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一、了解通訊的相關知識。二、準確、迅速捕捉課文內的基本信息。三、學習楊利偉的刻苦精神。
[重點]準確、迅速捕捉課文內的基本信息。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搭乘中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環繞地球飛行14圈,次日在內蒙古安全降落,這次為期21小時的太空之旅,使中國繼俄羅斯、美國之后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獨立自主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國家。
當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亮閃閃地劃過夜幕,所有時髦的明星都黯淡無光。
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中國青年報》記者馮春梅、劉程采寫的通訊《英雄瀟灑走蒼穹》。
二、學習通訊的相關知識
通訊分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人物通訊以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質,事件通訊以典型事件反映社會風尚或群體的精神風貌。學寫通訊,要注意事實具體、真實,選材要集中表現主題,可以有適當的抒情議論,能集中表現主題的細節也應采用。
學習寫通訊,首先要注意積累素材。為了保證事例的真實要注意實地采訪,采訪的對象除了當事人,還應包括與事件相關的領導、群眾。其次,根據材料思考可以表現什么樣的主題,然后圍繞主題選材組材,按寫通訊的要求整理成篇。
三、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充沛(pèi)綏中(suí)磐石(pán)燒灼(zhuó)默契(qì)
四、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概括每一個小標題下文字的主要意思。(可用文中原話,也可用自己的話概括)
提示:第一個小標題“一連串的滿分記錄”下的主要內容:不足800字的文字,敘述了楊利偉從“十八歲”入招“飛行員”,到被“選定”“執行飛行任務”的二十年間的歷程。楊利偉經過自己刻苦的努力,終于成為“首飛航天員梯隊”中綜合成績最優秀的一個。
第二個小標題“突然,他產生了錯覺,身體仿佛倒了過來”下的主要內容:在太空中,楊利偉遇到種種困難,憑借平時良好的訓練、自己頑強的意志力,他終于“戰勝了艱險,也戰勝了自己”。
第三個小標題“師長,讓你說中了,現在我就像學生一樣坐在教室里”下的主要內容:楊利偉努力完成關于業務、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準備,訓練思想和頑強的意志力,為飛天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2?結合以上內容具體說說作者的寫作思路。
明確:作者寫了楊利偉飛天前的優異表現、飛天時圓滿完成任務、飛天前他的刻苦訓練,主要表現了楊利偉作為一名英雄,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有無堅不摧的毅力,也正是因為這種境界、這種毅力,他才能在飛天的險境中,順暢地“調動”“意志力”。
3?楊利偉在太空遇到了什么危險?他又是怎樣克服的?
明確:遇到的危險:
(1)由于失重而有可能出現的“空間運動病”。
(2)飛船返回穿越“黑障”而出現的“超重”,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難與停止,意志喪失。
如何克服的:面對“失重”,楊利偉“調動”“意志力”,對“環境束縛”加以“抵抗”,“強迫”自己“設想”是坐在“模擬器”上;面對“黑障”而產生的“超重”現象,楊利偉努力“調整呼吸和力量”,予以對抗。
總之,盡管上述的一切做起來“很難受,很要勁,很耗體力”,但英雄楊利偉還是戰勝了困難。
4?本篇通訊的題目為“英雄瀟灑走蒼穹”,說說“航天英雄”楊利偉在地面上做了哪些準備,才做到“瀟灑走蒼穹”的。
提示:兩大方面準備。一是關于思想和意志力的訓練準備是如何進行的;一是關于業務、技術理論與實踐的訓練準備是怎樣完成的。文章的三個小標題下都有相關內容,學生只要能總結出兩個方面即可。
第二課時
一、導入。隨著“神舟”五號的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這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首飛航天員,以自己的壯舉和英姿,贏得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尊敬,同時也讓全世界為之矚目。2003年11月7日,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楊利偉“航天英雄”榮譽稱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全國人民向航天英雄楊利偉學習。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為楊利偉頒發“航天功勛獎章”和“航天英雄”證書。這是英雄對祖國的忠誠奉獻。這是祖國對英雄的最高褒獎。
二、思考討論
我們當代中學生能夠學習到英雄的什么精神呢?討論中可以適當補充未選入教材的《英雄瀟灑走蒼穹》其他部分文字,使同學們能更全面地體會英雄的情懷。
(見“相關資料”)
三、教師總結。楊利偉本人曾經說: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圣使命,作為一名軍人,就是要時刻準備奉獻和犧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8976.html
相關閱讀:《別了,不列顛尼亞》學案
《赤壁賦》教學設計
高一語文必修1作文輔導2
蒹葭教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