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每小題2分,2*30=60分)2008年---2009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2.6℃,較常年偏高1.7℃,為1951年---1952年冬季以來歷史同期第三高。據此回答1~2題。1. 暖冬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表現在A.暖冬使地溫升高,使農作物抗寒能力增B.農作物生長速度加快,有利于產量的提高C.使降水量減小,氣溫偏高,土壤中水分蒸發嚴重D.暖冬使蟲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農作物品種的更新2. 遏制氣候變暖,必須A.縮減經濟發展規模 B.將溫室氣體全部回收利用C.發展中國家應該承擔和發達國家相同的責任 D.減少礦物燃料的使用量中央氣象臺2010年1月3日發布第一個寒潮橙色警報。內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淮、江漢、貴州、重慶等地氣溫將下降8~12°C。局部可達16~18°C。新疆北部、內蒙古、寧夏、華北地區先后有5~6級偏北風,渤海、黃海風力可達8~9級。據此回答3~4題。3. 新疆北部、內蒙古、寧夏、華北先后有5~6級偏北風,渤海、黃海風力可達8~9級,原因是A. 江河湖面摩擦力小B. 江河湖面地轉偏向力大C. 江河湖面氣壓梯度力大D. 江河湖面與陸地的熱力性質差異. 未來兩天,的日平均氣溫和氣溫日較差的變化情況分別是A. 前者升高,后者變大B. 前者降低,后者變小C. 前者升高,后者變小 D. 前者降低,后者變大.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水資源豐歉程度的主要指標是A.多年平均蒸發量? B.多年平均降水總量C.多年平均徑流總量D.多年降水量與徑流量之和.珠江三角洲存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的現象,主要原因是? ①污染浪費嚴重 季風氣候區,降水量不足沙質土壤,水分滲漏嚴重人口、城市集中,工業發達,需水量大A.? ?B.? C. ?D.7. 具有X 、Y 國人口特征的國家依次最可能分布于A. 歐洲、大洋洲 B. 非洲、歐洲 C. 大洋洲、非洲 D. 北美洲、歐洲8. 造成X 、Y 兩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差異懸殊的主要原因是A. 歷史條件 B.氣候條件 C. 經濟條件 D. 政治條件 讀世界各國人口發展模式圖,回答 9題:9.關于人口增長在各階段的描述,與實際不相符合A.在第二階段,出生率較高,死亡率下降,兩者差距逐漸增大B.在第三階段,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快于死亡率C.目前印度人口增長處于第三階段,發達國家人口發展基本上進入第四階段D.目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處于第三階段,有少數還處于第一階段讀我國某省人口年齡金字塔圖 ,回答10~11題。10. 1991—2031年,圖中反映該省A.0-5歲人口比重不斷上升 B.40-60歲人口比重不斷下降C.20-40歲人口比重上升 D.60歲以上人口比重不斷上升11.根據圖示,2031年該省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將是A.人口增長速度過快 B.人口老齡化程度高 C.就業面臨巨大壓力 D.性別結構嚴重失衡 讀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曲線圖和城市化進程圖。據此完成12~14題。12. 該國人口出現負增長的時間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④以后13.下列各國中,人口與圖示類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國 C.德國 D. 新加坡當前,該國城市化進程所處的階段是 A.B.Ⅱ C.Ⅲ D.讀“我國部分省區人口承載系數(實際人口密度與理論承載密度之比)及20世紀90年代人口流動示意圖”,回答15~17題:15.下列人口負擔最輕的兩個省區是 ①四川 ②廣東 ③海南 ④廣西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16.造成圖示地區大規模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化的表現 ②大城市勞動力短缺③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④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的出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7.從圖示信息分析,下列緩解人口壓力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加快經濟發展,調控環境承載能力 ②依靠資源開發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 ③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 ④組織大規模的勞務輸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下圖為安徽省城市分布圖。讀圖完成 18~19題。18.圖例甲、乙、丙分別表示的城市功能區最有可能的是A.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B.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C.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D.工業區、住宅區、商業區19.圖中數碼處布局工廠或長途汽車站,比較合理的是A.②處化工廠B.③處鋼鐵廠C.④處長途汽車站D.①處電子裝配廠 右圖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變化圖”。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間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20~21題。20. 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的變化直接反映A.中心商務區工業用地減少?B.住宅區與中心商務區分離C.工業區與中心商務區分離D.中心商務區地價高于工業區?2. 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變化的必備條件是A.城市服務等級提高B.城市生態環境優C.城市流動人口增加D.城市交通條件改善22. 圖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間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別為 A. 銀行、電影院、廠房、住宅、? B. 辦公室、零售店、住宅、廠房C. 電影院、零售店、廠房、辦公室? D. 批發市場、辦公室、住宅、零售店?下圖為“我國某市同一地區不同時期地價曲線圖”。讀圖回答23~24題。23. 該地區地價變化主要反映了 A. 城市規?s小 B. 交通通達度提高C.郊區人口向市中心集中D. 市區地價較過去小幅下降 24. 甲處最有可能建設了 A. 礦區 B. 商品糧基地 C. 高新技術開發區 D. 奶牛養殖基地下圖是我國某城市的發展過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較圖,讀圖回答題25.圖中直接表現出來的城市化的主要特點的是A.城市人口規模擴大 B.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C.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中心城區職能趨向合理.從1990年到2008年該城市的工業部門大部分由城區遷移到郊區,主要原因是城市用地緊張,地價上漲 城市交通網的不斷完善 郊區廉價勞動力豐富為了緩解城市地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A. B. C. D. A城市介于45°12’N—46°N之間,126°42’E—127°39’E之間。A城市性質定位為以機電、輕紡、食品工業為主的H 市的衛星城。讀A城市區域圖,完成27~28題。27. 在城市化的過程中,A城市的作用可能是 A. 擴展H市市區的功能 B. 增加H市區人口密度C. 限制大城市郊區化的進程D. 吸引市區相關產業向衛星城轉移28. 圖中H城市群的空間拓展最可能A. 沿地形延伸 B. 沿河流延伸 C. 沿交通線延伸 D. 沿人口密集區延伸讀圖,回答29~30題。29.關于圖示地區城市等級、服務功能和服務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小城市數量最少 B.昆山的城市等級比常州高 C.無錫的服務范圍比鎮江大 D.寧波的服務功能比杭州齊全30.圖示地區城市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有 ①改變局部大氣環流,使降水減少 ②城市建設使地面徑流匯集速度加快 ③溫室氣體排放多,出現“熱島”現象 ④城市建筑物面積擴大,增加了生物多樣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二、綜合應用題(40分)31.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9分)1)比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異同。(2)圖中黑點代表不同的國家,在圖示A、B、C、D、E中,可能表示中國的是_____,可能表示美國的是_________。(3)據圖分析經濟增長與城市化的一般關系。.讀某城市略圖和該城市各地區2005年人口變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分) ()在A—I的各城區中,人口不斷減少的是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人口總數基本不變的是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 。(5分)()簡述A地區城市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3分)().讀圖某城市示意圖,分析回答:(分)A、B兩個功能區中,應該布置成商業區的是___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C、D兩個住宅區中,應該規劃成高級住______ ,因為___ 高一地理答題卷成績_____________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綜合應用題(40分)31.(9分)1)2),。(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__ __ 。(5分)()(3分)().(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地理答案32.(1)城市化問題突出,衛星城鎮的興建(2分)(2)A I B(每空1分) 自然增長率為5%,人口凈遷出5%(2分) (3)D(分)(4)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綠化面積小(3分)(5)BCD(2分) (6)平坦開闊(2分)!第2頁 共16頁學優高考網。“嗉増D1圖2寧夏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3月 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84909.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