D錯誤;由于最大速度大于平均速度0.5m/s,所以加速時間tv/a=50s,即加速時間一定大于50s,選項C正確。
9.(綿陽南山中學2016~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2016年某日,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六艘海盜快艇試圖靠近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保護的商船,中國特戰隊員發射爆震彈成功將其驅離。假如其中一艘海盜快艇在海面上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設運動過程中海盜快艇所受阻力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海盜快艇在0~66s內從靜止出發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線運動
B.海盜快艇在96s末開始調頭逃離
C.海盜快艇在66s末離商船最近
D.海盜快艇在96s~116s的加速度為a=-0.75m/s2
答案:BD
解析:在0~66s內圖象的斜率越來越小,加速度越來越小,故海盜快艇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A錯誤;海盜快艇在96s末,速度由正變負,即改變運動的方向,開始掉頭逃跑,此時海盜快艇離商船最近,B正確,C錯誤;根據a=vt可得,a=vt=0-15116-96m/s2=-0.75m/s2,所以D正確。
10.甲、乙兩位同學多次進行百米賽跑(如圖所示),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達終點,現讓甲遠離(后退)起跑點10m,乙仍在起跑點起跑,則關于甲、乙兩同學的平均速度之比和誰先到達終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v甲?v乙=11?10 B.v甲?v乙=10?9
C.甲先到達終點 D.兩人同時到達終點
答案:BC
解析:百米賽跑中甲都比乙提前10m到達終點,即甲跑完100m與乙跑完90m所用時間相同,則有100mv甲=90mv乙,得v甲=109v乙。讓甲遠離起跑點10m而乙仍在起跑點,則甲跑110m到達終點的時間t甲=110mv甲=99mv乙,而乙跑到終點的時間t乙=100v乙t甲,所以甲先跑到終點。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二、填空題(共2小題,共1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橫線上)
11.(6分)如圖所示是一位同學用手拉動紙帶通過電磁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在紙帶旁邊附著一把毫米刻度尺,電磁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一個點。根據紙帶上點的排列情況可判定,手拉動紙帶時,手的運動速度怎樣變化________;由A到C這段距離上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打C點時手拉動紙帶的速度約為________m/s。
答案:先增大后減小 0.18m/s 0.39m/s(0.40m/s亦正確)
12.(8分)某同學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出A、B、C、D、E、F、G共7個計數點。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每兩個相鄰的測量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0s.
(1)試根據紙帶上各個計數點間的距離,計算出打下B、C、D、E、F 5個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并將各個速度值填入表中。(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vBvCvDvEvF
數值/(ms-1)
(2)將B、C、D、E、F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標在直角坐標系中,并在圖中畫出小車的瞬時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線。
解析:(1)據vn=xn+xn+12T知
B點對應的速度
vB=3.62+4.3810-220.10m/s=0.400m/s
C點對應的速度
vC=4.38+5.2010-220.10m/s=0.479m/s
D點對應的速度
vD=5.20+5.9910-220.10m/s=0.560m/s
E點對應的速度
vE=5.99+6.8010-220.10m/s=0.640m/s
F點對應的速度
vF=6.80+7.6210-220.10m/s=0.721m/s
如表所示
vBvCvDvEvF
數值/(ms-1)0.4000.4790.5600.6400.721
(2)將計算出的各點速度描在坐標紙上,并將各點用平滑的線連接起來,如圖所示。
三、論述、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4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3.(10分)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km/h,為監控車輛是否超速,設置了一些電子警察系統,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設兩個傳感器線圈A和B,當有車輛經過線圈正上方時,傳感器能向數據采集器發出一個電信號;若有一輛汽車(在本題中可看作質點)勻速經過該路段,兩傳感器先后向數據采集器發送信號,時間間隔為t,經微型計算機處理后得出該車的速度,若超速,則計算機將指令架設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機C對汽車拍照,留下違章證據。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試寫出微型計算機計算汽車速度v的表達式。
(2)若L=5m,t=0.3s,則照相機會不會工作?
答案:(1)Lt (2)不會
解析:(1)汽車在t時間內的位移為L,所以v=Lt
(2)將已知數據代入上式v=Lt=50.3m/s=60km/h80km/h
所以照相機不會工作。
14.(10分)新聞聯播中報道,我國空軍研究人員在飛機零高度、零速度的救生脫險方面的研究取得成功。報道稱:由于飛機發生故障大多數是在起飛、降落階段,而此時的高度幾乎為零高度。另外在飛行過程中會出現突然停機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員脫險非常困難。為了脫離危險,飛行員必須在0.1s的時間內向上彈離飛機,若脫離飛機的速度為20m/s,試判斷一下彈離過程中的加速度多大?
答案:200m/s2
解析:飛行員在彈離過程中經時間t=0.1s,速度由0變為20m/s。
加速度a=vt=200.1m/s2=200m/s2。
15.(12分)一輛客車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駛,在經過某直線路段時,司機駕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司機發現其正要通過正前方高山懸崖下的隧道,于是鳴笛,5s后聽到回聲;聽到回聲后又行駛10s司機第二次鳴笛,3s后聽到回聲。請根據以上數據幫助司機計算一下客車的速度,看客車是否超速行駛,以便提醒司機安全行駛。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為110km/h,聲音在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答案:87.5km/h,未超速
解析:設客車行駛速度為v1,聲速為v2,客車第一次鳴笛時客車離懸崖的距離為L。由題意可知,在第一次鳴笛到聽到回聲的過程中,應有2L-v15=v2當客車第二次鳴笛時,客車距離懸崖的距離為L=L-v115,同理有2L-v13=v23,即2(L-v115)-v13=v23,得v1=v214=24.3 m/s=87.5km/h,小于110km/h,故客車未超速。
16.(14分)上海到南京的列車已迎來第五次大提速,速度達到v1=180km/h。為確保安全,在鐵路與公路交叉的道口處需裝有自動信號燈。當列車還有一段距離才能到達公路道口時,道口應亮起紅燈,警告未越過停車線的汽車迅速制動,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趕快通過。如果汽車通過道口的速度v2=36km/h,停車線至道口欄木的距離x0=5m,道口寬度x=26m,汽車長l=15m(如圖所示),并把火車和汽車的運動都看成勻速直線運動。問:列車離道口的距離L為多少時亮紅燈,才能確保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安全駛過道口?
答案:230m
解析:為確保行車安全,要求列車駛過距離L的時間內,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的車尾必須能通過道口。
汽車從越過停車線至車尾通過道口,汽車的位移為
x=l+x0+x=(15+5+26)m=46m
汽車速度v2=36km/h=10m/s,通過這段位移需要的時間t=xv2=4610s=4.6s
高速列車的速度v1=180km/h=50m/s,所以安全行車的距離為L=v1t=504.6m=230m。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一物理運動的描述寒假檢測試題,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12391.html
相關閱讀: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
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
高一物理上冊牛頓第二定律同步練習題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