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16題。
①到底何為國學?胡適說:國學在我們心眼里,只是國故學的縮寫。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他把國學等同于國故學。
②這個定義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則舉凡研究一切過去歷史文化的學問,都是國學。但歷史文化這一概念所包含內容未免太龐雜,哲學、法律、宗教、藝術、文學、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禮儀、制度、工藝、服飾等等,都可以囊括在內。對所有這些內容的研究都可以叫做國學嗎?胡適的定義,外延過于寬泛,內涵不夠確定,所以沒有被廣為采納。
③后來大家比較一致接受的定義,是把國學和我國的固有學術直接聯系在一起。以此,錢賓四先生《國學概論》提出,用意在使學者得識二千年來本國學術思想界流轉變遷之大事,以培養其適應啟新的機運之能力。馬一浮先生抗戰期間在江西泰和講國學,也開宗明義地標示:今人以吾國固有的學術名為國學。運已經是給定的與胡適不同的國學定義了。相當長時間以來,學界使用的事實上是后一個定義。不難看出,只就這兩個定義的范圍而言,國學概念的界定,已經經歷了收縮過程。
④蓋一個概念的成立,其涵義不應過寬過泛,否則將造成概念的流失。因此之故,馬一浮又給出了國學新定義。他認為定義國學為固有學術,內涵還失于寬泛籠統,仍然不容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種學術。所以他提出:令揩定國學者,即是六藝之學,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學術,廣大精微,無所不備馬先生認為,所謂國學,就是六藝之學?ㄒ辉~是佛家用語,馬先生說:每下一義,須有法式,謂之揩定。
⑤六藝亦稱六經。我國學術的源頭即在于此,中華文化的原典精神亦出于此。我們今天講國學,重要的一點是回歸六經。
⑥至于六藝在國人的精神世界可能發生的作用,《禮記.經解》引用孔子的話,有如下概括: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絮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概括的固是六藝本身的精神旨趣,但也都關乎生之為人所必須具備的各種修養和品德。換言之,溫柔敦厚是人的品性,疏通知遠是人的學識,廣博易良是人的和樂,?靜精微是人的玄思,恭儉莊敬是人的禮敬,屬辭比事是人的正見!肚f子.天下篇》解六藝又日:《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馬一浮先生認為上述孔、莊兩家對六藝的解澤,簡明而得其宗趣。
⑦我們作為現代人,盡管為各z曲聞見的知識所包圍,可是我們的精神血脈里亦不可沒有六藝之道。而雖為現代人,又何妨也是受過六藝熏陶的六藝之人。在馬先生看來,六藝之教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精神血脈,如果條件具備,不排除也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共同精神資源,使蒙塵已久的人類,革除習氣,變化氣質,回歸本然之善。
(取材于劉夢溪《到底什么是國學》)
14.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
A.胡適的國學定義錯誤在于沒把國學和我國固有的學術聯系起來。
B.在國學定義問題上,馬一浮比胡適更符合確定概念的一般規則。
C.錢賓四給國學下的定義綜合吸取了胡、馬兩人國學定義的長處。
D.馬一浮認為六藝之教是中國人乃至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血脈。
15.馬一浮認為六藝對現代人類最重要的作用是(3分) ( )
A.關乎生之為人所必須具備的各種品德。
B.六藝之教融入了中國人的精神血脈。
C.有可能成為人類共同擁有的精神資源。
D.使蒙塵已久的人類重新回歸本然之善。
16.本文中的國學定義有幾次變化?這種變化表現了治學的什么特點?(4分)
參考答案
(本題有3個題,共10分)
14.(3分)B
15.D(3分)
16.(4分)
答:(1)3次(1分)。(2)治學要有明確的范圍;有獨立創作性;要講求精細化科學化(或:學術概念的內涵外延要明確清晰,要精細化科學化。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范圍屬性明確;獨立性;獨創性;精細化;科學化。只要答出意思符合的一個方面得1分,答對3個方面的要點,即可得這一問的滿分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249871.html
相關閱讀:最好的老師閱讀答案
青衣花旦閱讀答案
干干凈凈的傅雷閱讀答案
《落葉》同步練習題答案
《音樂之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