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民間藝術與民俗生活息息相關,離開民俗就如同離開母體,民間藝術將孤立難存。只是由于時代觀念的變逆和愿有生活方式的改變,民俗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傳統民間藝術要永保青春,就要設法在變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比如,近來一種兩三公分見方的“福”字往流行,常用來貼在電腦屏幕上方。別小看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數千來民族傳統中的“過”的情杯一下子點燃起來。這種脫象還告訴我們,在時代轉型期間,其實不是人們疏離了傳統,而是傳統的情感無所依傍,缺少載體。可喜的是,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如今已成為法定休假日,有的傳統節日還在復蘇,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的民間藝術也將隨之有了寬廣的用武之地。
許多傳統的民間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由生活中的應用文化轉化為歷史文化,成為一種歷史的記憶、標志、符號,乃至經典。就像馬家窯的陶器,原來只是再尋常不過的容器,現在卻被視為藝術珍品,擺在博物館的玻璃柜里,甚至要裝上報警器保護起來。但是,也有許多傳統的民間藝術離開我們今天的生活還不遠,我們還不應“歷史地”去對待它們,而應當采取積極的方式,為這些民間藝術注入時代的活力,讓它們重新回到今天的生活中來。也就是說,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應當順應時代的轉型,做到既適應變化了的生活,富有時代的朝氣,又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持著獨特的民族風格。
1.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民間藝術要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就要在民俗生活的變化中調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B.
在時代轉型期間,傳統的情感并沒有消失,只是人們的心靈再也無法承載這份傳統的情感了。
C.
許多民間藝術在發展過程中漸漸失去了它的實用功能,轉化為歷史文化,有的還成為經典。
D.
應該通過努力,讓那些還沒有完全從生活中消失的傳統民間藝術,重新回到我們今天的生活。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篩選和推斷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準確把握原文信息作答。B
項曲解原意,由原文“
其實不是人們疏離了傳統,而是傳統的情感無所依傍,缺少載體”
可知。A
、C
、D
三項可以篩選和整合第一段和第二段信息看出均為正確選項!
2.
下面列舉的現象,與文中“
傳承傳統民間藝術”
的主張不一致的一項是
A.
在唐裝中加入一些現代元素,使這種服裝兼具古典韻味和現代氣息。
B.
研究和借鑒馬家窯陶器的傳統制作工藝,用以開發新的陶器產品。
C.
把傳統京劇《將相和》改編為西方話劇,增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
D.
春節時,用“
福”
字剪紙代替過去的門神,使傳統的情感有所寄托。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需要準確理解原文信息來作答。C
項強加因果,】
參考答案:
1.B
2.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90090.html
相關閱讀:《地面應用系統:月宮科考的“智能管家”》閱讀答案
《,漢民族最后的口頭傳說》閱讀答案
《中國古代社會的節日休假》閱讀答案
高中說明文閱讀答案??王潤清《霧霾天氣在氣象學中的界定與防范
《手機正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