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吾彥,字士則,吳郡吳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身長八尺,手格猛獸,旅力絕群。仕吳為通江吏。時將軍薛?杖節南征,軍容甚盛,彥觀之,慨然而嘆。有善相者劉札謂之曰:“
以君之相,后當至此,不足慕也。”
初為小將,給吳大司馬陸抗?蛊嫫溆侣裕瑢斡弥,患眾情不允,乃會諸將,密使人陽狂拔刀跳躍而來,坐上諸將皆懼而走,唯彥不動,舉幾御之,眾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遷建平太守。時王?將伐吳,造船于蜀,彥覺之,請增兵為備,皓不從彥乃輒為鐵鎖橫斷江路及師臨境緣江諸城皆望風降附或見攻而拔唯彥堅守大眾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禮之。
武帝吳亡,彥始歸降,武帝以為金城太守。帝嘗從容問:“
孫皓所以亡國者何也?”
曰:“
吳主英俊,宰輔賢明。”
帝笑曰:“
君明臣賢,何為亡國?”
彥曰:“
天祿永終,歷數有屬,所以為陛下擒。此蓋天時,豈人事也!”
張華時在坐,謂彥曰:“
君為吳將,積有歲,蔑爾無聞,竊所惑矣。”
彥厲聲曰:“
陛下知我,而卿不聞乎?”
帝甚嘉之。
遷雁門太守,時順陽王暢驕縱,前后內史皆誣之以罪。乃彥為順陽內史,彥清身率下,威刑嚴肅,眾皆畏懼。暢不能誣,乃更薦之,冀其去職。遷員外散騎常侍。帝嘗問彥:“
陸喜、陸抗二人誰多也?”
彥對曰:“
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中都會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彥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餉陸機兄弟,機將受之,云曰:“
彥本微賤,為先公所拔,而答詔不善,安可受之!”
機乃止。因此每毀之。長沙孝廉尹虞謂機等曰:“
自古由賤而興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張義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內侍外鎮,人無譏者。卿以士則答詔小有不善,毀之無已,吾恐南人皆將去卿,卿便獨坐也。”
于是機等意始解,毀言漸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亂,逐其太守,九真賊帥趙祉圍郡城,彥悉討平之。在鎮二十余,威恩宣著,南州寧靖。自表求代,征為大長秋。卒于官。
——
選自《晉書·
吾彥傳》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抗奇其勇略
對······
感到驚奇
B.
彥清身率下,威刑嚴肅
率領
C.
乃更薦之
改變
D.
陸喜、陸抗二人誰多也
優秀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
分)
A.
此蓋天時,豈人事也 B.
抗奇其勇略,將拔用之
后當至此,不足慕也
卿以士則答詔小有不善,毀之無已
C.
蔑爾無聞,竊所惑矣 D.
以君之相,后當至此
所以為陛下擒
前后內史皆誣之以罪
7
、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皓不從/
彥乃輒為鐵鎖/
橫斷江路/
及師臨境/
緣江諸城皆望風降附/
或見攻而拔/
唯彥堅守/
大眾攻之不能克/
乃退舍禮之。
B
、皓不從/
彥乃輒為鐵鎖/
橫斷江路及師臨境/
緣江諸城皆望風降附/
或見攻而拔/
唯彥堅守/
大眾攻之不能/
克乃退舍禮之。
C
、皓不從/
彥乃輒為鐵鎖/
橫斷江路/
及師臨境/
緣江諸城皆望風/
降附或見攻而拔/
唯彥堅守/
大眾攻之/
不能克乃退舍禮之。
D
、皓不從/
彥乃輒為鐵鎖/
橫斷江路及師/
臨境緣江/
諸城皆望風降附/
或見攻而拔/
唯彥堅守/
大眾攻之不能克/
乃退舍禮之。
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吾彥雖出身寒微,但面對突襲,他舉幾御之,英勇無比,陸抗提拔了他,眾人沒有誰不服的。
B.
吾彥在回皇帝問話時客觀指出陸抗和陸喜的不足,但陸抗的兩個兒子陸機和陸云因而心生怨恨,總是詆毀吾彥,后來在長沙孝廉尹虞的勸導下,才消除了對吾彥的恨意
C.
吾彥清身率下,威刑嚴肅,眾人都畏懼他。順陽王暢縱使驕縱也不能誣蔑他,而且舉薦他到其它地方當官。
D.
孫皓不接納吾彥的建議而導致了吳國的滅亡,但武帝問吾彥吳國為何亡時,他卻說“
吳主英俊,宰輔賢明”
,可見他對先主的忠誠。
9
、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
分)
(1
)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8
分)
①
乃會諸將,密使人陽狂拔刀跳躍而來,坐上諸將皆懼而走(4
分)
②
彥本微賤,為先公所拔,而答詔不善,安可受之(4
分)
(2
)在文章中找出兩個表現吾彥武干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26822.html
相關閱讀:“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