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二次調研考試物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說明:本試題共三個大題12個小題,共計100分。強化班與實驗班的試題有分開的,需要做相應的試題?荚嚂r間為9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2、3、5、6、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4、7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以下說法符合物理學史實的是( )A.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斜面實驗,得出輕重物體自由下落一樣快得結論B.C.我們學習過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都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來的D.亞里士多德認為所有物體下落的一樣快,與重量沒有關系。2、(強化班)某人小球vo豎直向拋出,豎直向為正方向,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圖中能正確描述小球從拋出到的整個過程規律是兩個小車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相同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若它們的初速度之比為1∶2,它們運動的最大位移之比(  )A.1∶2 B.1∶4 C.1∶ D.2∶1關于地面上物體的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靜止時,物體才受重力B.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C.彈簧測力計和桿秤都能稱量物體的重力大小D.同一地點,物體的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  )A.它是豎直向下,v0=0,a=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B.在開始連續的三個1 s內通過的位移之比是1∶3∶5C.在開始連續的三個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從開始運動起依次下落4.9 cm、9.8 cm、14.7 cm,所經歷的時間之比為1∶∶5、下列有關物體受外力及形變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一定發生形變,撤去此力后形變完全消失B.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不一定發生形變C.力作用在硬物體上,物體不發生形變;力作用在軟物體上,物體才發生形變D.一切物體受到外力作用都要發生形變,外力撤去后形變不一定完全消失如圖所示,細繩下懸掛一小球D,小球與光滑的靜止斜面接觸,且細繩處于豎直狀態,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斜面對D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B.D對斜面的壓力豎直向下C.D與斜面間無相互作用力D.因D的質量未知,所以無法判定斜面對D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兩個共點力的大小分別為F1=15 N,F2=9 N,它們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A.9 N          B.6 N C. 25 ND.21 N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互接觸的兩物體間一定存在摩擦力B.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C.相對靜止的物體間,也可能存在摩擦力作用D.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受靜摩擦力作用,運動的物體不會受靜摩擦力作用如圖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運動的物體,質量為20 kg.在運動過程中,還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大小為10 N 的拉力F作用,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g=10 N/kg)(  )A.10 N,向右 B.10 N,向左C.20 N,向右 D.20 N,向左汽車沿平直公路行駛,小明坐在駕駛員旁邊注視速度計,并記下間隔相等的各時刻的速度值,如下表所示:t/s05101520253035404550v/(km?h-1)20304050505050352050根據小明的記錄內容,試完成下列問題:(1)從表中數據得到汽車在各段時間內的特點:在0~15 s內,汽車的速度在變化,時間每經過5 s速度增大________km/h;在15~30 s內汽車速度不變,速度大小為________km/h;在30~45 s內汽車速度在變化,每5 s速度減小______km/h.(2)請根據表格中的數據,畫出對應的v-t圖象.(3)如果認為在0~15 s內速度變化是均勻的,汽車在7.5 s時的速度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如圖給出了從0點開始,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的紙帶,其中0、1、2、3、4、5、6都為計數點.測得x1=1.40 cm,x2=1.90 cm,x3=2.38 cm,x4=2.88 cm,x5=3.39 cm,x6=3.87 cm,那么在計時器打出點1、2、3、4、5時,小車的速度分別為: v1=____ cm/s,v2=______ cm/s,v3=_______ cm/s,v4=________ cm/s,v5=________ cm/s. [學科]三、計算題:共2小題,11題13分,12題19分,共計32分。11 (13分) 如圖5所示,為一輕質彈簧的長度l和彈力F大小的關系圖象,試由圖線確定:(1)彈簧的原長;(2)彈簧的勁度系數;(3)彈簧長為0.20 m時彈力的大。^陶一中上學期第二次調研考試高一物理試題參考答案第1I卷二、實驗題:包括2小題,每小題10分,共計20分。9. 答案 (1)10 50 15 (2)  (3) 35 km/h(2分)[]10 .16.50 cm/s(2分), 21.40 cm/s, 26.30 cm/s, 31.35 cm/s, 36.30 cm/s(2分).三、計算題:共2小題,11題13分,12題19分,共計32分。11.答案:(1)10 cm (2)200 N/m(3)20 N解析 讀懂圖象是求解本題的關鍵:(1)當彈簧的彈力為零時,彈簧處于原長狀態,由圖可知原長l0=10 cm………(2)當彈簧長度為15 cm時,彈力大小為10 N,對應彈簧的伸長量為Δl=(15-10) cm=5×10-2 m………………由胡克定律F=kx得:………………解析 (1)物塊勻速運動時,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各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如右圖所示,水平方向受到水平拉力F和滑動摩擦力Ff,物塊勻速運動時,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f=F所以物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Ff=8 N. ………………4分(2)由圖可知,桌面對物塊的支持力FN=G=20 N………………2分由滑動摩擦力的公式Ff=μFN………………3分得:μ=0. 4. ………………2分[]圖6圖4圖5圖3圖2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二次調研考試物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898894.html

相關閱讀:高一物理上冊牛頓第二定律同步練習題
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物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