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浙江省效實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Word版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寧波效實中學 高一地理期末試卷(答案請做在答卷紙上)一、選擇題(40題,每題2分,共80分)1.能正確標注下圖中天體系統的名稱是A.①太陽系 B.②銀河系 C.③總星系 D.③地月系夸父計劃是中國的一個太陽監測衛星計劃,又稱為“空間風暴、極光和空間天氣”探測計劃,由于是一個太陽活動高峰年,至太陽活動將會很強烈,因此夸父計劃三顆衛星建議在這個時間內發射;卮2—3題。2.下列關于太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B.太陽大氣從內到外依次是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C.太陽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紫外線波段 D.太陽成為太陽系的中心是因為其質量比重最大3.上述材料所述的“太陽活動將會很強烈”可能是指 A.太陽黑子爆發 B.太陽爆炸 C.太陽輻射增強 D.太陽輻射減弱讀某日我國兩地晝長示意圖,完成4—6題。4.若兩地同時日出,則甲地位于乙的A.東北方 B.東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5.若乙地日出時刻是北京時間8:00,則該地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華北平原6.圖示季節,下列現象最不可能出現的是A.太陽直射點北移 B.地球公轉速度加快C.南極圈內極晝范圍擴大 D.北印度洋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7.如果黃赤交角變大,則A.五帶范圍不變 B.熱帶、寒帶的范圍將變大,溫帶的范圍變小C.熱帶、寒帶的范圍將變小,溫帶的范圍變大 D.熱帶、溫帶范圍不變,寒帶消失8.右圖中的大圓、中圓和小圓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巖石圈、地幔、地殼B.巖石圈、上地幔頂部、地殼巖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內部圈層、地幔、軟流層圖,回答題9.甲處的巖石類型和地形是A.噴出巖 海嶺 B.侵入巖 海溝C.沉積巖 島弧 D.變質巖 海盆10.下列地區所處的板塊邊界與甲處類似的是A.日本群島 B.地中海 C.新西蘭南北二島 D.紅海11.下列反映“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地貌圖是  當人們把目光還停留在溫室效應引起“全球變暖”時,研究人員通過觀察、研究,發現自1954年以來,在我國每過10年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便下降約2%。目前我國大地的光照比50年前平均減弱了10%。于是提出與溫室效應相伴隨的還有“地球變暗”效應。讀下圖,回答12—13題。12.與“地球變黑”有關的環節是A.B.  C. D.13.為減緩全球變暖,人類倡導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可以使A.增強 ?B.增強  ?C.減弱 ?D.減弱A. 此時是白天,風從海洋吹向陸地B. 此時是白天,風從陸地吹向海洋C. 此時是晚上,風從海洋吹向陸地D. 此時是晚上,風從陸地吹向海洋讀“北半球天氣系統示意圖”,回答15—16題。15.兩圖中受暖氣團控制的點是A.④和aB.③和dC.①和aD.④和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圖中①地氣溫最低B.乙圖中城市盛行上升氣流.甲圖中④地未來受暖氣團控制D.乙圖中四地均存在連續性降17.下圖中,風帶、氣壓帶畫法正確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圖為“北半球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第題。 .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斷層活動 B.冰川堆積C.巖漿活動 D.流水侵蝕.對河湖水資源更新影響最大的水循環是A.②一①一② B.⑨一⑤一⑥一⑨C.②一③一⑤一⑥ D.④一⑤一⑦一⑧.圖示洋流對沿岸地區氣候的影響是A.增溫增濕 B.增溫減濕C.降溫減濕 D.降溫增濕.關于圖示區域沿海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較大B.終年風力強勁C.D.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A.②真核細胞生物出現    B.③恐龍滅絕C.④無脊椎動物大量出現在地球表層  D.⑤魚類和兩棲類動物出現下圖為一組剖面示意圖,反映了我國華北某地區土地利用狀況由時期→時期的歷史變化過程。(時期→時期氣候變化甚微,可忽略不計;圖中河流斷面位于中游處。)回答題。時期,圖示河流斷面處的河流年內徑流量變化情況與圖時期相比,可能出現的現象是豐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減少B. 年內徑流量分配趨于均勻C洪峰流量及出現頻率減少D. 夏秋季流量減少,冬春季流量增大造成該河流下游地區洪澇災害多發的主要人為原因是①過度放牧致使草場涵養水源、調節徑流的功能下降②上游地區水庫的建設導致調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過度砍伐、開墾土地,地表植被減少,水土流失加劇④城市化面積擴大,加大了地表徑流量和徑流匯集的速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下圖為“亞洲東部某區域陸地自然帶分布圖”,讀圖回答25—26題。25.下列詩詞最能體現圖中自然帶分布的地域分異規律的是A.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李次第開B.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無邊C.才從塞北踏雪來,又向江南看杏花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26.該地域分異規律表現出一定的A. 復雜性和整體性 B.有序性和普遍性 C.有序性和重復性 D.整體性和重復性讀甲、乙兩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據此回答27—28題。 27.甲山地位于   A.北半球暖溫帶 ?B.北半球亞熱帶 C.南半球亞熱帶 ?D.南半球暖溫帶.關于甲、乙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地做水平運動的物體都向右偏轉   B.地球自轉角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C.地球自轉線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D.夏至日甲地晝長比乙地長29.決定該高速鐵路分布的主導因素是A.B.C.D.30.我國東部地區鐵路網密度遠大于西部,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B.C.D.31.下列有關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質時期的三次大冰期之間相隔3億-4億年B.中生代的冰期出現在侏羅紀,那時恐龍繁盛C.新生代以濕潤期為主D.踞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石炭~二疊紀大冰期能源效率是指消耗單位能源量所生產的產值,讀美國、日本、中國、英國四能源效率變化圖,題。.近40年來能源效率變化A.英國能源效率增長速度最快 B.中國能源效率增長速度最快C.中國與美國能源效率差距增大 D.近年單位GDP能耗日本最低.能源效率我國①加快發展核電風發電②大力實施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率③轉變經濟增長模式,降低單位GDP能耗 ④加快經濟發展速度,提高重化工業比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34.按自然災害的成因與發生過程,屬于A.地質地貌災害 ?B.生物災害 C.氣象災害 ?D.海洋災害 .導致此次災害發生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溶蝕作用 B.流水侵蝕、搬運作用 ? C.風力侵蝕作用 D.冰川侵蝕、搬運作用36.該區域人口自然增長模式是 A.高高高B.高高低 C.高低高 ?D.低低低.導致兩條曲線差距擴大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 ?B.經濟?  C.文化教育?D.自然生態環境下列對“容量”的理解,錯誤的是 、偃萘渴侵涪陔S著生產力的發展,容量在不斷地變大③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從而可使人口數量超過容量④生態環境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題。A.abd B.bcd C.abc D. acd40.據人口年齡、性別結構判斷,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務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 B.b C.c D.d二、非選擇題(3題,共20分)41.下圖為某日部分地區晝夜示意圖,陰影部表示黑夜,其余(6分) (1)按東、西半球分上陰影部分主要位于半球此時甲地地方時(2)按南、北半球劃分,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半球,太陽直射點的經度 ▲ 。(3)該日乙地的晝時間長約小時。(4)如果晨昏線與甲地所在經線的夾角為,則該日正午時分上海()世博園場館的太陽能與建筑物外墻墻面與地面垂直)之間最合適的夾角約為。42.讀某區域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地質構造是__▲_ _,判斷依據是__▲ __。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 。(2)丁地是一個著名的旅游勝地,該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觀可能是____▲_____。(3)乙、丙兩處發現了礦產,是否可能一樣?為什么?43.下圖沿60°N所作的“平均氣溫和氣壓水平分布變化示意圖”,分析回答。(7分)(1)圖示季節為北半球的 ▲ 季。南半球大陸等溫線向 ▲ (南或北)凸出。(2分)(2)a點的氣溫 ▲ (高、低)于兩側的同緯度地區,原因是 ▲ ;b地所在的氣壓中心名稱是 ▲ ,此時印度半島盛行風向是 ▲ 風。(4分)(3)圖中兩條曲線的相關性為 ▲ 。(1分)寧波效實中學 高一地理期末答案一、選擇題(40題,每題2分,共8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CADCDBDADADCDDBBACA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BAADCBADBDCACABDBBAB二、非選擇題(3題,共20分)41. (6分) (1)西(1分);6(1分) (2)北(1分);東經60°(1分)(3)11(1分) (4) 69°(1分)42. (7分)(1)背斜 巖層中間老,兩翼新 侵蝕(溶蝕)(2)喀斯特地貌(3)不可能乙處為沉積巖,礦產為外力作用形成,而丙處為花崗巖,礦產為巖漿冷卻形成,它們的成因不同,礦產也不可能一樣。43.(7分)(1)冬季(1分) 南(1分)(2)高(1分) a處于位于海洋(1分) 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1分) 東北(1分)(3)負相關(氣溫越低,氣壓越高)(1分)學年第一學期37.50 22.5023.5000 23.50浙江省效實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816028.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