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知識復習
拓展精練 (3)
1.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在他的《國富論》中寫了一段廣為引用的話:“每人都在力圖應用他的資本,來使其生產品能得到最大的價值。……在這樣做時,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一種目標……由于他追逐自己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
這只被斯密稱為“看不見的手”是什么?它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分別是什么?(12分)
2. 2014年10月14日,蘋果公司正式推出iPhone4S,引起全球市場的震撼,首周銷量突破400萬臺,刷新了世界電子產品的銷售記錄。雖然正版行貨iPhone4S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時間最快在今年年底,但市場上已經有了水貨機的出現。即使售價高達萬元,很多果粉依舊趨之若鶩。
消費者小張認為能在第一時間用上iPhone4S很有面子,而且在自己的朋友中很多人也花高價買了iPhone4S。
學者認為比美國市場售價還高的蘋果手機不應該在中國如此熱銷。另外一方面,由于蘋果手機生產帶來的一系列污染,有環保組織將蘋果公司的產品稱作為“毒蘋果”,呼吁抵制iPhone4S。
(1)你如何看待小張購買蘋果手機體現出的消費心理?(4分)
(2)結合材料,你覺得面對iPhone4S銷售熱潮應該如何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8分)
3.入世十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可謂突發猛進,汽車銷量從2001年的230萬輛增長到2010年的1800萬輛。與此同時,汽車的價格卻呈不斷下降的趨勢,每年的下降幅度達兩成左右。國內汽車消費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最為明顯的是汽油價格逐步飆升,從2001年的2-3元每升上漲至如今的7-8元每升。汽油價格的提高使得汽車銷售遭遇尷尬,很多消費者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車和電動自行車。
(1)你認為我國汽車價格呈不斷下降趨勢的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
(2)為什么說汽油價格的提高使得汽車銷售遭遇尷尬?(4分)
(3)人們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車和電動自行車?(4分)
4.材料一 《中國日報》10月22日評論版頭條文章指出:世界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迫使中國加快推動以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這對世界經濟的平衡和恢復性增長具有重要影響!笆濉蹦┢,中國的消費率將由現在的48%左右提高到50%以上,初步形成消費拉動增長的基本格局。
材料二
注:2014年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的經濟統計數據,今年1至9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8%,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5875元。
材料三 自去年以來我國食品價格普遍上漲,先是“豆你玩”、“蒜你狠”,后又迎來了 “糖高宗”、“豬堅強”,食品價格緊緊牽動著億萬普通家庭的心。
(1)為什么中國要加快推動“以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6分)
(2)結合材料二、三,你認為怎樣才能實現消費率提高的目標?(8分
5、據報道,截至2010年7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2、2%,銅比去年增長4、2個百分比;實現就業人數455、6萬人,同比增長40余萬人。這一數據遭到廣泛質疑,大學生就業難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分析說明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2分)
(2)如果你是一名大學生,請你為同學們就業提一些合理化建議。(6分)
6、生活在世紀之交的中學生處于改革開放以來造就的良好經濟環境中,同時又受到不斷出現的外界新事物的影響,F今、想法與以中學生的觀念前的同齡人已經大不一樣了。在消費觀上的變化就尤為顯著。
某校高一(8)班同學圍繞此問題組織了一次綜合探究活動。在活動中他們通過采訪,收集到甲、乙兩位同學各自對消費的不同見解。甲同學:"食品消費,向廣告看齊;人情消費,向成人看齊;服裝消費,向名牌看齊。"乙同學:"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在活動中同學們了解到,如今都市里出現了被稱為"月光族"的一群年輕人:他們有著穩定且收入較高的工作,有很強的賺錢能力;他們有強烈的消費欲望,可因為生活無計劃,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
A.對于甲、乙兩位同學的消費觀念,你更推崇哪種消費理念?并闡明理由。(2分)
(2)結合經濟生活知識,請你評價"月光族"的做法。(8分)
第一節探究題:本題12分。結合背景材料進行探究,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綜合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策略等。
進入2014年以來,我國生豬及豬肉供應偏緊,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豬肉價格一漲,苦了居民,喜了農民。農民有了按勞等值的收獲,當然高興。但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富了的城市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城市居民還是較低收入者,面對十幾元一斤的豬肉實在尷尬。
專家認為不要驚慌!柏i肉之所以價格瘋漲原因如下:由于近幾年生豬價格過低、飼養成本上升、部分地區發生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極大挫傷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我國生豬生產下降。但無論價格怎樣波動,也不會背離價值太遠!
參考答案
1.“看不見的手”是指價值規律。(4分)價值規律的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4分)。價值規律表現形式: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4分)。
2.(1)小張認為用上iPhone4S很有面子,是一種攀比心理的表現,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2分);而很多朋友花高價購買,自己也跟風購買是從眾心理的表現,盲目從眾不可取(2分)。
(2)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是否購買首先要考慮自己的經濟收入;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考慮個人實際情況,避免盲目跟風;保護環境,綠色消費,作為消費者有權利要求蘋果公司減少生產污染,保護環境;勤儉節約,艱苦奮斗(8分)。
3.(1)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成反比,價值決定價格。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生產效率提高,汽車價值量下降,從根本上帶來汽車價格的下降。(2分)
供求影響價格,供過于求,價格下跌。汽車工業的發展,增加了汽車的供給量,而由于汽油價格的上漲抑制了汽車消費的需求,也影響了汽車的供求關系。(2分)
(2)汽油和汽車是互補商品關系,油價上升,使用汽車的費用增加,從而抑制汽車消費,使得汽車銷售遭遇尷尬。(4分)
(3)①價格影響消費,油價上漲,汽車使用費用增加,購買小排量汽車更加經濟。(也可以從綠色消費的角度談原因,但不重復給分。)(2分)
②汽車和電動自行車是替代商品的關系,油價上漲,汽車購買減少,人們轉而購買電動自行車。(2分)(必答)
4.(1)中國加快推動“以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就是要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消費能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2分)。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帶動新產業的出現和成長,為生產創造新的勞動力(4分).
(2)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收入差距大也會影響總體消費水平。材料2顯示我國2014年前九個月,居民收入增長低于GDP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任然較大,這影響了消費率的提高。需要不斷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減小城鄉收入差距。(4分)
物價的變動也會影響消費,一般情況下,物價上漲,消費減少。自去年以來我國食品價格普遍上漲影響了普通群眾的消費。需要穩定物價才能刺激消費。(4分)
5、(1)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就業觀念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通暢,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等。(2分)
(2)①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樹立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和多種方式就業觀;(4分)②要積極適應市場需要,努力學習,提高職業技能和素質;(1分)③自主創業。(1分)
(言之有理即可)
6、(1)推崇乙同學的觀點,屬于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1分)消費者選購物品時講究實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這種消費觀念是一種理性的,值得提倡的消費行為。(1分)
(2)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與前提。都市里部分年輕人有著穩定且收入較高的工作,他們可支配的收入較多,對末來收入預期較樂觀,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往往較大。(2分)
②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這種消費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生產的發展。(2分)
③支出無計劃,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超越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的消費行為是缺乏理智的,面對當前的國情和實際,我們應做理性的消費者,在消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應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消費。(2分)其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財富,是任何時候都應該弘揚的(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1905.html
相關閱讀:2014-2014學年高一政治上冊期初考試試題
上海市理工大學附屬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
嘉興一中2016高考政治考試試卷及答案
魚臺二中11-12學年高一政治下冊3月月考試題(帶答案)
吉安一中高一政治期中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