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滿分1分,考試時間10分鐘。 第Ⅰ卷 閱讀題 二、古代詩文閱讀(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7題。下列各句中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A、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增加 B、朝濟而夕設版焉 濟:救濟 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擴張 D、闕秦以利晉 闕:侵損,削減 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群臣侍殿上者 B、是寡人之過也 C、鄰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 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燭之武從秦國的立場上勸說秦伯退兵。 B、燭之武在勸說秦伯的過程中指出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 C、從燭之武對形勢的分析中可知,晉國的實力比秦國強。 D、晉侯為了報答秦伯,曾經答應過給秦國兩座城池,但并沒有履行諾言。翻譯下面句話 ①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 ②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二)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注:本詩為李白在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秋天游池州(今安徽貴池)時作。8.本詩著重描寫了清溪怎樣的特點?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情懷?(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詩的五六句“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除了對偶外還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結合詩句說明其妙處。(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寫。(8分,每空1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⑴尋夢?撐一支長篙, ,滿載一船星輝, 。⑵看萬山紅遍, ,漫江碧透, 。⑶悵寥廓, , ?⑷ ,壯士一去兮不復返。⑸今者項莊拔劍舞,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2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2分)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記者:您30歲之前得遍了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直到不再參賽,此外,您還是臺灣最高產的作家,除了眾人以為的文思泉涌,還有別的訣竅嗎?林清玄:我很喜歡一句古詩:書到今生讀已遲。就是說,這輩子你要讀書已經來不及,都是上輩子的積累。我想這種積累重要的是怎么堅持,每天寫一點,一個月以后回頭看,會覺得性情上有變化,這種慢慢積累的過程是快樂的。記者:從鄉下奮斗到臺北,您的經歷也是比較坎坷的。小時候,您隨父兄在田間地頭流汗受苦,這段經歷對您今后的成長有何影響?林清玄: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什么情況都能適應。從出生到現在,我沒有一個晚上睡不著覺,沒有一餐飯吃不香,隨時都能笑得出來。因為小時候在大山中長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單純,天黑上床馬上睡覺,你不會有欲望,有欲望也沒用,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慢慢久了,你對欲望就不會太敏感。記者:在您的環境里面,顯然沒有成為作家的條件,但您成功了。林清玄:的確,我家代代都是耕農,可是我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愛。記得有位文人叫張潮,他講,“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東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時候的成長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說的,學富五車,而是一門深入。我記得小時候讀每本書,拿過來都珍貴得不得了,抱著,枕著,經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學三年級以后,每天我要抱著一本書,才睡得著;每天一定要讀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覺。記者:在經歷5000年未有之變局之后,拜金拜物對傳統價值觀的疏離逐漸明顯,在這樣光怪陸離的時代,怎樣才能活出真正的優雅?林清玄:其實這是一個向欲望傾斜的時代,全世界都是這個樣子,有時候你看報紙會看到一個愛瑪仕的包賣到100萬人民幣,荒唐!但大家已經習慣了,不以為怪,它是名牌,就值這個錢,那是因為你已經迷失了對事物的真實判斷。人的肩膀挑著一架天平,一邊是欲望,一邊是心靈的滿足,你的心靈應該有足夠的砝碼來保持平衡。人在中間,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谷”,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夠平衡,你就能做一個平正的人。當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綁,就應該有自己心靈的寄托,要花一些時間來充實我們的心靈世界,比如文學。記者:對于生在這個時代有著多種價值可供選擇的青年來說,文學在他們生活中應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其實在青年的成長中,文學也是他們最好的化妝。因為如果有內涵,你會覺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兩句話,“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你的心靈美麗了,你看到的世間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會覺得世間萬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氣質變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學正好是容易進入的途徑。(1)下列對訪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分)A.林清玄引用“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古詩意在說明天賦的重要性,此生再如何努力讀書都不會有大的效果。B.林清玄引用張潮的話,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說出了他的成長環境與他的創作的關系,也說出了生活與創作的關系。C.林清玄舉愛瑪仕的包賣到100萬人民幣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全世界都向欲望傾斜,人們失去了對事物真實價值的判斷能力。D.林清玄認為,要達到仙與俗的平衡,需要心靈的寄托,因此文學是必不可少的。E.林清玄所說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一個人心美了,他就可以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一切,因此,一切都會美起來。(2)這篇訪談共涉及了哪幾個主要話題?請分條概述。(分)(3)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分)(4)怎樣理解“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請結合你的讀書經歷談談文學對你的影響。(6分)第卷 題四、語言文字運用(2分)12.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分)A.寥廓(kuò) 謙遜(xùn) 彳。╟hì chù)長歌當哭(dāng)B.方遒(qiú) 屠戮(lù) 憤懣(mèn) 嘉言懿行(yí)C.鯫(zōu)生 彘(zhì)肩 攢射(cuán) 生殺予(yù)奪D.殞身(yǔn) 頹圮(pǐ) 箕踞(jī jù) 涕泗交流(sì)13.下列各組詞語,字形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分)A.慷概 荊柯 刀俎 秦晉之好 B.郵戳 戍守 煩燥 朝秦暮楚C.忤逆 驚愕 陷阱 從善如流 D.沉淀 岐視 屠戮 圖窮匕現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分)A.何先生西洋油畫的功底非常深厚,對中國畫的春秋筆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幾筆,一個鮮活的形象便躍然紙上。B.近年來,一些正值豆蔻年華的初中學生沉迷在網吧里,從而荒廢了學業,浪費了青春,真讓人痛惜不已。C.假如每個人都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見賢思齊,那么就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得到長足的發展。D.大堰河逢人便夸贊自己的兒子,就連做夢也情不自禁地盼望兒子得到幸福。1.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分)A.據《北京晨報》報道:韓濟生院士研究發現,人體上有4個針灸穴位具有較強的戒毒作用,通過對它們進行低頻電脈沖刺激,吸毒者戒毒后的復吸率將降低3倍。B.這青山綠水、茂林豐田,對于這些農墾隊員來說,無一不是青春汗水的結晶。C.劉翔在“兩會”的提案中坦承,運動員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運動員本身主觀能動性不強、自我約束能力差造成的。D.每年9月到10月的米亞羅,氣候宜人,撩人情思的紅葉、古爾溝的溫泉、令人留戀的藏羌風情,是旅游的黃金季節。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分)A.《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述詳細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稇饑摺肥且徊堪磭鴦e記事的史書,經西漢劉向整理,秦漢間編纂,定名為《戰國策》。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它不僅是一部相當完備的古代史書,同時又是我國古代史傳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魯迅曾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C.漢字的形體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幾個階段的演變。而隸書是漢字從向今文字演變的分水嶺。D.《論語》成書于春秋戰國之際,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該書的核心思想是“仁”,談的是個人的修養問題。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分) 在21世紀的今天,正確對待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 , , ; ,結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①有的國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類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資料都取自大自然③有的國家對待大自然的基本態度是“征服自然”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會報復的⑤他們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們的行動沒能跟上⑥從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們征服了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根據以下材料,擬寫一個標題。(不超過20個字)(分)近日,全國假日辦征集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意見的調查正式結束,受假日辦委托,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對調查數據的分析整理工作已經開始。該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表示,針對民眾反映的長假不調休的問題是可能實現的,但調整黃金周的可能性不大。對于群眾吐槽的調休放假問題,劉思敏表示,小長假不調休是有可能實現的。劉思敏表示,我國11個全民放假節日中,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均是1天假期,通過調借雙休日才形成3天小長假的,從拉動江西省宜春市豐城三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語文試題 Word版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873823.html
相關閱讀:高一語文競賽試卷
江西省吉安市白鷺洲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
江西省樂安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10月月考語文試題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3月月考 語文試題
2019學年高一寒假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復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