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發生
“
8
·
12
”
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爆炸核心區內存有的危險化學品氰化鈉備受關注。一則提醒北京、天津朋友近期不要淋雨,以免因雨水中含有氰化鈉導致中毒的信息更是在網絡上廣泛傳播。
事實果真如此嗎?長期從事化工安全研究的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王虹副教授說
:
“
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稍有化學常識的人都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
王虹說,氰化鈉本身是固態的,有劇毒,遇水可溶解;條件適合,溶液中的氰化鈉還有轉化成其他有毒化合物的可能性。但在常規環境下,氰化鈉本身沒有氣態形式,不可能進入空氣隨風擴散,因而也就沒有與大氣中的其他成分混合,遇降水形成毒雨的可能性。
散落在事故現場的氰化鈉固體,遇到酸性的水后,容易生成有毒有害的氰化氫氣體。但是,發生爆炸的塘沽地區的土壤普遍偏堿性,因而即使爆炸區的降雨本身偏酸性,經過堿性土壤的中和作用后,這些散落在事故現場的氰化鈉固體能在堿性環境下通過化學反應轉化成氰化氫,進而從現場復雜的水體環境中散出,從而造成周邊空氣污染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事實上,這幾天實時發布的
事故發生區域的大氣環境監測數據,也證明了上述推斷的合理性。
那么,有沒有因爆炸時產生的粉塵中含有氰化鈉,從而飄浮在空氣中產生污染的可能呢?對此,王虹解釋說,如果現場的氰化鈉因爆炸而產生飄浮的粉塵,爆炸發生的瞬間肯定是量最多的時刻,爆炸發生地及臨近的周邊地區必然也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地區,那么這種短暫的空氣污染在那個時刻、那個地區是肯定存在的。然而,自爆炸發生至今,尚未發現附近人員因此中毒的報道,說明這次爆炸可能產生的氰化鈉粉塵,并未對現場及附近人員造成現實的傷害,因而也不太可能對距離更遠的北京地區產生污染。
氰化鈉既然有劇毒,為什么還要制造它?對此,王虹介紹說,盡管很多化工產品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毒性,但我們依然要開發、生產和利用,其原因就在于許多日常生活用品的制備都離不開它們。以氰化鈉為例,它在醫藥、染料、冶金等領域都有大量需求。舉例來說,氰化鈉可以用于提煉黃金。人們冒著危險去生產劇毒的氰化鈉,也是因為制備許多現代生活必需品時,我們都要用到它,離不開它。如果人們能找到一種安全的化合物,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同時,不再有氰化鈉的毒性危害,
“
談氰色變
”
的時代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節選自
2015
8
月
21
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1
.下列有關“氰化鈉”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氰化鈉是一種固態的、遇水可溶的、有劇毒的危險化學品。
B
.把氰化鈉放在溶液中,會轉化成其他有毒化合物。
C
.在常規環境下,氰化鈉本身無氣態形式,沒有形成毒雨的可能性。
D
.雖然氰化鈉含有劇毒,但當今許多日常生活用品的制備都離不開它。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
分)
A
.存放氰化鈉的核心區域發生爆炸而產生大量氰化鈉飄浮粉塵,會對爆炸發生地及臨近的周邊地區造成空氣污染。
B
.天津“8
·12
”特大事故發生區域的大氣環境監測數據證明,這次事故中氰化鈉造成周邊空氣污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C
.天津“8
·12
”特大事故可能產生的氰化鈉粉塵,并未對現場及附近人員造成現實的傷害,因而也不太可能對距離更遠的北京地區產生污染。
D
.天津 “8
·12
”特大火災爆炸核心區內存有大量危險化學品氰化鈉,使人們“談氰色變”。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如果堆放氰化鈉的場所發生爆炸,大量氰化鈉粉塵飄浮在空中,并同時遇到酸性降水,有可能形成毒雨。
B
.經過堿性土壤的中和作用后,氰化鈉固體遇水產生化學反應轉化成氰化氫的可能性較小。
C
.氰化鈉的危險性在于,它不僅有劇毒,而且遇水會發生爆炸。天津“8
·12
”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的元兇就是氰化鈉。
D
.天津市塘沽濱海開發區特殊化學品堆場發生的大爆炸事故,為我們敲響了安全防范的警鐘,加強;饭芾砜滩蝗菥。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43674.html
相關閱讀:《手機正傳》閱讀答案
《地面應用系統:月宮科考的“智能管家”》閱讀答案
《,漢民族最后的口頭傳說》閱讀答案
《中國古代社會的節日休假》閱讀答案
高中說明文閱讀答案??王潤清《霧霾天氣在氣象學中的界定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