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同發
黎明時分林子間不繚繞著一團團帶狀的霧氣,相距不足百米的兩人幾乎同時發現了對方。逃犯起身就跑,刑警吳一槍則搶先對天空鳴槍,警告對方“
站住”
。吳一槍心里明白,剛才自己打的那一槍,是槍里的最后一顆子彈。
這個犯罪團伙的小頭目全身一個戰栗,隨著吳一槍的喝令立即釘在林子間那片空地的中央,卻并沒有按吳一槍的命令把槍扔掉,而是發出一陣哈哈的大笑。吳一槍心里一驚,看著歹徒慢慢地轉過身來與他相對而視,并用手中的槍對準他。歹徒臉上掛著絕境逢生的笑容,聲音沙啞地說:“
槍神,可惜你沒子彈啦……”
吳一槍不動聲色,只是用槍精確地指向對方。他是有名的神槍手,不僅公安內部,就連罪犯們都稱他“
槍神”
。吳一槍望著對方有些慌亂的眼神,輕聲說:“
你很清楚,我們兩人此時,槍里都只剩最后一顆子彈……
那么,讓我們較量一下槍的準頭吧!”
“
嘿嘿嘿……
不可能!我計算了你的子彈。你昨晚四次對天鳴槍,兩次開槍打傷我的兄弟。剛才是你的第七次鳴槍,也是你槍里的最后一顆子彈。嘿嘿嘿……
沒想到吧,槍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里啦……”
歹徒雖然滿臉猙獰,卻流露出一絲令人難以察覺的心虛。這并沒有逃過吳一槍敏銳的眼神。
“
是嗎?那么,我們來數一二三,開槍。”
吳一槍輕松而鎮定地說。他的右臂有力而筆直地舉著,黑洞洞的7.62
毫米槍口堅定地指向對方。
歹徒身子向后一傾,說:“
不可能!別騙人啦……
你的槍里根本沒有子彈……”
“
放下武器!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則,你,將是我職業生涯中,第一個被現場擊斃的罪犯!”
吳一槍的臉上寫滿了自信,一字一頓清晰地說。這句話剛出口,吳一槍感到對方明顯地全身打了一個激靈。
“
一……”
吳一槍手中的槍一動不動,鏗鏘銳利的聲音頓時劃破凝滯的空氣傳遞開來。
歹徒緊盯吳一槍,慢慢地抬起有些發抖的左手,雙手握緊那支沾著泥草晨露的手槍,他似乎看到吳一槍眼里另一個舉槍的影子。
“
二……”
聲音依然宏亮、堅定而自信地穿透林子間。一位警察與一名逃犯共同演繹著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
在以往的刑警生涯中,吳一槍曾遇到過各種情形,像今天這樣還是頭一次。昨夜他記住了歹徒慌亂中開槍的次數,可以準確地斷定對方槍中只剩最后一顆子彈,而自己卻沒了子彈。如此近的距離,就形成了一種空前的賭局,是賭就有贏有輸,他贏得起,當然也輸得起。沒了后路的吳一槍特別地想把射擊動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為追求完美和動作漂亮讓同事獻出了生命,現在,他還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夠成就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完美絕唱……
吳一槍嘴角掛著微笑——
就讓這不易察覺的微笑永遠留在自己的臉上吧。同時,他注意到,對方槍口明顯地虛晃了一下,額頭浸出一層亮閃閃的白色,一粒汗珠清晰地從鬢角先慢后加速度地滑過臉頰。
“
三!”
吳一槍在身后的一束陽光突然射向林子間的空地的一剎那,斬釘截鐵大喝一聲,就像剛才命令對方“
站住”
那樣威嚴有力,聲震長空。
“
叭……”
槍聲清脆地回響在林間山谷。
歹徒匍匐向前一頭栽倒……
子彈一聲呼嘯從吳一槍的頭頂飛過——
在他發出”
三”
的同時,歹徒全身披著迎面而來的陽光,竟然再次打了一個激靈,扣動扳機時,子彈打飛了。
吳一槍迅速躍向對方,反銬住對方的雙手。令他吃驚的是,對方竟沒有任何反應。用手槍撥過來歹徒那沾著草屑露水的臉,吳一槍才發現,歹徒已沒了呼吸。
事后法醫檢查發現,歹徒死于過度緊張造成的大腦及心臟不能供血,病變的心臟收縮得像石塊一樣堅硬,苦膽也裂了……
(1
)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
)
A
.吳一槍發現追捕的歹徒起身逃跑時,立即對天空鳴槍,并命歹徒放下手中的槍,如果持槍不放,他就開槍射殺。
B
.鳴槍示警后,歹徒雖然站住不動,但并沒有把搶扔掉,而且發出一陣哈哈的大笑。這說明歹徒根本不懼怕吳一槍。
C
.吳一槍面對歹徒的一系列表現,給歹徒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使歹徒產生了自我懷疑。
D
.歹徒雖然狡猾兇狠,但因平時缺乏嚴格的射擊訓練和心理訓練,以致林子間的帶狀霧氣就可以干憂他的射擊精度。
E
.這篇小說敘述了刑警吳一槍智斗歹徒的故事,著重描寫了雙方對峙的場面,情節雖簡單,但環環相加,氣氛緊張,十分吸引讀者。
(2
)小說首段所寫內容,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6
分)
(3
)請簡要概括吳一槍這個人物的特點?(6
分)
(4
)小說結尾對歹徒死因的交代,有人認為是多余筆墨。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談談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1.
(1
)C E
(E
給3
分,C
給2
分,B
給1
分。)(A
.“
開槍射殺”
,原文沒有依據。B
.“
根本不懼
怕”
有一定道理。D
.影響射擊是因恐懼)
(2
)①
為人物設置特殊情境;②
為全文營造緊張氣氛;③
為后文對峙場面作鋪墊;④
創設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⑤
呼應標題。(每個2
分,答出3
個即可)
(3
)①
老練 ②
自信 ③
鎮定 ④
勇敢。(每個2
分,答出3
個即可)
(4
)觀點一:多余。理由:①
前文細節描寫已表現歹徒的極度恐懼,為歹徒被嚇死做好了充分鋪墊。(4
分)②
結尾不交代死因,能使讀者追尋死因,激發閱讀興趣。(4
分)
觀點二:不多余。理由:①
交代死因,使故事來龍去脈更加清楚。(4
分)②
交代死因,能烘托刑警吳一槍的形象。(4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73548.html
相關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核》
《杰克太太的救贖 》閱讀答案
節選自凱特?肖班《一小時的故事》閱讀答案
《琥珀手鏈》閱讀答案
《回家 [美]皮特?哈米爾》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