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研究課題,曾被稱為科學之母。小編準備了高一地理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復習題,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一、單項選擇題
1.2010年12月22日14時50分,嫦娥二號遭遇首次月食。月食發生時,對衛星最大的影響是()
A.迫使衛星變軌運行
B.使衛星成為太空垃圾
C.使衛星上的太陽能帆板不能發電,衛星表面溫度降低
D.使衛星停止運動
答案 C
解析 月食發生時,衛星上的太陽能帆板不能接收太陽輻射,就不能產生電能;同時使衛星表面溫度降低。
2.下列能源中,其成因與太陽輻射無關的是()
A.化石燃料 B.潮汐能
C.風能D.生物能
答案 B
解析 潮汐能是一種勢能與動能結合能,它的產生雖然與太陽有關,但不是太陽輻射的結果,是天體引潮力作用的結果。
3.當太陽風暴到達地球時,地球上可降低太陽活動對其影響的保護層是()
A.水圈B.生物圈
C.巖石圈D.地球磁場
答案 D
解析 地球磁場可使太陽風暴中的帶電粒子發生偏轉,可減輕對地球的影響。
11月14日,壯觀的日全食美景在澳大利亞昆士蘭東北部地區上演,這是該地1 300年來首次。下圖為日全食景觀圖,據此完成4~6題。
4.圖中太陽被遮擋的部分與外圍發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陽的()
A.都是光球層
B.都是色球層
C.都是日冕層
D.光球層與色球層
5.發生在圖中太陽被遮擋部分的太陽活動有()
A.黑子B.耀斑
C.太陽風D.黑子、耀斑
6.圖中外圍發亮的太陽大氣層活躍時,可能發生的現象是()
A.曾母暗沙夜空的美麗極光
B.風調雨順,農業增產
C.磁針指向失準
D.流星現象多發
答案 4.D 5.A 6.C
解析 日全食時,太陽的光球層被月球遮擋,色球層及日冕層可見。黑子發生在光球層。耀斑發生在色球層。太陽風發生在日冕層。太陽活動活躍時,其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會擾亂地球磁場,導致羅盤指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流星現象與太陽活動無關。極光發生在較高緯度,曾母暗沙在赤道附近,極難見到極光。太陽活動活躍時,往往自然災害多發。
(青島高一質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觀測到了一顆距離太陽系不遠的紅矮星(恒星)的耀斑爆發,它釋放的能量相當于數千次太陽耀斑釋放能量的總和,會吹散行星的大氣層。據此完成7~8題。
7.此恒星耀斑爆發時()
A.是一個暗黑的斑點
B.是一個增亮的斑塊
C.一定會擾亂地球大氣層,造成無線通信中斷
D.一定會造成地球上氣候的異常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此耀斑是一個增亮的斑塊,可能會對地球產生影響,但不一定引起通訊中斷和氣候異常。
8.此次耀斑產生的帶電粒子流到達附近行星時,行星上可能出現的現象有()
①大氣層被吹散,表面成為不毛之地 ②其表面溫度一定會升高 ③行星上各地都會出現極光 ④行星上可能會出現磁暴現象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極光只出現在兩極地區,耀斑活動可能會影響行星表面的溫度,但不一定升高。
讀我國兩條經線不同緯度年太陽輻射總量對比圖,完成9~10題。
9.圖中顯示,我國兩條經線沿線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差異最大的地區在()
A.20N附近B.25N附近
C.30N附近D.35N附近
10.我國110E沿線,從30N至40N年太陽輻射總量迅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白晝時間越來越短B.緯度越來越高
C.地勢越來越低D.云雨天氣越來越少
答案 9.C 10.D
解析 第9題,兩條經線在30N附近年太陽輻射總量相差近70千卡/(平方厘米年),差異最大。第10題,我國110E沿線從30N至40N,受夏季風的影響時間越來越短,云雨天氣越來越少。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1~12題。
11.下列關于太陽輻射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輻射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均勻的
B.太陽輻射與生物量有相關性
C.太陽輻射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氦原子核聚變反應
D.因太陽離地球遠,故太陽輻射又稱長波輻射
1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正確的是()
A.太陽活動使地球溫度升高
B.太陽活動與地球上的自然災害有相關性
C.太陽活動使赤道地區的高空出現美麗的極光
D.太陽活動使無線電長波通信中斷
答案 11.B 12.B
解析 生物量的多少與太陽輻射多少有關;地球上的許多自然災害的出現與太陽活動有關。
北京時間3月3日晚,位于78N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上空,由于受到來自太陽大氣外部的高能帶電粒子流的影響,出現了美麗的極光。據此回答13~14題。
13.讀太陽外部結構示意圖可知,這次到達地球的帶電粒子流來自于圖中的()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
答案 D
解析 讀圖可知,甲為光球層,乙為色球層,丁為日冕層,丙為日珥。根據已掌握的知識和題干中的信息可知,到達地球的帶電粒子流來源于日冕層,即丁處。
14.除挪威外,下列國家中最有可能欣賞到極光的一組是()
A.英國、墨西哥B.加拿大、美國
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
答案 B
解析 能欣賞到極光的地區一般分布在緯度較高的地帶,結合給出的四組國家中,最有可能出現極光的地區是加拿大和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
15.太陽活動增強時,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流使地球上產生()
A.強熱帶風暴B.雷鳴閃電
C.磁暴現象D.厄爾尼諾現象
答案 C
解析 磁暴現象是由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的。
二、綜合題
16.讀下面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我國太陽輻射總量最豐富的地區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是__________。
(2)圖中我國太陽輻射總量最貧乏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這里的氣溫較同緯度的我國其他地區要高一些,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氣稀薄,空氣水汽少,塵埃少,且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 青藏高原 (2)四川盆地附近地區 霧天多,云量大,削弱了較多的太陽輻射 盆地地形,多云霧,熱量散失慢。 北有山脈阻擋,受冬季風的影響較小
17.讀太陽大氣結構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為________層,該層出現的太陽活動是________,這些區域是由于________而黯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為________的標志。
(2)B是______層,該層有時會出現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它的爆發是________的顯示。
(3)C是________層。
(4)世界上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有一定的________。耀斑爆發時發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________層,會引起無線電短波通訊中斷。太陽大氣拋出________,能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產生________現象。
答案 (1)光球 黑子 比四周溫度低 太陽活動強弱 (2)色球 耀斑 太陽活動最強烈 (3)日冕 (4)相關性 大氣 高能帶電粒子 磁暴
解析 從圖上看,A為太陽大氣的最內層光球層,該層的太陽活動主要是黑子。B層為色球層,該層太陽活動為耀斑,C為日冕層。
18.日本和荷蘭的研究人員證實,目前太陽活動處于100年來最不活躍的階段,從宇宙照射到地球的射線量也是50年來的最大值。據介紹,當太陽處于活躍期的時候,太陽周邊的磁場就會變強,來自太陽系外的宇宙射線也會被太陽磁場遮擋,從而使照射到地球的宇宙射線大大減少;反之,如果太陽活動處于低潮期,則磁場變弱,照射到地球上的射線自然也就變多。據此并結合太陽活動周期預報圖回答下列各題。
(1)黑子發生在太陽大氣的________層,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圖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年是第23個太陽活動峰年。
(3)與黑子活動同步的太陽活動還有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4)分析說明太陽活動對宇航員的有利影響。
答案 (1)光球 黑子的溫度比周圍低,所以看起來比較黑,其實僅是暗一些 (2)2000
(3)耀斑 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4)當太陽處于活躍期的時候,太陽周邊的磁場就會變強,來自太陽系外的宇宙射線也會被太陽磁場遮擋,使照射到地球的宇宙射線大大減少,從而大幅度減小宇宙射線對宇航員的傷害。
解析 (1)黑子是光球層中高速旋轉的氣體漩渦,溫度比光球層平均溫度低,顯得暗一些。(2)讀出圖中曲線最高峰所在年份即可。(3)耀斑隨黑子的變化同步起落,黑子所在區域上方太陽色球層區域是耀斑出現頻率最高的地區。(4)根據材料中太陽活動與宇宙射線多少的相關性,分析太陽處于活躍期時,宇宙射線減少對宇航員的益處。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復習題,希望大家喜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34220.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