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內檢測
(
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23
分
)
1.
給下列句子加點字注音(每空1
分,共5
分)
(
1
)臣聞明主不惡
切諫以博觀
(
)
(
2
)今臣不敢隱忠避死,以效愚
計
(
)21
世紀教育網
(
3
)春?
秋?,諸侯春振旅,秋治兵
(
)
(
4
)
乃使劉敬往結和親,然后天下亡
干戈之事
(
)
(
5
)
上自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獸畜
之
,
不比為人
(
)
2.
指出下列句中劃線詞語的文言現象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
A.
秦皇帝不聽,遂使蒙恬將兵而攻胡,卻地千里,以河為境。
B.
夫匈奴行盜侵驅,所以為業,天性固然。
C.
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而秦政不行,權分二子,此得失之效也。
D.
使邊境之民靡敝愁苦,將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
3.
指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靡敝中國,甘心
匈奴,非完計也”相同的一項
(
)
A.
秦常積眾
數十萬人,雖有覆軍殺將,系虜單于,適足以結怨深仇。
B.
暴兵露師十有余,死者不可勝數,終不能逾河而北
。
C.
夫匈奴,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景,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竊危
之。
D.
勝必棄之,非民父母,靡敝
中國
4.
指出下列句中不含通假的一項(
)
A.
暴兵露師
十有余,死者不可勝數
B.
夫匈奴,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景
C.
勝必棄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國
D.
乃使劉敬往結和親,然后天下亡干戈之事
5.
下列句子中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忠臣不避重誅以直諫
重誅:殘暴的殺害。
B.
天下既平,天子大愷
大愷:周天子打仗凱旋時所奏的軍樂。
C.
并吞戰國,海內為一,功齊三代
功齊:功業與……相等
D.
兵者兇器也,爭者末節也
末節:節操卑劣
6.
下列各項中與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項(
)
例句
:又使天下飛芻?粟,起于黃、?、瑯邪負海之郡,轉輸北河
A.
靡敝中國,甘心匈奴,非完計也。
B.
彼奇人也,不敢近。
C.
問:“迷人若何?”曰:“狎昵我者,隱以錐刺其足。”
D.
且怒者逆德也,兵者兇器也,爭者末節也。
7.
下列各項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
.本文作者針對伐匈奴一事,結合歷史教訓和國家現狀進行了細致分析,闡明了“匈奴不可伐”的論點。文章語言含蓄委婉,張弛有度,理據結合,說明透徹深辟。
B
.文章第一段首先從“圣明的君主不會厭惡率直的進諫,以此使自己的視野開闊。
忠臣不躲避重罪,敢于直言進諫,因此圣主不會失策而功業流傳百世”表明自己的一片忠心,點明寫作目的。
C
.文章第二段就提出
“夫務戰勝,窮武事,未有不悔者也”的觀點,一針見血地指出戰爭只能使人民陷入疾苦,好戰必亡。
D
.
《諫伐匈奴書》
一文很好地體現了“諫書”的特點,說理敘事張弛有度、據理結合,其作者是東漢的主父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61281.html
相關閱讀:《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