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
博弈論”
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復雜的相互影響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的一種理論。“
博弈”
這一說法是從棋弈、撲克和戰爭等帶有競賽、對抗和決策性質的問題中借用的術語,聽上去有點玄奧,實際上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博弈論大師看經濟社會問題猶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戲之中。所以,博弈論多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娓娓道來,并不乏味。
在博弈論中,有一個著名的“
囚徒困境”
博弈模型。假設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殺,財物被盜。警方抓到兩個犯罪嫌疑人,并從他們的住處搜出贓物。但是,他們矢口否認曾殺過人。于是警方將兩人隔離后進行審訊。檢察官給出如下條件:由于你們的偷盜罪已有確鑿的證據,所以可以判你們一刑期。但是,如果你單獨坦白殺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個月的監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檢舉,那么你就將被判十刑,他只判三個月的監禁。但是,如果你們兩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們都要被判五刑。兩個囚犯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坦白或抵賴。顯然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結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但是由于兩人在隔離的情況下無法串供,所以,每一個人都從利己的目的出發,選擇坦白交代這一最佳策略。因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最短的監禁,但前提是同伙抵賴,這顯然比自己抵賴坐十牢要好。這種策略是損人利己的策略。不僅如此,坦白還有更多的好處。如果對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賴了,那自己就得坐十牢。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應該選擇坦白交代,即使兩人同時坦白,至多也只判五。所以,兩人合理的選擇是坦白,原本對雙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賴)和結局(被判一刑)就不會出現。
在這個“
囚徒困境”
中,每個局中人選擇了自己的最優策略,從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的策略構成了一個最優的策略組合,沒有人有足夠理由打破這種均衡。這種由所有局中人(也稱當事人、參與者)的最佳策略構成的戰略組合,被稱為“
非合作博弈均衡”
,也叫“
納什均衡”①
。
“
納什均衡”
有著廣泛而深刻的意義。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沖突,各人追求利己行為而導致的最終結局是一個“
納什均衡”
,也是對所有人都不利的結局。從“
納什均衡”
我們引出了一條真理: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損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兩個囚徒的命運就是如此,
合作是有利的“
利己策略”
。從“
納什均衡”
的普遍意義中我們可以深刻領悟司空見慣的經濟貿易、國防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現象,博弈雙方在決策時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目標,結果是無法實現最大利益,甚至導致對各方都最不利的結局,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在市場競爭、環境問題、公共資源開發利用中屢見不鮮。因此,博弈論不僅僅存在于數學的運籌學中,也正在經濟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注】①
納什:世界著名博弈學大師。
6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博弈論研究的是個體如何在錯綜復雜的相互影響中采取策略。
B
.博弈論是研究棋弈、撲克這類對抗性質問題的一種理論,也是研究“
囚徒困境”
中陷入兩難選擇的策略問題的一門科學。
C
.“
納什均衡”
是每個局中人自己選擇的最優策略,是各人追求利己行為而導致的最終結局。
D
.“
納什均衡”
由所有局中人的最佳策略組合構成,為了使自己獲得最大利益,沒有人會主動改變自己的策略。從實質上說,“
納什均衡”
是一種非合作博弈狀態。
7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造成兩位嫌疑犯陷入“
囚徒困境”
原因的一項是(
)
A
.兩個囚犯處于隔離的情況而無法串供。
B
.兩個囚犯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坦白或抵賴。
C
.檢察官給出了一個特定的條件。
D
.兩個囚犯都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8
.下列關于“
納什均衡”
的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實力相當、棋風相似的棋手們相互揣摩、相互牽制,彼此爭贏,他們下出的變化多端的棋局,是一個“
納什均衡”
。
B
.企業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寧愿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絕不會主動增加環保設備投資。最終政府加強污染管制,企業采取低污染策略,使企業利益與環境保護互相平衡,從而進入“
納什均衡”
。
C
.每的五一、國慶都是商家盈利的黃金周,為了在七天長假里取得可觀的收益,商家們無不使出渾身解數,降價促銷甚至虧本銷售,不惜打出“
跳樓價”
,“
血本甩賣”
的字眼。價格大戰的結局就是一個“
納什均衡”
。
D
.任何一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都面臨著保持貿易自由與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兩難選擇。X
國試圖對Y
國進行進口貿易限制,比如提高關稅;Y
國必然會進行反擊,也提高關稅。誰都沒有撈到好處的結局就是一個“
納什均衡”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科技文
6
、D
(A
缺少“
最合理”
,B
太片面,C
應是“
戰略組合”
)
7
、B
(B
項是困境的具體表現)
8
、B
(兩方都獲利,不屬于納什均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76098.html
相關閱讀:《,漢民族最后的口頭傳說》閱讀答案
《地面應用系統:月宮科考的“智能管家”》閱讀答案
高中說明文閱讀答案??王潤清《霧霾天氣在氣象學中的界定與防范
《中國古代社會的節日休假》閱讀答案
《手機正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