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8
題。
石敢當習俗起源于上古時期的靈石崇拜,其本原意義是靈石可以抵擋一切,其象征意義是以有形的器物表達無形的觀念,幫助人們承受各種實際的災禍危險以及虛妄的神怪鬼祟帶來的心理壓力,克服各種莫名的困惑與恐懼,具有神秘的俗信氣息,是我國帶有民族性的民間習俗。
史書中最早記載石敢當的是西漢《急救章》:“
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
。宋代在福建莆田曾發掘出一塊唐代大歷五的石刻,上有“
石敢當,鎮百鬼,壓災秧,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禮樂張”
。王漁洋在《茶香室從鈔》中記載:“
齊魯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字”
。據研究,石敢當習俗先后經歷了早期石敢當的萌芽階段、石敢當的變異階段和興盛階段三個時期。明代以后,石敢當習俗與東岳泰山崇拜緊密結合,由“
石敢當”
發展到“
泰山石敢當”
,其功能也經歷了從最早的“
鎮宅”
到“
化煞”
再到“
治病“
門神”“
辟邪”“
防風”
等的轉變。先前它以泰山地區為中心,后來逐漸擴散到全國各地(
包括臺灣省和少數民族地區)
和世界各地的華僑居住地,定型為泰山石敢當習俗。它通過有形的石刻和無形的傳說,把五岳獨尊的泰山帶到各地,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凡是受到華人文化影響的地方就有泰山石敢當。有了一塊泰山石敢當,就等于把泰山帶在了身邊。石敢當因泰山而壯威走遍天下,泰山石敢當成為泰山駐外的“
和平使者”
,它從精神層面對炎黃子孫產生了巨大而積極的影響。
石敢當所表現的“
平安文化”
,表現了人們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認知,這種文化現象具有表現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杰出價值,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石敢當風俗在各地的傳播,還體現在大量的民間傳說中,這些傳說以石敢當或者以泰山風物傳說為中心,結合本地的具體事物或者流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豐富多采的泰山石敢當的傳說群,在民間廣為流傳。泰山石敢當習俗歷經千而不絕,主要是它與泰山信仰相結合,也與各地的民間信仰和民俗文化相結合,扎根于相關群體的文化傳統,世代相傳,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該地區文化傳承的特點和風格。石敢當風俗為中國廣大地區和眾多民族所認同并遠及海外,它的傳承,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延續性,具有見證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生命力的獨特價值。石敢當有形的物質形態,體現在國內外廣大地區大量精美的石刻和造像之中,它們不但具有美學、藝術價值,而且是重要的歷史文物。2006
,泰山石敢當習俗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選自《泰安工作》
第7
期,有刪改)
6
.關于石敢當習俗的起源與發展,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
.石敢當習俗起源于上古時期的靈石崇拜,其本原意義是作為無形的器物的靈石可以抵 擋一切。
B
.石敢當習俗以表達無形的觀念來幫助人們克服各種心理壓力以及各種莫名的困惑與
恐懼。
C
.石敢當習俗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早期石敢當的萌芽階段、石敢當的變異階段與興盛
階段。
D
.明代時石敢當習俗與東岳泰山崇拜緊密結合,定型為以泰山地區為中心的泰山石敢當
習俗。
7
.對石敢當習俗傳播和影響的認識,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石敢當習俗先前以泰山地區為中心傳播,后來逐漸擴散到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的華僑
居住地。
B
.有形的石刻和無形的傳說把石敢當習俗帶到世界各地,有華人文化的地方就有泰山石
敢當。
C
.石敢當風俗在各地的傳播還體現在大量的以石敢當或者以泰山風物傳說為中心的民間
傳說中。
D
.石敢當風俗的傳承,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延續性,見證了民族文化的傳統生命力。
8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
.西漢的《急救章》、唐代大歷五石刻及王漁洋的《茶香室從鈔》都有“
泰山石敢當”
的文字記載。
B
.石敢當所表現的“
平安文化”
,表現了人們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認知,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
C
.石敢當一開始就有鎮宅、化煞、治病、辟邪、防風等很多神秘功能,是我國帶有民族性的民間習俗。
D
.泰山石敢當習俗歷經千而不絕,主因是它扎根于相關群體的文化傳統,反映了地區文化傳承的特點。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6.C 7.B 8.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90094.html
相關閱讀:高中說明文閱讀答案??王潤清《霧霾天氣在氣象學中的界定與防范
《中國古代社會的節日休假》閱讀答案
《地面應用系統:月宮科考的“智能管家”》閱讀答案
《,漢民族最后的口頭傳說》閱讀答案
《手機正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