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安史之亂,數間,天下戶口什亡八九,州縣多為藩鎮所據,貢賦不入,朝廷府庫耗竭,中國多故,戎狄每歲犯邊,所在宿重兵,仰給縣官,所費不貲,皆倚辦于晏。晏初為轉運使,獨領陜東諸道,陜西皆度支①領之,末兼領,未幾而罷。
晏有精力,多機智,變通有無,曲盡其妙。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遞相望,覘報四方物價。雖遠方,不數日皆達使司,食貨輕重之權,悉制在掌握,國家獲利而天下無甚貴甚賤之憂。常以為:
“
辦集眾務,在于得人,故必擇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至于句檢簿書,出納錢谷,必委之士類;吏惟書符牒,不得輕出一言。
”
常言
:“
士陷贓賄,則淪棄于時,名重于利,故士多清修;吏雖廉潔:終無顯榮,利重于名,故吏多貪污。
”
然惟晏能行之,他人效者終莫能逮。其屬官雖居數千里外,奉教令如在目前,起居語言,無敢欺紿。當時權貴或以親故屬之者,晏亦應之;使俸給多少,遷次緩速,皆如其志,答無得親職事。其場院要劇之官,必盡一時之選,故晏沒之后,掌財賦有聲者,多晏之故吏也。
晏又以為戶口滋多,則賦稅自廣,故其理財以愛民為先。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縣雨雪豐歉之狀白使司,豐則貴糴,歉則賤糶,或以谷易雜貨供官用,及于豐處賣之。知院官始見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須若干蠲免,某月須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縣申請,及奏行之,應民之急,未嘗失時,不待其困弊、流亡、餓殍,然后賑之也。由是民得安其居業,戶口蕃息。
晏專用榷鹽法②充軍國之用。晏以為官多則民擾,故但于出鹽之鄉置鹽官,收鹽戶所煮之鹽轉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余州縣不復置官。其江嶺商去鹽鄉遠者,轉官鹽于彼貯之�;蛏探^鹽貴,則減價鬻之,謂之常平鹽,官獲其利而民不乏鹽。
晏于揚子置十場造船,每艘給錢千緡�;蜓裕�
“
所用實不及半,虛費太多。
”
晏曰:
“
不然。論大計者固不可惜小費,凡事必為永久之慮。今始置船場,執事者至多,當先使之私用無窘,則官物堅牢矣。若遽與之屑屑校計錙銖,安能久行乎
?
異日必有患吾所給多而減之者;減半以下猶可也,過此則不能運矣。
”
其后五十,有司果減摹半。及成通中,有司計費而給之,無復羨余,船益脆薄易壞,漕運遂廢矣。
晏為人勤力,事無閑劇,必于一日中決之,不使留宿,后來言財利者皆莫能及之。
(節選自《資治通鑒
•
唐紀四十二》)
【注】①度支:財政官。②榷鹽法:食鹽專賣法。
12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天下無甚貴甚賤之憂
甚貴甚賤:(物價)暴漲暴跌
B
.知院官始見不稔之端
稔:豐收
C
.有司計費而給之,無復羨余
羨余:盈余。
D
.事無閑劇,必于一日中決之
閑�。捍笮�
13
.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所用實不及半,虛費太多
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B
.然無得親職事
不然籍何以至此
C
.有司減其半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D
.當時權貴或以親故屬之
則思無以怒而濫刑
14
.
下列句子,全都屬于劉晏處事
“
通敏、精悍
”
的一組是
(
)
①晏有精力,多機智,變通有無,曲盡其妙。
②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遞相望,覘報四方物價。
③其場院要劇之官,必盡一時之選。
④知院官始見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須若干蠲免,
某月須若干救助。
⑤但于出鹽之鄉置鹽官,收鹽戶所煮之鹽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余州縣不復置官。
⑥晏于揚子置十場造船,每艘給錢幣緡,
“
所用實不及半
”
。
A
.②③⑤
B
.
①④⑥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⑥
15
.
下列對這篇文章的主旨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
.表現劉晏關心民眾疾苦。他為官以愛民為先,及時了解并救助災民,使百姓得以安其居業。
B
.表現劉晏重視選擇人才。募善走者傳遞信息,挑選當時最優秀的人擔任管理物資的要職。
C
.表現劉晏善于管理財政。他隨時了解四方物價和各地收成,合理調節;控制鹽價;設置船場不惜小費,使漕運暢通。
D
.表現劉晏為官勤勉努力。他殫精竭慮經管國家的錢糧,不論有多少政務,一定當天處理完畢。
16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
分)
(
2
)若遽與之屑屑校計錙銖,安能久行乎
?
(
5
分)
譯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26824.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