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馬拉基斯《界河》,完成
13—16
題。
命令很明確:禁止下河洗澡!同時規定沿岸
200
公尺內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約
3
周之前,他們來到河岸這邊就停頓下來,對岸就是敵軍
——
通常被稱之為
“
那邊的人
”
。
河兩岸的縱深處盡是茂密的叢林,林子里駐扎著敵對雙方的部隊。
據情報,那邊有兩個營,但他們并未發動攻勢。誰知道眼下他們正打著什么鬼算盤。與此同時,雙方都派出哨兵隱蔽在兩岸的密林里,戒備著隨時可能出現的情況。
記得他們初抵此地時,還是春寒料峭。然而幾天前卻突然放晴,現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個潛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當他爬回此岸時,肋下已中了兩彈,后來只活了幾個小時。
翌日,又是兩個士兵下去了。沒有再能見到他們,只聽到幾陣機槍的掃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條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聽到潺潺的水聲,渴望便從他們心底油然而生。兩半的野戰生活已使他們變得蓬頭垢面,邋里邋遢。在這兩半里他們享受不到一絲的快樂。而此時他們卻邂逅了這條河
……
“
這該死的命令!
”
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詛咒道。
這一夜,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遠處,滔滔河水依稀可聞,令他難以安適。
對,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
——
讓那禁令見鬼去吧!
士兵們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漸入夢鄉。夢中,他似乎看到了它
——
一條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著他。他站在岸邊,脫光了衣服,正欲躍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條河竟然變成了他的戀人
——
一個胴體黝黑、輕健美的姑娘。他裸露在她面前,她正待他奔來
——
突然,一只無形的手卻緊緊攫住了他的后頸!
這是一場噩夢。醒來時已精疲力竭,幸好天還未放亮
……
他終于站到河邊。他注視這條河,它的確存在著!一連幾個小時他都在擔心這只是一種想像,抑或只是大兵們的一種普遍的幻覺。
天氣多好。∷岩路蜆尶糠旁跇涓膳,縱身跳入水中,承受了兩半的折磨,他那迄今還留有兩道彈痕的軀體,頓時化作了另一個人。無形中,仿佛有一只拿著海綿的手撫過他的全身,為他抹去這兩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跡。
他時而仰泳,時而附泳。他順流漂浮,又長時間地潛入水中
……
當兵的他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孩子
——
他畢竟只有
23
歲。
左右兩岸,鳥群在自由飛翔,有時它們盤旋在他的頭頂,和他親昵地打招呼。
少頃,順流漂下的一根樹干出現在他的前方。他一個長潛試圖抓住樹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剎那間,他發現約在
30
公尺開外的前方有一個腦袋。
他停下來,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個游泳者也停了下來。他們彼此默默注視著。
他立刻回過神來,恢復到原來的自己
——
一個經歷過兩半炮火洗禮、榮獲過十字勛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對面的家伙是自己人還是那邊的人。他怎么認得出來呢?只憑一個腦袋?
幾分鐘的時間兩人在水中一動不動。一個響亮的噴嚏打破了死一樣的寂靜,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樣大聲咒罵了一句。那個人掉轉身去很快游向對岸。他亦飛速向岸邊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樹下,一把抓起槍。還好,那邊的人剛剛爬出水面。
他舉起槍,瞄準。要擊中對面那人的腦袋實在太簡單了。
20
米開外奔跑著的一絲不掛的人體,是一個很容易擊中的靶子。
突然,他覺得自己無法扣動扳機。對方那人在彼岸,赤條條的像剛從娘胎里出來時一般。而自己端槍在岸的這邊,同樣也赤條條的。
他無論如何開不了槍。兩個人都赤裸著!兩個赤裸的人,脫掉了國籍,脫掉了姓名,脫掉了卡其布的軍裝。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
他實在無法扣動扳機,他覺得此刻這條戀人般的河未能把他們隔開;相反,卻把他們聯合在一起了
……
隨著彼岸的一聲槍響,他只是瞥見鳥群被驚起。他應聲倒下,先是膝蓋跪下,隨后平撲在地。
13.“
突然,一只無形的手卻緊緊攫住了他的后頸!
”
從全文來看,文中畫線的這句話有何作用?
14.
請說說畫線句
“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
蘊含的潛臺詞。
15.
請找出文中描寫自然景物的句子,簡要分析它們的作用。
16.
下列對這篇小說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A.
這篇作品寫戰場交鋒,沒有槍林彈雨和彌漫的硝煙,代之以雙方的對峙與兩個人的交手,讀來卻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在同類題材的作品中可謂別出心裁。
B.
界河曾奪去了三個人的生命,以
“
他
”
為代表的士兵們,甚至懷疑這條河是否真的存在,作品通過大兵們的想像與普遍的幻覺,表現出界河帶給將士們的痛苦與折磨。
C.
僅
23
歲的
“
他
”
,將
“
河
”
想像成戀人,對其神往之情就不再是洗去污穢這般簡單,同時寓有對愛的渴望、對家的思念,作品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環境中真實的心理。
D.
這篇作品最大的悲劇性在于,一個戰士的心中若是人性占了上風,給了對手以喘息之機,必會為自身釀成災難。在對敵斗爭中,這是我們應當記取的一個教訓。
E.
作品善于將人物置于復雜的矛盾中去塑造,以
“
他
”
為代表的士兵,徘徊在軍紀與人愿之間,既有普通人的情感,又須履行軍人的職責,人物形象豐滿,富有感染力。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3.
①
與前文照應,強調禁令對士兵的鉗制使其失去自由;
②
為后文引線,預示著在戰爭這場噩夢中,士兵將失去生命。
14.“
為什么要剝奪他人的生命呢?
”“
為什么一定要有戰爭呢!
”“
為什么生而平等的人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呢!
”
15.
①
天氣由春寒料峭突然放晴,眼前是一派明媚和煦的春色!
②
那條界河水流滔滔、水聲潺潺,表露出不可抗拒的誘惑力。
③
界河兩岸的鳥群在自由飛翔,與人類友好相處,與自然和諧共存。
/
這些自然景物的描寫無不表現了對生的渴望,對美的謳歌,對愛的珍視,既襯托出一個
23
歲充滿生命力的士兵形象,又側面烘托了戰爭摧殘人性、毀滅生命的主題。
16.B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11091.html
相關閱讀:節選自凱特?肖班《一小時的故事》閱讀答案
《回家 [美]皮特?哈米爾》附答案
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核》
《杰克太太的救贖 》閱讀答案
《琥珀手鏈》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