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閱讀《給大海施肥》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說明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給大海施肥 現在,由于人類開采利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回歸到大氣中的速度加快了約 100 萬倍,徹底打破了碳在大氣和海洋中的自然循環。因此,科學家們產生了給海洋施肥的 給大海施肥
現在,由于人類開采利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回歸到大氣中的速度加快了約100
萬倍,徹底打破了碳在大氣和海洋中的自然循環。因此,科學家們產生了給海洋施肥的想法,目的是增強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從而糾正碳失衡現象。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已先后開展了12
項實驗,證實海水中鐵元素的缺乏會限制浮游生物的生長。于是,一些科學家提出通過施加“
鐵肥”
將藍色的海洋變成綠色的“
森林”
,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長以吸收過量的二氧化碳。而且,有科學家認為給海洋增肥會提高海洋的物產能力,有利于漁業的發展。2007
5
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家名為“
浮游生物”
的公司,在加拉帕戈斯群島西北約560
千米處的海面,啟動了6
項大規模“
海洋施肥”
實驗中的第一項,向海洋傾倒了50
噸赤鐵礦粉。
 
當然,對于鐵增肥計劃仍然存在不同意見。“
關鍵問題不在于浮游生物的增加數量,而在于浮游生物沉入海底的數量。”
美國科學家肯?
布斯勒表示,“
海洋表面的浮游生物就好比是我們花園里的青草,春季生長時會儲存二氧化碳,到了秋季枯萎時,則會重新釋放二氧化碳。而那些死亡后沉入海底深處的浮游生物就像紅杉那樣,能夠把二氧化碳儲存上好幾個世紀!然而,沉入海底深處的浮游生物在浮游生物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少則1%
,多則50%
,變化極大。”
也有科學家對增肥計劃可能帶來的生態危機十分擔心,并指出,通過數周時間的增肥行動而獲得的數據對于長期的大范圍增肥計劃沒有什么參考價值。另外,由于水生生物會在各海域間循環流動,某一海域物產能力的提高最終是不是可能導致熱帶海洋物產能力的下降,這一點尚不得而知。
7
.下列有關“
海洋施肥”
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給海洋施肥是為了遏制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一個應對計劃,它是由美國學者約翰·
馬丁首先提出來的。
B
.主張給海洋施肥的科學家認為,施加鐵肥能增強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對于調節大氣與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平衡意義重大。
C
.給海洋施肥雖然已開始付諸行動,但最終能否糾正碳失衡現象,遏制氣候變暖,不少人對此并不樂觀。
D
.給海洋施肥能使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生長,提高海洋的整體物產能力,有利于漁業的發展。
8
.下列關于海洋浮游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海洋浮游生物的生命短暫,它們死亡后會把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的碳全部帶到海洋深處,從而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B
.海洋浮游生物快速的生命周期之所以成為它們影響氣候的關鍵,其原因是它們的生命周期越短,轉移的碳越多。
C
.被浮游生物固定的碳能 較長時間地停留在深海,是由于深海的水溫度低,密度高,不易與其上面較暖和的海水循環交換。
D
.所謂“
生物泵”
是指浮游生物在死亡后將那些通過光合作用被固定的碳轉移到海洋深處的過程。
9
.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
.約翰·
馬丁的“
海洋施肥”
計劃是受到阿基米德的“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的啟發而提出來的。
B
.給海洋施加鐵肥后,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增強,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使每被泵入深海的碳物質總量達到70
億—80
億噸之間。
C
.之所以提出海洋增肥計劃,是由于人類大量利用化石燃料,使二氧化碳回歸到大氣中的速度比碳在大氣和海洋中的自然循環加快了約100
萬倍,造成碳失衡現象。
D
.海洋浮游生物每吸收固定480
億噸二氧化碳,在遏制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的貢獻和陸生植物平分秋色。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74478.html

相關閱讀:高中說明文閱讀答案??王潤清《霧霾天氣在氣象學中的界定與防范
《地面應用系統:月宮科考的“智能管家”》閱讀答案
《中國古代社會的節日休假》閱讀答案
《手機正傳》閱讀答案
《,漢民族最后的口頭傳說》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