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有人想知道地球的質量是多少。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卡文迪許在1789
進行了有名的扭秤實驗,測出了引力常數,從而計算出了地球的質量和平均密度。后來經過很多科學家的多次檢驗和完善,基本認定地球的質量為5.978×10
噸。那么,地球從誕生那天至今,質量是否有變化呢?這又成了很多科學家探討的熱點。最近,美國科學家利用新的測量重力的方法重新為地球“
稱”
了“
體重”
,結果發現,地球的重量比以往科學家估測的要輕。新的地球重量約為5.972×10
噸,比過去輕了600
億萬噸。
能造成地球獲得和失去質量的因素有很多,讓我們好好算筆賬。
自從人們注意到地球周圍越來越多的太空垃圾,一個合乎邏輯的問題出現了-
這是否意味著地球已經變得更輕?畢竟它甩掉了這么多“
體重”
。英國廣播公司制作了節目《變多還是變少》,向劍橋大學的學者尋求答案。
醫學微生物家克里斯·
安塞爾等人的幫助下,用一些大致的計算擬定了一份“
得失平衡表”
,以計算地球會在哪些情況下流失重量,又在哪些情況下得到一些。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計算,地球每因為溫度上升得約160
噸重量。
這意味著地球每因各種原因,被添加40000
至41000
噸行星質量。
即使如此,仍然入不敷出
人口的增長和新的建筑,并不是能讓地球變重的因素。但總的來說,史密斯等人的計算結果是,地球——
包括海洋和大氣——
仍然在不斷損失質量。他指出了一些原因。
首先,地球的核心就像一個巨大的核反應堆,隨著運轉時間而逐漸失去能量,這些能量損失造成了質量上的損失。
但這還只是小小的數額。史密斯估計每不超過16
噸。至于像火箭發射和人造衛星那樣丟掉一點點重量則完全不值一提,何況其中大多數還將回落到地球不上,所以這些質量并未被納入計算。
但還有其他因素使地球上損失非常多的質量。比如那些不斷從地球大氣層逃逸的極輕氣體。
物理學家已經證明,地球每一秒都會失去大約
公斤
噸的氫氣,另一種很輕的氣體氦氣每會散失約1600
噸,不過我們本來就沒有大量的氦氣。同時,在每一次的火山爆發過程中,也有可能使一部分火山塵飄落到太空中。
考慮到以上的得與失,史密斯認為地球每的變化差不多變輕50000
噸。好消息是,這連上個月擱淺的意大利郵輪“
科斯塔·
康科迪亞”
號一半的總重量都不到。跟地球質量相比,就差得更多了;僅僅相當于0.000000000000001%
的質量變化,簡直不提也罷。
我們需要擔心嗎?流失的質量似乎只是一個小問題,但我們會不會耗盡所有的氫氣?科學家認為不用擔心:那需要花上數萬億,而地球現在還不到50
億歲。
12.
本文介紹了地球變重和變輕的方式,其中最主要的變重和變輕的方式分別是吸引太空粉塵和極輕氣體逃逸
(不能只答“
太空粉塵”
和“
極輕氣體”
兩個名稱)
13.
根據文章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引發人們關注地球變輕這一可怕問題的太空垃圾現象所損失的質量,其實只是地球變輕的一個幾乎可以不計的重量。
B.
全球變暖使得地球質量增加,那么,如果持續讓地球變暖,地球質量將會持續上升。
C.
人樓的增長和新建筑的增加,并不是能讓地球變重的因素。其原因是他們的質量僅為地球質量的很小一部分,無需納入計算范圍。
D.
地球上本來就不多的氦氣雖以每1600
噸的速度逃逸,但人類無需擔心它對地球的影響,因為人類還有近乎無限的時間。
答案:C
(其原因在文中沒有依據。)
14.
根據原文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
地球從誕生那天至今,質量就在變化,人樓的各種活動對其質量的變化并沒有任何影響和作用。
B.
地球質量的變化會改變地球的運行軌道,因此,在以后,地球將脫離太陽系的引力而在其他軌道上運行。
C.
氫氣和氦氣的逃逸是地球變輕的元兇,說明他們受地球的引力極小,氣體及微粒極易飛出地球引力場進入太空。
D.
地球每5
萬噸的質量變化,僅僅相當于地球0.000000000000001%
的質量變化,所以我們對地球輕重變化的擔心是杞人憂天,人類也沒有必要為這一變化進行科學研究。
答案:C
(氫氣和氦氣在大氣外層,受地球引力小而逃逸)。A
項中“
沒有任何影響”
有誤;B
項中推理沒有依據;D
項中,人類需要研究,更好地保護地球家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73174.html
相關閱讀:《手機正傳》閱讀答案
《中國古代社會的節日休假》閱讀答案
《地面應用系統:月宮科考的“智能管家”》閱讀答案
高中說明文閱讀答案??王潤清《霧霾天氣在氣象學中的界定與防范
《,漢民族最后的口頭傳說》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