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在經典時代是由與它極相像的自然哲學的研究所組成的,直到十九世紀物理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實證科學。以下是物理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學科寒假作業本,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物理網一直陪伴您。
一、選擇題
1.在物理學研究中,有時可以把物體看成質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轉,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質點
B.研究車輪的轉動,可以把車輪看成質點
C.研究跳水運動員在空中的翻轉動作,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
D.研究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
2.物體通過兩個連續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別為 =10m/s, =15m/s ,則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3.75 m/s B.12.5 m/s C.12 m/s D.11.75 m/s
3.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加速度方向不變,大小逐漸增大的直線運動,經過時間t速度為v,這段時間內的位移x大小為( )
A.x=v t B.x=v t/2
C.xv t/2 D.x
4.如圖所示為速度-時間圖象。若將該物體的運動過程用位移圖象表示出來,下列四幅圖象中正確的是( )
5.某物體受到四個力的作用而處于靜止狀態,保持其中三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變,使另一個大小為F的力方向轉過90,則欲使物體仍能保持靜止狀態,必須再加上一個大小為多少的力()A. F B. F C.2F D.3F
6.某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變,大小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則在0~t0這段時間( )
A.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物體在t0時刻速度最小
C.物體在t0時刻加速度最大
D.物體作變加速運動,運動速度越來越大
二、實驗題
7.用速度傳感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測得小車經過各時刻的瞬時速度如下:
時刻(s)0.10.20.30.40.50.6
瞬時速度(cm/s)44.062.081.0100.0118.0138.0
為了求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A.根據任意兩個計數點的速度,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
B.根據實驗數據畫出v?t圖象,量出其傾角,用公式a=tan算出加速度
C.根據實驗數據畫出v?t圖象,由較遠兩點所對應的速度及時間,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過連續兩個計數點間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即為小車的加速度
8.某同學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幾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并在紙帶上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即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將每條紙帶上的計數點都記為0、1、2、3、4、5如圖所示,甲、乙、丙三段紙帶分別是從三條不同紙帶上撕下的.(下面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根據已有的數據,計算打A紙帶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m/ ;
(2)計算打A紙帶時,打第1個點時物體的速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m/s;
(3)在甲、乙、丙三段紙帶中,屬于紙帶A的是______________.
三、計算題
9.如圖,在平直的公路上有A、B、C、D四地,已知|AB|=|CD|.甲、乙兩質點同時從A地由靜止出發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 ,一段時間后,甲到達D地時乙剛好到達C地.現使甲、乙分別從AB兩地同時由靜止出發,乙還是保持加速度大小為 的勻加速運動,甲先以加速度大小為 的勻加速運動,速度增大到某一值時,就保持這一速度勻速運動,一段時間后,甲、乙同時到達了D地,此時乙的速度剛好等于甲的速度.已知加速度 、 的大小分別為6m/ 和4m/ ,求加速度 的大小.
10.如圖所示,有一長為x=16m的水平傳送帶以v=10 m/s的速度勻速運動,現將一物體輕輕放在傳送帶的左端,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則將物體被傳送到右端所需時間為多少?(取g=10 m/s2)
11.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個質量為m、傾角為=30的斜劈。一個光滑小球,質量也為m,用輕繩懸掛起來,輕繩與斜面的夾角為=30,整個系統處于靜止狀態。(結果均可保留根號)
(1)求小球對輕繩的拉力大小;
(2)若地面對斜劈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地面對斜劈的支持力的k倍,為了使整個系統始終保持靜止,則k值必須滿足什么條件?
高一物理學科寒假作業本試卷答案
1.D 2.C 3.D 4.C 5.B. 6.D
7.
解:A、方法A雖能求出其加速度,由于只利用了其中的兩組數據,偶然誤差較大,故A錯誤.
B、作圖法是求物體加速度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減小偶然誤差的效果,但方法B也是不用的,因兩坐標軸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也就是說同一組數據,可以畫出許多傾角不同的圖線,再加上測量角度時測量誤差較大,故不能被采用,故B錯誤.
C、根據實驗數據畫出v?t圖象,由圖線上較遠兩點所對應的速度及時間,用公式 算出加速度,選較遠的兩點可以減小誤差,故C正確.
D、方法D也具有方法A相同的缺點,如a1= ,a2= ,a5= ,求平均值時,a= ,只用了v6和v1兩組數據,偶然誤差較大,故D錯誤.
故選:C.
8.(1)3.1 (2)0.46 (3)丙。
最后,希望小編整理的高一物理學科寒假作業本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欲知更多寒假內容請持續關注高中生寒假專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975172.html
相關閱讀:高一物理上冊牛頓第二定律同步練習題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