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傳記類文言的閱讀題目答題技巧方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傳記類文言的閱讀方法
  傳記體文言文的選文特點
  1.從體裁上說,選文均為史傳作品。
  主要以敘述為主,議論較少,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簡潔。
  選文主要出自《史記》《漢書》《后漢書》《新五代史》《新唐書》《晉書》《資治通鑒》《元史》《明史》等。
  2.從內容上說,選文主人公多為正面形象。
  選文主人公大多為有聲名的文臣武將,主要圍繞該人物展開記敘,敘述其生平簡歷和突出事跡。
  文章思想性強,選文一般突出人物敬業奉公的品行和卓異的才能。
  傳記類文本的四大讀點
  一是人物
  傳記人物為誰?哪一個朝代?還涉及哪些人?
  二是職官
  此類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員。要搞清楚他任何職?朝中官還是地方官?幾度升黜?
  三是事件
  要弄清楚文中寫了什么事:孝義?勤學?清廉?愛民?抗上?等等,一共寫了多少件事?
  四是品格
  文本的主人公多為正派人物,而題目要求“篩選”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們表現出來的良好品格。
  三次審讀,完成解題
  一、初讀文章、明確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畫出文中出現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間的關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疏通語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語或賓語。
 傳記類文言的閱讀題目答題技巧方法
 二、再讀文章、推斷文意。
  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題自身的題干,或正或錯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對文意的推斷。
  2、要素:弄清敘事脈絡,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結果怎樣,有何后果或影響,這些事能表現主人公怎樣的品質或才能。
  3、語言:結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適。
  三、核對文章、完成答題。
  1、語言題:依照全文意思,確定字詞的文中意,結合句型規律做好句子的翻譯;
  2、信息題:多為人物性格概括題,或主要事件概括題。
  依照整體閱讀的原則,找出相關語句的信息提示,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填空答題。
補充文言文中關于職務升降的詞語
  第一類:表示授予、提升的詞語。
  征 、辟、薦、舉 、拜、除、授、起、擢、拔
  第二類:調動官職的詞語。
  遷 、轉、調、徙 、補 、改
  第三類:兼職、代理的詞語。
  兼、領、署、權
  第四類:降職、罷免的詞語。
  貶 、謫、出、左遷、罷、免、黜、廢
  第五類:其它。還有一些不表示職官的變動,但常常與職官結合在一起,可靈活翻譯為執掌、主持的意思。
  知、行、主
  補充常見職官的文言用詞
  武官:一般稱呼為將軍、尉、將、司馬、節度使、掌書記、參謀、參軍等。如:中郎將、屯騎校尉、祁連將軍等。
  中央文官:一般稱呼為大夫、侍從、郎中、員外郎、主事等。例如:諫議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書郎、翰林待詔(侍從)。
  地方文職:太守、刺史、長史、別駕、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還有一個常見詞:
  掾(yuàn):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有司:有關的官員。
 傳記類文言的閱讀題目答題技巧方法
 古代常見官職名的職級例說(趣)
  1、守: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
  2、知府:地方行政長官,總管州、縣事務。相當于省長。
  3、知州: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省轄市市長。
  4、知縣: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縣長。
  5、經歷:部委所屬機構主官,相當于司局級官員。
  6、行人:供差遣出使,相當于外交部工作人員。
  7、縣丞:協助縣令治理一縣之事,相當于副縣長。
  8、教授:專管訓導考核學生,相當于省教育廳長。
  9、游擊:掌管軍隊 防御,負責防御工作的師級軍官。
  10、侍郎:中央機構中相當于現在的副部長。
  11、 主薄:掌錢糧、戶籍,相當于糧食局長或戶籍局長。
  12、 給事中:皇帝禁中寄祿官,相當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書。
解讀示范一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躋大位。先是,劉禹錫大和中為賓客時,李太尉德裕同分司東都。禹錫謁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 德裕曰:“累有相示,別令收貯,然未一披,今日為吾子覽之!奔叭】矗湎潴,沒于塵坌。既啟之而復卷之,謂禹錫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絕,何必覽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觀覽!逼湟娨忠踩绱恕R鹿谥,并皆忌之,咸曰:“有學士才,非宰臣器。”識者于其答制中見經綸之用,為時所排,比賈誼在漢文之朝,不為卿相知。人皆惜之。
  分析理解:
  1、人物:白居易、劉禹錫、李德裕、賈誼。
  2、正面:劉?李,白與賈作側面處理
  3、事件:劉詢問李是否讀過白的文章,李說沒有讀也不想讀
  4、事理:劉希望李能夠重用白,李忌其才而排之。白的遭遇與賈相似。
  解讀示范二

  建中四年,項城為叛軍困?h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日:“君,縣令也。寇至當守;力不足,死焉,職也。君如逃,則人誰肯固矣!”侃日:“兵與財皆無,將若何”曰:“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廩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士也,國家何有?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揚氏言曰:“縣令,誠主也;雖然,歲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墓存焉,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眾皆泣。得數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項城,小邑也,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焉,將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賊者,中其帥,墜馬死。賊失勢,遂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
 傳記類文言的閱讀題目答題技巧方法
 分析理解:
  1、人物:李侃(陪襯人物)、其妻楊氏(主角),胥吏、百姓(敘述所需);
  背景:項城為叛軍困時,縣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挺身而出。
  事件: 楊氏作為(1)勸阻丈夫怯退;(2)激勵百姓奮起;
  結果:叛賊全 都 逃跑 ,項城的人沒有傷亡
  2、楊氏說話藝術:楊氏的話,說得實在,入情入理。從百姓的角度思考,所以能夠激發大家的斗志。
  3、人物個性:深明大義、有勇有謀、熱愛國家。
  強 調
  1、以文言字詞句的基礎積累著手;
  2、懂得傳記類文本的選文特點;
  3、根據閱讀的要素進行解讀:
  (1)人物(2)事件(3)品德
傳記類文言的閱讀題目答題技巧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36936.html

相關閱讀:《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