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
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歷覽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進之,而恥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則氣愈?。望愈崇,則諂愈固。地益近,則媚亦益工。至身為三公,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師傅自處之風,匪但目未睹,耳未聞,夢寐亦未之及。臣節之盛,掃地久矣。非由他,由于無以作朝廷之氣故也。
何以作之氣?曰:以教之恥為先。賈誼諫漢文帝曰:“
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馬,彼將犬馬自為也。如遇官徒,彼將官徒自為也。”
茲訓,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誠也。
農工之人、肩荷背負之子則無恥,則辱其身而已;富而無恥者,辱其家而已;士無恥,則名之曰辱國;卿大夫無恥,名之曰辱社稷。由庶人貴而為士,由士貴而為小官,為大官,則由始辱其身家,以延及于辱社稷也。
竊窺今政要之官,知車馬、服飾、言詞捷給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書法、賡詩而已,外此非所問也。堂陛下之言,探喜怒以為之節,蒙色笑,獲燕閑之賞,則揚揚然以喜,出夸其門生、妻子。小不霽,則頭搶地而出,別求夫可以受眷之法,彼其心豈真敬畏哉?問以大臣應如是乎?則其可恥之言曰:我輩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務車馬、捷給者,不甚讀書,曰:我早晚值公所,已賢矣,已勞矣。作書、賦詩者,稍讀書,莫知大義,以為茍安其位一日,則一日榮。疾病歸田里,又以科名長其子孫,志愿畢矣。且愿其子孫世世以退縮為老成,國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封疆萬萬之一有緩急,則紛紛鳩燕逝而已,伏棟下求俱壓焉者鮮矣。
(選自《龔自珍全集》,有刪改)
【注】①
明良:
氣:知恥的精神。
9
.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官益久,則氣愈?
?:通“
偷”
,茍且
B
.地益近,則媚亦益工
工:巧妙,精巧
C
.皆圣哲之危言
危:危險
D
.小不霽,則頭搶地而出
霽:晴朗,引申為臉色好看
10
.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現“
士不知恥”
的一組是(3
分)
①
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
②
如遇官徒,彼將官徒自為也
③
何以作之氣?曰:以教之恥為先
④
今政要之官,知車馬、服飾、言詞捷給而已,外此非所知也
⑤
小不霽,則頭搶地而出,別求夫可以受眷之法
⑥
且愿其子孫世世以退縮為老成,國事我家何知焉
A
.④⑤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①②③
11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作者開篇指出,一個國家最大的恥辱就是士人不懂得廉恥,而在當時,像這樣不懂得廉恥的人很多。
B
.作者認為,大多數朝廷官員是不懂得廉恥的,只要通過必要的教育就能改變朝廷官員的知恥精神面貌。
C
.作者指出,國家一旦有事,不要指望那些追求車馬、賣弄花言巧語卻又身居要職的官員們挺身而出。
D
.作者認同賈誼的看法:君主不尊重臣子,也會造成臣子沒有廉恥;如尊重臣子,他們也會按官吏標準要求自己。
12
.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
分)
(1
)匪但目未睹,耳未聞,夢寐亦未之及。(3
分)
(2
)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馬,彼將犬馬自為也。(3
分)
(3
)如是而封疆萬萬之一有緩急,則紛紛鳩燕逝而已。(3
分)
13
.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
處)(3
分)
故諸侯之得地利者,權從之。失地利者,權去之,夫爭天下者,必先爭人明大數者得人審小計者失人得天下之眾者王得其半者霸故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而伐不謂貪者,其大計存也。
(節選自《管子·
霸言第二十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24815.html
相關閱讀:《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