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孟子曰:“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12 分) 孟子曰: 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 ① ;激而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12
分)
孟子曰:“
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①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選自《孟子•
告子上》)
【注釋】①
顙(sāng
):額頭。
(1
)孟子在這段話中圍繞什么問題提出了什么觀點?(3
分)




(2
)請結合實際談談你對孟子這一觀點的理解。(9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20
.(1
)孟子人性問題,(1
分)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觀點。(2
分)
(2
)孟子以水為喻,認為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是出于天性的。而人之所以不善,是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或是被私欲所蒙蔽。(現實生活中有些人……
)所以人應該保持仁義、放棄私利,以維護自己的天性。)(理解6
分,結合實際3
分)
參考譯文
孟子說:“
水流確實是本來不分向東向西的,難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嗎?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飛濺起來,也能使它高過人的額頭;阻擋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是形勢導致這樣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變得不善,他本性的改變也正像這樣。”
21.
(參考
湖南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審題參考:苦難伴隨成功;戰勝命運;堅強是成功的品質;逆境也可成才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61278.html

相關閱讀:《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