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格·古里亞
這是戰后莫斯科的一個建設工地。
我們的下面是鐵和混凝土。我們的上面是混凝土和鐵。機器在隆隆作響,電焊的火花向四面噴射。起重機忽上忽下不停地轉動著,遞給建筑工人洋灰、磚頭、鐵。我們正站在乘客電梯上。
“
你們得等一下,”一個姑娘說道,“這個時候人們不常利用電梯,所以你們需要稍微等候一下。”
姑娘解釋說。電梯上很潔凈,一切都擦得亮光光的?墒沁@種潔凈并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四周的洋灰塵土飛揚著,使得她不得不經常加以清除。這個姑娘名字叫娜達莎·庫茲涅佐娃,她坐在小長凳上。她從電梯角落的架板上取下了一本書。
“
娜達莎!”姑娘探詢地瞧著我們,一對藍眼睛似乎有倦意了。頭上包著深色的頭巾。頭巾下面露出一綹黑發,頭巾上也有洋灰點子。她才十七歲。
“
你在這里工作很久了嗎?”我們很想知道,她為什么樂意參加工作,而不去念書。她說:“我父親在這次戰爭中在波羅的海犧牲了……我母親在機關工作……她除了我還有兩個孩子……”
“
你這是一本什么書?”
“
這是一本代數。”
娜達莎把鐵門砰然一聲關上,我們就向上升了。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層……她答應把我們送到大學大廈的圓頂下面:“從那里可以看見整個莫斯科,了如指掌。”
電梯把我們升得越來越高……我們又談起了娜達莎的那本書。
“
你在準備功課是不是?”娜達莎轉過頭來瞧著我們說:“準備進這個正在建筑中的大學。我現在就在工地上的十制學校里就讀……瞧,已經到了。”
我們走上了平臺,平臺上堆滿了鋼架、生鐵管、發出松脂氣味的松木板……壓縮機把空氣壓入管子時發出沉重的響聲。上面滴著水點——人們在大學的圓頂上裝混凝土。娜達莎從她的電梯里跑出來。她在打電話:“丹娘嗎?是你嗎?你好呀,親愛的。咱們的第一課是什么?你知道嗎?……果然不出我預料……那么,好吧,我不會遲到的……”娜達莎放下話筒,向電梯跑去。從這里,從大廈圓頂底下遠望,可以看見整個莫斯科。列寧山位于莫斯科的最高處。一座正在建筑中的大學大廈在列寧山上聳立著。一朵朵的烏云在陰暗的天氣中從我們站立的窗口飄過……在我們的上面,正準備著鋼尖頂的根基;在我們的左下方和右下方正在建立巨大塑像的根基,再向下是塔樓,塔樓上將裝置一座九米高的大鐘。中午的霧氣籠罩著莫斯科,使你什么也看不清楚。我們遙望克里姆林宮的塔樓,離塔樓不遠的地方,在斯摩棱斯克廣場上,在高節爾尼卻斯克河岸街上,在紅場大門旁邊,聳立著一些好像有了生命一樣的巍峨的白石大廈。
一個鐘頭以后,我們又乘電梯下去。
“
娜 達莎,你有什么話要轉給丹娘嗎?”娜達莎笑了。
“
問候她一聲。”她說。
“
我們到哪里去找她呢?”
“
你們不是要經過入口處的外室嗎?”娜達莎解釋說,“你們在那里就會看見她的。她在研磨大理石。”
大學總外廳將來要用美麗的大理石完全裝飾起來。工人們在精心地研磨每一方石塊。我們要尋找丹娘。在柱子后面的那一個可能就是她……可是那里有兩個姑娘。哪一個是丹娘呢?我們走到離我們較近的那一個姑娘面前。
“
請問你是不是叫丹娘?”
“
不,我的名字一直是叫季娜。”
“
我們想找到準備升大學的那個丹娘。”
季娜嗤嗤地笑了。她的前額上有汗珠,鼻子上有雀斑。
“
這里準備升大學的人可多啦。喔,我好像認識她。”
季娜便問她的女伴,手指著前面也有一個姑娘在工作的地方:“她是不是叫丹娘?”外室里人很多,很嘈雜。這里正忙著加工工作。裱糊頂棚,墻檐,用磚頭鋪砌墻壁,研磨大理石,焊鐵,攪拌混凝土……這位姑娘為了蓋過嘈雜的聲音,又大聲重復說:“她是不是叫丹娘?”那姑娘否定地搖搖頭。
“
好吧,不麻煩你了,季娜。請告訴我們,你們今天第一課是什么?”
“
文學。”季娜答道,“怎么?”
“
這樣看來,你是不認識丹娘的。她的第一課是代數……”
15.
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4分)
A.
小說運用第一人稱,描寫乘電梯時的所見所聞,故事簡單,情節曲折,極富戲劇性,形象地表現了蘇聯人民戰后重建家園的的決心。
B.
娜達莎·庫茲涅佐娃是一個十七歲的青,現在是建筑工地上十制學校的學生,她準備將來進正在建筑中的大學讀書。
C.
小說以書為線索,通過娜達莎拿書、我們與其談書等情節,刻畫了一位好學上進的青形象,預示了戰后蘇聯美好的未來。
D.
當我們告知那個自稱季娜的姑娘想找準備升大學的丹娘時,季娜嗤嗤地笑了,她的笑是對我們無知的嘲笑。
E.
小說結尾通過對話告知讀者季娜今天第一課是文學不是代數,旨在說明戰后蘇聯青學習熱情極高,既有學理科的,也有學文科的。
16.
娜達莎有怎樣的性格特點?請做簡要分析。(6分)
17.
小說以“莫斯科的天空”為題,有哪些意義?請作簡要分析。(6分)
18.
這篇小說對于當代中國有怎樣的現實意義?試作探究。(6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5.
(4分)BE(A項,“情節曲折,極富戲劇性”分析不當,小說情節并不曲折。C項,“小說以書為線索”表述不當,線索當貫穿全文始終,而本文的“書”在后半部分就不再提及。D項,“是對我們無知的嘲笑”錯,季娜“嗤嗤地笑”,是笑問者問得難以回答。)
16.
(6分)①好學上進。一邊工作,一邊堅持學習,準備上大學;②工作認真負責。在施工現場看守電梯,能讓電梯在塵土飛揚的環境下保持得十分干凈;③熱情友好。主動向乘客解釋,與同事關系友好;④善解人意,有責任感。父親犧牲,為幫助母親分擔撫養弟弟的責任,就一邊工作一邊讀書。
17.
(6分)①作者登上高樓,從“天空”俯瞰莫斯科的建設,標題與小說的相關情節照應;②“天空”象征高遠,以“莫斯科的天空”為題,顯示了前蘇聯人民建設家園的遠大理想;③“天空”象征未來,以“莫斯科的天空”為題,顯示青在國家重建中的作用,預示國家美好的未來。
18.
(6分)①小說寫了前蘇聯人民戰后重建,作品啟示我們要像他們那樣團結一致建設自己的家園,促進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騰飛;②小說寫前蘇聯戰后重建,突出了建大學,說明他們對科技文化和教育事業的重視,啟示我們在四化建設中要重視科技文化和人才培養;③小說寫以娜達莎·庫茲涅佐娃為代表的前蘇聯青堅持邊工作邊求學的事,啟示輕人要好學上進,堅持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提升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48235.html
相關閱讀:《回家 [美]皮特?哈米爾》附答案
《琥珀手鏈》閱讀答案
節選自凱特?肖班《一小時的故事》閱讀答案
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核》
《杰克太太的救贖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