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泳
①
從全球來看,越來越多的信息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被傳送到越來越多的人手中,無論是寬帶網、無線通信還是智能終端的普及都在推動這一趨勢。在這個趨勢中,人們不僅強烈要求接入互聯網,而且也渴求隨著上網而獲得未經阻礙和不加過濾的信息。正如在互聯網上流傳多的那個著名的口號所言:“
信息渴望自由”
。
②
如果你仔細觀察國際生活的真正運轉,你會發現這個舞臺的主角已然發生變換。有哪些新的演員在登臺亮相,試圖把自身的邏輯施加給全世界呢?今天我們來評選這個星球上最有影響的五十人,奧巴馬可能是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領袖了,可是就連他的光芒與谷歌兩個輕的創始人佩奇和布林或者Facebook
的更輕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相比也難免黯然失色。
③
在
,一個人和一個網站攪得世界上眾多的國家政府都心神不寧,這個人和這家網站不是別的,就是朱利安·
保羅·
阿桑奇以及他一手創辦的“
維基解密”
(Wikileaks
)。
④
早在2007
4
月,維基解密就曾因為披露美軍在伊拉克操作阿帕奇直升機對地面上的人群開火的視頻錄像而名聲大噪。
11
月28
日,維基解密做了一件更加令世界震動的事情:它一舉披露了25
萬份美國外交密電,數量如此龐大的密電令所有外交官都打起了寒顫。
⑤
如果你去檢查維基解密的簡介,會看到上面寫的一句話介紹是:“
我們打開政府”
,而地點則寫著:所有地方。維基解密網站的簡述則自稱是一項“
跨越多個司法管轄區域的,保護泄密者、記者、活動分子等擁有想向公眾公開的敏感材料的人士的公共服務”
。自從2006
12
月成立以來,維基解密就在全球致力于獲取、公布和保護這樣的敏感材料。維基解密把自己的信念說得十分清楚:我們相信,政府活動的透明導致腐敗的減少、治理的改善,令民主政體更加強大。所有的政府都會因自己的人民以及世界共同體的監督而獲益,而這種監督有賴于信息。
⑥
可以清楚地看到,維基解密的宗旨一定會令其與世界各地的政府發生沖突。紐約大學的新聞學教授杰·
羅森把維基解密稱為“
世界上第一個無國界新聞組織”
。維基解密的整個架構設計就是跨國界的:維基解密的服務器設在瑞典和比利時境內,兩國都有全世界最嚴密的對新聞消息來源提供保護的法律。同時,它也在美國等多個國家設有服務器。這樣的架構保證了如果維基解密在一個國家遭到打擊,服務器可以馬上轉到另外一個國家去,令它得以置身于任何政府或法律系統所能染指的范圍之外。
⑦
這些靠信息撐腰的世界的新主人手執歷史奔馬的轡頭,他們顯示了國家政府的無能并在某種程度上挑戰著后者的合法性。他們之所以如此氣勢如虹,原因在于他們擁有不同的傳播架構,這個架構是開放的、對等的,為億萬獲得了信息自由流通好處的網民所支持。所以,權力正在從總統和總理們的手中轉移到大公司的董事長和CEO
手中,很像宗教改革時期權力從主教和教皇手中向總統和總理手中轉移的那個過程。
⑧
總統和總理們當然可以和董事長和CEO
們搏斗,然而,他們
戰勝的是人們對自由的和未經過濾的信息的追求。他們
一時能夠阻擋住信息的洪流,但從長遠來看,失敗的命運是注定的。原因很簡單:你
控制你給予人們的,但你無法控制人們主動尋求的。
⑨
當然,公民社會也不是萬能的。維基解密教導我們的是,各方都要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國家不可一廂情愿地想象回到沒有維基解密這樣的網站的日子,而維基解密企圖逃避所有司法轄區的做法——
雖說,對于挑戰強權的一個小小機構來說,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
也使其具有變成不負責任的權力的風險。須知,挑戰不負責任的權力,恰好是維基解密本來的宗旨。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一個根本的前提上:任何不受制約的力量,本質上都是危險的,無論國家、跨國公司還是好斗的無政府主義者,皆如此。
1
.“
信息渴望自由”
在文中的意思是
。
(2
分)
2
.分析第②
段提及“
奧巴馬可能是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領袖”
的用意。
(3
分)
3
.根據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⑧
段空格處的一項是(
)。
(2
分)
A
.難以
可以
可能 B
.難以
可能
可以
C
.可能
難以
可以 D
.可以
可能
難以
4
.阿桑奇等人之所以成為世界新主人的根本原因是(
)
(3
分)
A
.他們登臺亮相并具有將自身的邏輯施加給全世界的愿望。
B
.他們披露的大量信息令眾多的政府遭受重創并最終失敗。
C
.他們能置身于任何政府或法律系統所能染指的范圍之外。
D
.他們擁有新的、開放的傳播架構滿足民眾對信息的渴求。
5
.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3
分)
6
.閱讀第③—⑥
段,篩選重要信息,給“
維基解密”
下定義。字數在50
字左右。
(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
.
(2
分)人們渴求獲得未經阻礙和不加過濾的信息(或“
人們追求自由的和未經過濾的信息”
)。
2
.
(3
分)以奧巴馬如此高的國家領袖地位尚且顯得黯然失色,(1
分)襯托(1
分“
突出”
也可)信息領域輕創始人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之大。(1
分)
3
.
(2
分)B
4
.
(3
分)D
5
.
(3
分)指出維基解密可能存在的(變成不負責任的權力的)風險(1
分)與(成為不受制約的力量的)潛在危險(1
分),(“
上文信息領域輕創始人影響之大”
、“
這里從責任角度談維基解密存在的隱患”
也可以)是對全文觀點的補充。(1
分)
6
.
(4
分)維基解密是朱利安·
保羅·
阿桑奇在2006
12
月創辦的,(1
分)旨在監督政府活動,(1
分)致力于獲取、公布和保護各種敏感信息(1
分)的跨國界網站。(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78692.html
相關閱讀:《手機正傳》閱讀答案
高中說明文閱讀答案??王潤清《霧霾天氣在氣象學中的界定與防范
《地面應用系統:月宮科考的“智能管家”》閱讀答案
《中國古代社會的節日休假》閱讀答案
《,漢民族最后的口頭傳說》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