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政治十二個五年規劃創新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4年高考《十二個五年規劃》創新試題
1、材料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堅持陸海統籌,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提高海洋開發、控制、綜合管理能力。同時應當看到,我國海洋事業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一是海洋經濟增長方式依然粗放,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經濟布局亟待優化。二是海洋科技整體水平仍不高,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掌握不多。三是海 洋開發行為不夠規范,近海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扭轉,海洋防災減災形勢相當嚴峻。四是海洋公益服務能力不足,政策法規還需進一步完善,維護海洋權益的任務十分艱巨。五是海洋意識還有待提高,各方面對海洋的了解還不足。
材料二 重化工業突出的經濟大省山東,也在尋求以海洋經濟為突破口的經濟轉型,正在爭取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早日納入國家戰略范疇。據了解,山東海洋產業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18%,居全國第二位,但與國際海洋經濟還存在很大差距。山東要達到“海洋強省”的目標,海洋高新技術產業應占相當比重,海洋經濟總量在全省國民經濟中應占舉足輕重地位,并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體系。
(1)結合材料一、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談談山東省如何達到“海洋強省”的目標。(10分)
答案:(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
(2)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3)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規范海洋開發行為。
(4)加強宏觀調控,完善法律法規。
(5)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消費觀。
(2)結合材料一、二,運用哲學生活知識談談山東省如何達到“海洋強省”的目標。(10分)
答案:(1) 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系統優化法。
(3)辯證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
(4)聯系的觀點、發展觀點。
(5)意識的能動作用。
2、材料: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決定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是根據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未來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區域,確定主體功能定位,明確開發方向,控制開發強度,規范開發秩序,完善開發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開發格局。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對于抓住機遇,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行集約化發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1)結合材料,運用辯證唯物論知識說明我國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哲學依據。(9分)
答案:(1)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2)意識的能動作用。
(3)規律的客觀性。
(2)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知識說明我國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哲學依據。(9分)
答案:(1)整體部分辯證關系。
( 2)具體問題問題具體分析。
(3)主要矛盾。
(4)量變質變關系。
(5)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
(3)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的意義。(9分)
答案:(1)國家宏觀調控,規范市場秩序,資源合理配置,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產業結構升級,實行集約化發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我國經 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3)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差距,能源資源節約、可持續發展能力
(4)包容性增長,社會公平正義。
(5)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
3、回眸我們即將走完的這承前啟后的“十一五”,改革開放縱深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又好又快。即將開啟“十二五”,是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下列材料,回答 問題。
材料一:圖表一“十一五”期間我國國家財政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情況 單位:%
年份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上半年
財政收入 18.524.243123.111.730.8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3312.0917.2414.478.8313.63
圖表二
(1)分別描述圖表一、二中所反映的經濟信息。(7分)
答案:(1)圖表一反映十一五期間,我國國家財政收入,城鎮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增長很快,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地發展。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長。08、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兩者有所下降。(2分)
(2)圖表二反映了十一五期間,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依然取得了較大成就:經濟發展方式得到進一步轉變,投資、出口、消費三者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趨于平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第三產業得到較大發展,帶動了就業;國家經濟發展質量與效益并行,淘汰了落后產能;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西部增長速度連續三年高于東部。(5分)
(2)結合圖表2中的現象,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應如何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12分)
答案:(1)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2分)
(2)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分)
(3)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 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由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向依靠三大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山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4分)
(4)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2分)
(5)加強能源資源節約,發展低碳經濟,走新型 工業化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2分)
材料二:2010年10月15―1 8日,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五中全會召開,指出“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 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 會發展能力和水平”。 歷史和現實都已充分證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的根本保證,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和國家富強的根本保證,也是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根本保證。
(3)結合材料說明,中國共產黨怎樣才能保證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9分)
答案:(1)黨的性質、宗旨。(2分)
(2)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2分)
(3)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1分)
(4)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2分)
(5)執政理念、工作出發點落腳點(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3546.html

相關閱讀:吉安一中高一政治期中試題
上海市理工大學附屬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
嘉興一中2016高考政治考試試卷及答案
魚臺二中11-12學年高一政治下冊3月月考試題(帶答案)
2014-2014學年高一政治上冊期初考試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