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地理網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一地理寒假作業的參考答案,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加油,地理網一直陪伴您。
1、(共8分) (1)人口自然增長率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
(2)③ 第四階段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3)計劃生育 現代型 (4)A
2、(共12分)(1)A人口自然增長快 發展中國家 就業困難
(2)人口老齡化 鼓勵生育 推出退休 接納海外移民和外籍勞工(3)人口基數大
(4)表明人口老齡化速度超過經濟發展速度 社會負擔過重、勞動力短缺、老年人生活困難等
3、(1)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長率 (2)人口老齡化 2000-2005年 人均壽命延長和出生率的不斷下降 (3)性別比例失調,造成部分男性將來婚配苦難,影響社會秩序和安定,并對就業和社會經濟結構造成破壞。 (4)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完善養老保障制度;嚴格控制出生人口性別比例;提高人口素質。
4、(1)30% 低 (2)很少 人口總數多 (3)C
5、(共16分)(1)B1 A1 ;A2 C1 B2(6分)
(2)經濟(2分)
(3)氣候(2分)
(4)流動人口大量增加,流向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改革開放政策的影響。(6分)
6、(1)A(2)C(3)乙 人口基數 人口自然增長率 (4)B(5)現代型 傳統型 (6)傳統型 現代型
7、(1)逐年增加 (2)①從農村到城市 ②從內地省、自治區到沿海城市和工礦地區
(3)自發 務工 經商 (4)上海 遷入
8、(1)30 A C (2)A(3)略
(4)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長快,少年兒童比重大,加大資源、環境、教育、就業等壓力(任答兩點即可) (5)彌補勞動力不足,提高城市競爭力,活躍市場,提高人口素質,加強多元文化交流(任答兩點即可)
9、(1)上海 寧夏 (2)江蘇 上海
(3)上海 老年人口偏多,人口老齡化嚴重,導致人口死亡率較高
(4)“三低”模式(或過渡模式的低增長階段)
(5)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出生率較低,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口出生率較高 經濟發達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
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一地理寒假作業(二)參考答案
1、(共14分)(1)B (2分)
(2)大城市; 資源豐富;交通便捷 (3分)
(3)在城市邊緣地區; 靠近河流、鐵路等交通便捷處 (2分)
(4)C; 接近消費人群;交通便捷程度高 (3分)
(5)D 靠近風景區,環境優美 A 靠近工礦區 (4分)
2、(1)中心商務區?臻g分布特點:多位于市區的中心地帶。主要功能:是城市的商業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展銷中心、購物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務中心等。
(2)較為合理。大部分住宅區位于市區的東西兩側,處在東南季風和西北季風的垂直方向上。
亦可答:有不合理之處。部分住宅處在西北季風的下風向。
3、(12分)(1)(各1分)
用地類型
水稻種植
花卉與乳牛業
工業
商業
住宅用地
字母
d
c
a
b
(2)2 (1分)此處遠離市區,地租較低;臨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下游,避免對城市造成水污染;位于盛行風的垂直方向,避免對城市造成大氣污染。(3分,任答三點即可)8 (1分)位于河流上游,水質潔凈。(1分) (3)A (2分)
4、( 1)C A B (每空1分) (2)F D E(每空1分)
(3)H(1分) H地處河流下游和主導風向的垂直郊外,污染程度最小(1分)
(4)C(1分) (5)B(1分)
5、(1)水運便利 取水方便 (2)集中式或團塊式 P
(3)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水陸交通便利
(4)分擔城市職能;緩解城市土地、交通壓力;有利于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促進城市合理化發展。
6、(1)附近有煤炭資源 該區為我國江南地區,冬季吹偏北風時,火電廠排放的有害氣體會污染該市區
(2)B水果生產基地 丘陵地區適合種植果樹
C服裝廠 該處接近消費市場,勞動力資源豐富 。
D全國性的服裝批發市場 位于兩條過境公路交匯處,交通便利 。
E處建自來水 位于河流上游,水質好
F花卉種植基地 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且位于近郊,地價低。
(3)柑橘、柚子等
7、(1)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增加 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2)逆城市化 大城市環境日益惡化,鄉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3)A
(4)發達國家在農業中就業比例低,在服務業中的比例高;發展中國家在農業中就業比例高,在工業、服務業中的就業比例低。
8、(1)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2)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河運、海運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3)交通擁擠、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社會秩序混亂 (4)開發新區、建衛星城
9、(10分)(1) 逆城市化 B C (2) 韓國 日本 (3) 經濟/經濟社會 經濟發達
(4) 農業用地減少;交通擁擠;就業困難;住房緊張;環境污染加重等
10、(1)城市化水平不斷上升,近年來上升速度加快;東、中、西三大地帶區域差異明顯;城市數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數量增加速度較快;從城市構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為主。
(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務范圍廣,功能強;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強。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區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一地理寒假作業(三)參考答案
1、(1)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位于平原地區,地勢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4分)
(2)交通運輸條件改善,保鮮技術提高,政府支持,溫室、大棚等農業生產技術改進,市場需求量增大等。(5分)(3)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增加經濟收入。(4分)(4)京廣線、京九線。(2分)
2、(1)南亞 東南亞 (2)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3)① 水源 (4)人多地少,糧食消費量大
3、(1)商品谷物農業 混合農業(2分)(2)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3分)
(3)家庭 小麥(2分)?(4)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系統?(1分)
(5)分布于國土的東南部和西南部(1分)(6)修建水利工程(1分)
4、(1)混合 秦嶺?淮河線以南(南方)
(2)有利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雨熱同期;日本人多地少,農產品市場需求量大;地形平坦。不利條件:水旱、臺風等氣象災害較多;日本農村勞動力少,工資水平高。
(3)形成濕地稻田養魚、養鴨復合生態系統,農業產出大;農產品多樣化,對市場的適應性更強;農業生產不使用除草劑、殺蟲劑、化肥,環境效益大。
5、 (1)水果、蔬菜、花卉 全年降水不足,雨熱不同期
(2)①市場:歐洲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為該地區的“時鮮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②交通:發達的交通運輸;③技術:冷藏、保鮮技術先進。
(3) 法國的優勢:距離歐洲腹地較近,貨物運輸便捷;科技力量強,工業基礎好
西班牙的優勢:緯度較法國低,熱量充足,時鮮花卉、果蔬可提早上市;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較低
6、(10分)(1)甜菜 油菜 (2)冬小麥帶 乳畜帶 (3)B (4)不能 (5)調整農業結構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走優質高效農業之路
7、(9分)(1)甲??果業;乙??副業;丙??漁業。(3分,各1分)
(2)化工廠??③;制堿廠??⑤;罐頭加工廠??①;石油輸出港??②;自來水廠??④;療養院??⑥。
8、(1)技術技術
(2)① BD ② BC (3)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增長速度快,產品升級快;研究開發費用在銷售額中所占比例高;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4)地理位置優越;海、陸、空交通網絡發達;人才和科研機構密集;基礎設施完善;配套協作性好;市場廣闊;政策優惠。
9、(1)A處位于河流上游,水質好,污染輕
(2)石化廠屬于嚴重污染工業,污染大氣和水源;而B處遠離市區,并處于兩個盛行風向的垂直(3)接近消費市場;處于長江口,接近水源;處于市郊,用地條件好;基礎好,技術力量強;社會協作條件好;接近深水港,交通便利;遠離市區,處于河流下游,兩個盛行風向垂直方向的郊外,對上海市區環境污染少
(4)市場區位 需求量 蔬菜、花卉等園藝業、奶牛業、家禽飼養業
(5)F應標注在黃浦江下游和長江口,上海市區的東北方向。理由:該處接近深水港,交通方便;處于河流下游,兩個盛行風向垂直方向上
(6)海 河 黃浦 地勢平坦開闊,坡度極緩 有利于港口設備、建筑和倉儲的平面布局,但由于坡度極緩,水流分叉多,流速慢,航道容易淤塞 有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作為腹地,上海市為依托
(7)水陸交通便利;技術力量雄厚;農業基礎好;水源充足;勞動力豐富且素質高;市場廣闊;靠近上海市老城區,老城區基礎好,勢力雄厚,對新區開發起著支持作用;國家的優惠政策等。 浦東為上海高新產業發展的首選地,高新工業的發展可促進上海市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促進上海市社會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有利于上海市老城區人口向新區遷移,防止老城區因人口和工廠過分集中產生的城市環境問題。
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四)參考答案
1、(10分)(1)波動上升或上升或變暖 (1分) (2)a: ④ b: ② c: ① d:③ (4分)
(3)原因:①人口總量大,②經濟高速增長,③能源消費總量大;④礦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氣)在能源消費構成中所占的比重高。(任答2點,2分)
措施:①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②發展節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進行溫室氣體的回收;④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業);⑤植樹造林,增加植被覆蓋率;⑥加強管理與宣傳,提高節能意識。(任答3點,3分)
2、①?E或F ②?G ③?J ④?H ⑤?I? ⑥?F或E ⑦?K ⑧?D ⑨?A ⑩?C ?⑾?B
3、(1)硫氧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 礦石 (2)西南風的影響(3)西南四川盆地地形閉塞,空氣不易流動,多云霧容易形成酸雨(4)過度放牧 濫墾草原(5)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消除工業“三廢”,搞好環境保護 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4、(1)從沿海向內陸,可持續發展狀況從良好到較差狀態。(2) 環境污染嚴重 資源、能源不足
(3) 氣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嚴重、生態脆弱
5、(10分)(1)逐年上升 波動上升 (2)全球二氧化碳體積分數變大導致全球氣溫上升
(3) FH, E, G, BC, A, D(全對7分,錯一空扣1分)
6、(1)總是浮顆粒物增多導致空氣質量下降;CO2增加增強溫室效應;SO2等酸性氣體增多導致酸雨蔓延。(只答大氣污染的得分)
(2)生態系統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水質變化(水污染);對質環境的不良影響(泥沙、淤積、地震、滑坡等)。
7、(1)、①-A ②-C ③-D ④-H ⑤-B ⑥-E ⑦-F ⑧-G ⑨-I
(2)、人類活動 削弱作用 (3)、農業 東部
(4)、不斷地雕塑著地表形態;使地球上晝夜溫差不至于過高;水資源不斷更新;維持生物活動,影響生物圈(至少回答兩點
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一地理寒假作業(五)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 BCDAA 6?10 BADBC 11?15 ACBDB 16?20 DBDBA 21?25 CDDBA 26?30 BCBCB
二、綜合題
31、(1)桂、貴或黔、藏、川或蜀
(2)本區位于我國的西南地區,既受到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的影響,又受到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影響。
(3)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不穩定。
(4)喀斯特(巖溶)地貌發育地表崎嶇不平
32、(1)西部比東部降水較少 ,光照較足。 西部位于東南季風 的背風坡
(2)地形(地勢) 和城市(人口)分布
(3)主要在西部 。影響因素是西部多平原,有河流提供水源,農業基礎好,交通便利。
33、(1)D(2)南昌。夏季副熱帶高氣壓盤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3)烏魯木齊 距海遠,水汽少(4)五臺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34、(1)D (2)C 雨水 A 高山冰雪融水
(3)畫圖略 該河段流經青藏高原邊緣,河道落差很大;受來自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影響,降水量大,河流水量陡增。
(4)該河段地處我國西南邊遠山區,山高谷深,人跡罕至,交通不便,經濟相對落后,對能源需求較少;建水電站的投資巨大,工期漫長,對技術要求很高,目前條件尚不具備。
35、(1)自天山山脈向其南北兩側遞減。
(2)特征:多內流河和時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節變化大,有結冰期。
成因:深居內陸;降水量少,蒸發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補給為主,受氣溫、降水變化影響。
(3)水資源利用不當,過度樵采、過度開墾、過度放牧等。
以上就是地理網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一地理寒假作業的參考答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14830.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