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
—22
題。
丹溪翁者,婺之義烏人也。翁自幼好學,日記千言。稍長,
①
。后聞許文懿公得朱子四傳之學,講道八華山,復往拜焉。一日,文懿謂曰:“吾臥病久,非精于醫者,不能以起之。子聰明異常人,其肯游藝于醫乎?”翁以母病脾,于醫亦粗習,及聞文懿之言,慨然曰:“士茍精一藝,以推及物之仁,雖不仕于時,猶仕也。”乃悉焚棄向所習舉子業,一于醫致力焉。
時方盛行古方,翁窮晝夜是習。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茍將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必今諸經乎!然吾鄉諸醫鮮克知之者。”遂治裝出游,求他師而叩之。乃渡浙河,走吳中,出宛陵,抵南徐,達建業,皆無所遇。及還武林
②
,學于羅悌。羅悌,宋理宗朝寺人,學精于醫,然性褊甚,恃能厭事,難得意。翁往謁焉,凡數往返,不與接。已而求見愈篤,羅乃進之,曰:“子非朱彥修乎?”時翁已有醫名,羅故知之。翁既得見,遂北面再拜以謁,受其所教。羅遇翁亦甚歡,即授以劉、李、張諸書,為之敷揚三家之旨,而一斷于經,且曰:“盡去而舊學,非是也。”翁聞其言,渙焉無少凝滯于胸臆。居無何,盡得其學以歸。
翁簡樸貞良,剛嚴介特,執心以正,立身以誠,而孝友之行,實本乎天質。翁在婺得道學之源委,而混跡于醫;蛞葬t來見者,未嘗不以葆精毓神開其心。至于一語一默,一出一處,凡有關于倫理者,尤諄諄訓誨,使人奮迅感慨激厲之不暇。左丘明有云:
“
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
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謂直諒
③
多聞之益友,又可以醫師少之哉?
[
注]
①
舉子業:指科舉考試的學業。
②
武林:杭州。
③
諒:誠實
19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
分)
A
.從鄉先生治
經 (
治理)
B
.乃悉焚棄向
所習舉子業 (
先前)
C
.然吾鄉諸醫鮮
克知之者 (
很少)
D
.恃
能厭事 (
倚仗)
20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
分)
A
.吾臥病久,非精
于
醫者
賢
于
材人遠矣
B
.不能
以
起之
殺之
以
應陳涉
C
.雖
不仕于時
故
雖
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D
.為之敷揚三家之
旨
與獨愛蓮之
出淤泥而不染
21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①
翁聞其言,渙焉無少凝滯于胸臆。
②
若翁者,殆古所謂直諒多聞之益友,又可以醫師少之哉?
22
.結合文中材料,對
丹溪翁
這一人物作簡要評價。(4
分)
參考答案:
19
.A(3
分)
20
.BC (4
分,各2
分)
21
.①丹溪翁聽了他的話,茅塞頓開,在心里也沒有一點阻礙不通的問題了。
②像丹溪翁這樣的人,大概就是古來所謂正直、誠實、學問淵博的對人有益的朋友,又能因為醫生的身份而輕視他嗎?!
22
.勤奮好學,小時日記千言從鄉先生治經,后跟著許文懿、羅悌學醫學。謙虛執著,被羅悌拒絕,仍求見愈篤,既得見,遂北面再拜以謁,受其所教。能不拘泥于古方,尋求學術的靈活精進。治裝出游,盡去舊學。(寫出兩點即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36935.html
相關閱讀:《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